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南方网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求解二○○一年广东经济:怎样增加农民收入?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2月02日14:06 南方网

  本报记者 杜大强 新世纪的第一春轻轻走来了。但农民收入的话题,却显得格外沉重:2000年,我省不但没有摆脱全国性的农民收入连续第四年增长缓慢的态势,而且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同比仅增0·6%,比全国平均增幅低了近一个半百分点。农民荷包关乎全局

  其实,近几年来,我省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一直呈急速下降势头:1996年增长7·6%,1997年增长4·2%,1998年增长3·4%,1999年增长为6·2%,2000年增长0·6%。除了1999年增长超过全国农民人均增收3·8%的水平外,其他几年均比全国增幅9%、4·6%、4%、3·8%、8%低。我省农民收入增幅低于全国增幅,这与前十几年增幅较大和高于全国的形势形成强烈反差,更与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农民荷包的轻与重,不可等闲视之。我省7000多万人口,有4600多万在农村。农民收入如何,利益怎样,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能否如期实现。

  换个角度看,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农村消费上不去,最终会影响全局。过去几年里我省农村市场不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收入不高,消费能力低。在去年我省宏观经济好转、消费市场回升强劲,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的背景下,农村消费品零售增长预计仅为1%。农村市场没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启动和升温,根子仍在于农民钱袋子太瘪。5%:增收潜力何在?

  今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预定目标为5%,比去年提高4个多百分点。在农产品出现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大的情况下增加这几个百分点,增收的潜力何在?

  省农业厅司徒绍厅长认为,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是当前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农业结构调整的最终落脚点在于农产品的多样化和高品质。去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只调了23万公顷,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比预期的慢。这主要是我省大多数农产品相对过剩,农民对改种什么心中无底,因而对结构调整持观望态度。这也使得今年调减的空间较大。今年在农民自愿和政府示范及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再调减16万公顷产量低、效益差的粮食播种面积,用来发展具有广东特色的效益高的水果、蔬菜和花卉等经济作物。就粮食本身来说,今年将进一步调减三级稻面积,全省优质稻种植面积要达到133万公顷,占水稻面积的70%以上;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质率要达到90%以上。 (下转A2版)

  我省是全国畜牧业大省,畜牧业产值去年占农业总产值的23%。全省农民人均收入来自畜牧业部分达1500元,比上年增收约70元,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占四成多。省畜牧办郭仁东主任认为,今年畜牧业结构调整在农民增收中仍大有作为,特别是品种结构调整潜力比较大。他举例说,引进、改良的杂交南德文牛,一年平均可长到250公斤,而传统品种牛三年才能长到这个重量。今年全省各级财政对畜牧业支持资金将达15亿元,其中省级投入约1700万元。预计全省畜牧业产值将增长约5%,占农业产值将增加到26%。畜牧业结构调整这步棋真正下好、下活了,对我省农民增收的贡献会更大。

  农业产业化已被实践证明是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我省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多功能、各具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群体,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不容忽视的是,我省目前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带动力还不够强,许多支持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不能落实,资金不能配套,从而削弱了农业龙头的带动力。据悉,今年我省将继续采取积极扶持、重点奖励的办法,推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省里除重点扶持发展50家有实力、规模大、对农户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48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外,将扶持、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今年,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如果能真正落实了,相信辐射带动力会更强劲,农民从中收益也会更多。让增收更持久

  农民增收徘徊不前,其实暴露出农业及农业外部深层次的矛盾。对此,省农业厅政策法规处处长黄日东认为,增收的根本还是机制问题。必须尽快完善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及经营组织上创新。鼓励农户从家庭经营向市场化、企业化经营转变。在劳动力转移和自愿基础上,加快土地经营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要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调整市场布局和结构,提高集散功能,增强辐射能力,让农民从延长产业链中得到更多好处。 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形成共识,农民靠一亩地是富不起来的。从近年来我省农民增长的构成看,务工收入是主要增长源。而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已有的初步实践,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民收入的提高将主要依赖于农业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的转移,依赖于提高城镇化水平和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劳动力的能力,只有这样,农民收入增长才会更持久。(南方日报)


相关论坛】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春运火车票信息,二手交易市场
2001年春运信息
最佳春节消费方案--网上投票决胜负
聊友速配找共同语言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新浪手机短信传递新春祝福!
全新两性健康频道给您最贴心的帮助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