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浙江日报 > 正文
注册50M免费邮箱
手机短信息传情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浙江省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及2001年计划草案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2月22日14:58 浙江日报

  一、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

  2000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扩大内需等方针政策,自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好势头,实现了年初确定的主要调控预期目标。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1.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51.1%,居民消费价格上升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分别增长9.1%和7.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

  2000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一)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速度和效益增势较为强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种子种苗工程深入实施,品牌农产品培育取得新成效。油料、蔬菜、药材、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56.1%上升到64%。畜牧业和渔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肉类、水产品总产量分别增长4.9%和5.5%。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50亿元,增长4.5%。工业在调整中快速增长。一批落后生产能力被淘汰,一些传统产业经过技改优势得到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工业经济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工业增加值2900亿元,增长12%。全省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29.3%,其中利润增长37.2%;企业亏损面下降到13.2%。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180亿元,增长11.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上年的34.1%上升到36.2%;从业人员比重达到30.5%,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比重。城乡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化水平由上年的36.7%提高到39.5%。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得到较快增长,全年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计算,分别增长13.1%和13.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9279元和4254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加快,重点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年全社会完成投资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207亿元。非国有投资和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明显回升,全年城镇以上非国有投资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31.9%和18.1%,国有等单位工业技改和乡镇工业、个体私营企业的技改投资增幅均在30%以上。重点建设进一步加强。省重点建设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40亿元,增长26%左右。杭州萧山机场、乍嘉苏航道浙江段改造、上三高速公路、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镇海炼化800万吨炼油扩建工程、中央直属粮库等34个重点项目建成投入使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杭州绕城公路南段、绍兴污水处理二期工程等项目新开工,嘉兴电厂二期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新的进展。重点工程建设管理进一步加强。

  (三)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新的成绩。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目标”基本完成。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发挥。省级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审批制度改革在全省推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两个确保”进一步巩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大幅度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开始实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78.3亿美元,增长52.1%,其中出口194.4亿美元,大大超过“九五”计划150亿美元的目标。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由上年的28.1%提高到30.7%。中小企业加快走向国际市场,全年全省集体和私营企业出口33.7亿美元,增加1.1倍。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提高,直接利用外资协议金额25.1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实际金额16.1亿美元,分别增长16.8%和5.2%。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

  (四)科技教育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继续加强。创建“天堂硅谷”工作开始启动,杭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科研院所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政策进一步得到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九年义务教育向高标准迈进,中小学布局进一步优化;高中段教育普及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段教育的比例已达75%;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杭甬温高教园区规划和建设全面展开,一批二级学院和高等职业学校批准组建,高校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高考录取率达63%。研究制定建设文化大省纲要和有关政策,报业、广电、出版等文化产业集团的组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步伐加快。省人民大会堂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加快建设,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武警杭州医院迁建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的成绩,人口出生率预计为10.8‰。全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启动实施,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控双达标”任务基本完成。

  2000年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的能力仍不够强,大宗农产品增产不增收的矛盾比较突出。工业企业装备落后、技术开发能力不强的问题还相当普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然比较困难。资源和环境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就业与再就业压力增大,城乡部分居民生活比较困难。

  二、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安排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从总体上看,支撑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少,但影响和制约因素也不容忽视。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政策、“十五”计划启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等,既为我省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美国经济走势、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波动等一些不确定因素及其影响也需要密切关注。面对机遇和挑战,今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按照省委工作会议和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和部署,着力在“抓启动、重创新、促调整、求发展”上下功夫,努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

  抓启动。以现代化统揽全局,突出重点,精心组织,启动实施“十五”若干重大举措和建设项目,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科教强省和文化大省,努力为“十五”计划开好局、起好步。

  重创新。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和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机制,努力形成强劲的发展动力机制,再创发展新优势。

  促调整。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大力发展效益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产业的重组改造和技术进步,积极推进城市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提高经济综合竞争能力。

  求发展。围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努力保持全省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按照上述要求,2001年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3%、11%和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3%,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为2%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均实际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4‰以内。

  三、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抓住经济回升的有利时机,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推进粮食购销体制市场化改革。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建设面向全国的粮食批发市场,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展粮食深加工,建立健全各级粮食储备。加强信息引导和社会化服务,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生态农业、创汇农业、城郊型农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效益农业产业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生产经营大户和专业批发市场。支持各类企业投资效益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抓好五大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改善农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工作。

  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实施“五区五批”工程,努力形成新的增长点。抓好省级重点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区,切实搞好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实施“五个一批”企业培育计划,着重培育一批“小型巨人”企业和若干家管理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大企业。充分利用贴息、进口设备减免关税、使用国产设备抵免企业新增所得税等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加快淘汰落后的设备、技术和工艺,继续加大整治“五小”企业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软件、新材料、新医药、生物技术、工业过程自动化等领域选择一批项目,加以重点扶持。加强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

  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研究制订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服务业市场化和社会化步伐,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本投资服务业。进一步拓展服务业的发展领域,积极培育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完善社区服务网络。加快交通运输、邮电、房地产、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政策,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

  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重点抓好“九五”续建项目,适时启动“十五”重大项目,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增加投入。基本建成珊溪水利枢纽工程、绍兴小舜江供水工程、宁波白溪水库、新长铁路浙江段、甬台温高速公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温州七里港一期、温州电厂二期、浙江城乡电网改造、杭钢高速线材项目、巨化集团六万吨离子膜烧碱、杭州滨江和下沙高教园区部分校区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嘉兴电厂二期、长兴电厂四期、桐柏抽水蓄能电站、永宁江治理二期、甬金高速公路、杭甬运河、浙化联聚酯二期等一批项目。切实抓好滩坑电站、杭州湾大通道、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西气东输浙江配套工程和东海油气田开发利用、西湖文化广场和富春江引水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在建国债项目的建设进度。完善财政贴息等办法,加大对事关经济结构优化的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社会投资,支持具备资质和条件的非国有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的投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努力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做好企业上市和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工作。加强重大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严格实施项目资本金制、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省重大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强化监督,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引导和鼓励消费需求。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拓宽消费领域,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清理和取消抑制消费的各项政策规定,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积极发展信用消费。进一步改善农村的水、电、路、通信等设施条件,为扩大农村消费创造条件。

  (三)加快改革步伐,改善发展环境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加大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造力度,全面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积极推行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不断完善企业经营者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继续深化城镇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改革。支持和规范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并逐步实现社会保障对象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全面实现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税务征收制度。大力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机构和药品流通体制三项改革。积极探索社会保险基金的多种筹资渠道。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加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继续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大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强法规建设,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和对策研究,搞好交通、能源、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综合平衡和协调,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坚持不懈地做好清费治乱减负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骗取出口退税、逃汇骗汇、走私贩私和不正当竞争等行为。

  (四)积极推进城市化,加快海洋和山区开发

  认真实施《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始终把发展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大城市和中心城市的要素集聚和辐射能力;同时,抓好一批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心镇的建设。切实落实推进城市化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稳妥、适时地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结合乡镇机构改革,重点在沿海平原地区加大乡镇撤并力度。积极推进户籍、就业、社保、土地等方面的改革,在大中城市全面取消进城人口控制指标,在小城镇全面实行按居住地登记户口管理制度,扩大城镇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把各类特色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与城市和城镇的发展结合起来。科学制定和完善城市规划,加强跨区域城镇群规划编制工作,统筹考虑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布局和产业合理分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园林绿地面积,增强城市的综合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努力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文明水平。

  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和山区特色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渔业结构,积极发展远洋渔业,大力培育海水养殖业和水产品加工业。加快开发海洋旅游资源。进一步改善主要海岛基础设施条件。充分利用深水港和深水航道的资源优势,加快以宁波、舟山为重点的港口建设,进一步完善集疏运网络。积极发展海洋运输业和临港型工业。进一步加大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不断改善山区发展条件。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支持山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发达地区和城市的经济优势,以推进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培育和劳动力转移为重点,着力推进欠发达地区的跨越发展。强化扶贫工作分级负责制,认真实施“百乡扶贫攻坚计划”,把各项扶持措施落实到村到户,积极推动农民劳务输出、下山脱贫、异地致富。

  (五)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扩大开放

  抓紧做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准备工作。进一步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我省经济发展的影响,根据不同行业情况,制定应对措施。按照接轨国际经济的要求,调整和修订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不相适应的政策规定和地方性法规。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保护性措施和过渡期,抓好重点行业和产品的调整工作,尽快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努力保持出口快速增长。继续实施外贸主体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和科技兴贸战略。积极推进外贸企业改革,推进产权多元化,支持股权向经营骨干集中,年内基本完成国有外贸企业改制任务。实行生产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制,进一步完善我省外贸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大力支持各类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优化出口市场结构,稳步提高传统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潜在市场。支持和鼓励贸技、贸工、贸农等各种方式的合作,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培育出口知名品牌,努力增加机电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继续组织好省内急需原材料和关键技术装备的进口,做好重要商品的总量平衡工作。

  把扩大利用外资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各类开发区和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不断改善软硬环境,在管理和服务上率先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多形式推进商业化招商。积极采用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境外上市等新的方式扩大利用外资。继续抓好间接利用外资工作。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带动我省产品、技术设备和劳务出口。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主动接轨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抓好对口支援和帮扶工作,努力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六)大力强化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积极推进科技进步。做好科研院所改制后的完善和深化工作,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力度。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龙头企业,抓好工程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建立区域性、行业性技术服务中心和科技信息网站,集中开发和推广一批共性、关键性和配套性技术。积极支持中小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形成自己的技术依托。进一步加强杭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强化孵化器功能,完善内部运行机制,鼓励创业投资,促进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围绕扩大规模、提高质量,深化教育改革,调整教育结构。加大高教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力度,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基础教育,扶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加强薄弱学校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学校建设。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推进素质教育,建立素质教育督导评价制度。进一步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办学。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认真贯彻实施《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统筹安排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新闻出版、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落实文化经济政策,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抓好若干重点文化设施项目的规划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不断改善城乡文化设施条件。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全面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积极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努力发展中医中药。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质量。加强社会化体育健身服务网络及设施建设。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切实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继续搞好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工作。

  (七)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

  抓好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加快推进污水、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步伐。理顺水资源管理关系,加强制度和机制建设,实施区域和流域水资源的统筹开发和优化配置,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工业循环用水技术。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贯彻实施《浙江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抓好31个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县(市)的规划和一批骨干项目的建设。

  依法保护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强土地管理。搞好土地复垦开发和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依法保护耕地。保护和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强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严格执行休渔期、禁渔区制度,努力恢复和保护海洋渔类等水生资源。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民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识。


相关论坛】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新浪漫情话给最爱的人手机短信排行榜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Club缘花城仙子大选,汇聚热门美女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时尚推荐:情人节经典电影海报欣赏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