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河南报业网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河南发扬“九五”成绩争创“十五”辉煌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2月10日10:00 河南报业网

  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已基本实现,“十五”规划正在加紧制定。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针对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认真总结“九五”时期的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思考如何做好“十五”时期的工作,对于发扬“九五”成绩,争创“十五”辉煌,是十分有益的。

  一、“九五”时期工作回顾

  “九五”时期,全国、全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和强大的推动力量。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省委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二为”方向,贯彻“双百”方针,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入研究,开拓进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的战略部署,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推动了全省理论武装工作;对党、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决策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学科建设成绩显著,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都有长足进展,重点研究课题覆盖了国家公布的全部21个学科,有的在国内学术界居于领先地位;研究成果丰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标数在全国名列前茅并实现“三连冠”,涌现出一批观点正确、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有一定影响的精品力作;学术空气浓厚,学术交流频繁,在我省举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活动日益增多;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政治意识强、理论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专家学者。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的力度不够大;理论创新能力不够强;学科建设发展不平衡;在全国有影响的学术“大家”和精品力作不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理论工作的说服力、战斗力有待进一步增强。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在“十五”时期和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研究解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

  21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包括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都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既面临良好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错、相互激荡。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敌强我弱的局面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包括全力推进思想文化上的霸权主义,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我们与之在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上的斗争将是长期的、复杂的,有时是十分尖锐的、激烈的。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都很重,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新情况、新矛盾。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商品交换的法则容易侵蚀到社会政治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领域,引发见利忘义、权钱交易,导致国家意识、集体精神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的减弱;人民内部矛盾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长期存在的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包括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的思想观念会沉渣泛起。国际、国内的这种形势,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出了大量的新课题、新挑战。如何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认识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进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和当今的国际环境、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遇到的重大战略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如何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实际和人们在思想、工作、生活中产生的新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帮助人们明辨是非,释疑解惑,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如何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如何把依法治国和依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如何把全省人民的思想统一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实现“十五”目标,建设经济强省……这些重大问题,都有待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回答。对于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来说,还有来自先进省(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许多优势的压力,要使工作走在全国的前列,困难不少,任务艰巨。全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发扬成绩,开拓创新,争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辉煌。

  三、争创“十五”辉煌

  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要在发扬“九五”成绩的基础上创造“十五”辉煌,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提高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以世界总体和社会各个特定领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的通称,是实现社会变革、创建制度文明的理论先导,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创造物质文明的巨大动力,是创造精神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支柱。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活的灵魂。它同自然科学一样,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获得的精神成果和思想武器,是人类知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二者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二者密切配合、相互结合,科学才能全面发展和进步。江泽民同志强调:“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这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增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是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力量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全国、全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全党和全社会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2.坚持正确的方针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决定着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方向。哲学社会科学的一切学科和领域,都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决不能搞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方向,当然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最基本的任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科学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基本方针,也是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正确方针;还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3.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深厚源泉和最强大动力,是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深入改革和建设的第一线,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从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营养,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规律,加强各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全面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4.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是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精神的精髓是求实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尤其应该打破思想禁锢,防止教条主义,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实践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突出我省特色,多出精品力作。

  5.积极探索和建立符合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科研管理新体制。这是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条件。这种新体制,要有利于建立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科研机构和队伍;有利于科研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有利于优秀人才、优秀成果的脱颖而出,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引进;有利于各个学科的长远发展、多学科的协同攻关、新研究领域的开辟;有利于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的改进;有利于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和研究资金的筹集。

  6.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这是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关键所在。没有一流的人才,就不会有一流的研究成果,不会有传世之作,不会有新学说、新学派、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关心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教育和引导他们特别是中青年专家学者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敬业奉献,严谨治学,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为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目标,为建设经济强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河南日报)


相关论坛】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新浪漫情话给最爱的人手机短信排行榜
情人节大餐:情书、礼品…应有尽有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全新两性健康频道给您最贴心的帮助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