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11月18日《午间一小时》:工作在英国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2月19日16:08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

  嘉宾:包同曾

  华女士

  主持:林白

  责编:樊璇

  主持人: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好,欢迎您收听由林白为您主持的《海外来风》。已经预报过我们今天的节目将主要谈的是关于英国留学的事情,首先为您介绍我们今天的两位嘉宾,他们是来自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的包同曾先生和他的爱人华女士,包先生曾经在97年到2000的三年时间里在我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任一等秘书,负责留学生管理的工作,据他所说在异国他乡生活的一千个日日夜夜,给这对夫妇也有很多不同的感受,今天他就要把这样的感受与我们收音机前的听众一起分享。首先向我们的嘉宾问好,包先生您好,华女士好像您自己也是一位中学老师吧?

  华:对,我走之前在师大二附中教英语。

  主持人:包先生您呢?

  包:我以前一直在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工作,工作了十几年,97年到英国工作了三年。

  主持人:据我所知在英国当人们谈话或者谈及话题的时候往往喜欢从天气开始。

  包:对。

  主持人:比如咱们今天正在直播的时候外面阳光明媚,北京的天气今天特别好,如果在十一月的英伦三岛,天气会是怎样的呢?

  包:像北京今天的天气在英国这个时候几乎看不到,我刚去是九月份,夏时制结束以后下午三点多钟就黑了,整天下雨,经常下雨,那时候我说过一句话,叫低低的云,淡淡的雨,整天是这样的情况。

  主持人:这样的英国的景色曾经使徐志摩写下很多云呀雨的诗,我们知道伦敦曾经被称为雾都,但据说那是由于工业化的污染,不知道现在在环境大为改善的今天,伦敦是否还整天阴霾呢?

  包:没有,现在雾倒不是伦敦的主要特色,雾还有,但不像老舍先生写的那样,整个城市全被雾笼罩着,而且是辛酸的、黄的,没有这种情况。

  主持人:已经没有,但是缠绕在我们许多家长学生心头的雾依然没有散去,留学英国近年在国内已经成为火热的话题,而且是许多人的目标,但究竟在那里的实际情况是怎样,那里的前途又如何,对于许多人来讲就尤如传说中英国的雾一样,今天希望包先生和华女士为我们拨开云雾。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节目周日专栏《海外来风》,欢迎各位听众朋友在我们直拨节目期间,现在是北京时间12:12分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68045772和68045773,区号是010,来参与我们的节目,我们现场的嘉宾将及时解答您的各种疑问。

  主持人:包先生我知道您在我国驻英国的使馆实际就是负责留学生管理的工作,您能不能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中国留学生到英国留学的历史呢?

  包:应该说历史是非常长的,我们建国以前就有很多人在英国留学,建国以后50年代我们也在不断向英国派遣留学生,70年代初虽然那时候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但也已经向英国派遣公派留学生。

  主持人:时间还是相当长啊。

  包:发展最快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20年,到了现在为止我们公派的再加上自费留学的恐怕每年到英国留学人数总要在一万人左右。

  主持人:相当多。

  包:对。

  主持人:可能以前到英国留学是相对沉寂的群体,原因是可能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了美国,许多人希望到美国拿一个学位,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包括留学市场的多元化,更加上比如今年我们人所共知的9·11这样的事件,对于许多打算留学的人的心理影响冲击是非常大的,在这个时候人们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更多的地方,更多选择的地方,在这时候,可能就从今年夏季开始,到英国留学就变成非常火爆的话题,您能不能大致介绍一下我们的留学生在英国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状态,大致都有哪些不同的类型呢?

  包:在英国留学主要是两类,一类是公派,就是我们国家现在有一个留学基金会,每年能够考试派遣一批人到英国留学,还有比较大部分的,这两年越来越多的是自费留学,除了你刚才讲的国内关注留学的国家面越来越宽,这是一方面,从英国角度来说97年香港回归以后,英国迅速向中国扩大各方面的市场,它感到晚了一步,教育作为一个产业它也非常希望扩大对中国的市场,所以他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吸收中国留学生去,而且他也感觉到中国人有钱。

  主持人:这很怪,好像在传统的概念上我们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都是以刷盘子打工著称,比较拮据,现在有钱的概念由何而来呢?

  包:因为英国像我们吸收的留学生主要都是作为教育产业都是收费的,而且收得非常高,我们看到一些材料可能英国收得最高,各国都没有英国高,但是有一个好处,只要你交了钱,当然它还有一些其它条件,基本条件达到以后签证是比较容易的,去英国比较容易。

  主持人:我们看到到美国留学有一个巨大的差别,我们知道在北京有很多著名的托福、GRE补习学校,他们办的目的就是为了针对赴美留学,原因是很多我们优秀的学子,大学研究生毕业以后可能没有那么多财力,付学费是很困难的,但假设如果你能够在托福或者GRE这样的美国高等院校以及研究生院的入学考试、水平测试中取得高分的话你就有可能获得美国学校为你提供的奖学金,很多中国留学生就是依靠这样的奖学金获得签证去美国,但是这样的话想获得奖学金对你这个人水平的要求是相当高的,据说每天在秀水街的美国使馆签证处前都有很多人是败下阵来,这时候我们可以想像更多的人没有达到那样严格优秀要求的程度,这时候假设有其它国家针对这样的生员甚至更广大的市场,也许低龄学生做一种市场化来推广的话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我想英国就走了这条路线。

  包:刚才你讲的比如这种奖学金,像我了解的给本科,本科以下几乎没有,本科生也非常少,英国实际也是这样的情况,它真正给本科或者本科以下几乎没有奖学金,但是在英国入学,刚才我说的情况比较容易申请,同样花钱你到美国好像钱花也花不出去,你交钱,到那儿去学这种情况都很少,但英国这个口子就打开了,现在从中学,它叫COLLEGE,那种寄宿制学校,和一般供需,很多学校你都可以交费去他那儿学,海外学生都可以去。

  主持人:但收费也相当高。

  包:对,收费相当高,我了解一般中学学生一年如果不算住校什么的,差不多每年要一万英镑。

  主持人:一年一万英镑?

  包:现在货币比价大概12万左右,加上生活费,就是住宿这些钱一年怎么也要十七八万人民币。

  主持人:多一点就要20万了,在国内实际上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花这么多钱到英国留学,而且甚至出现很多不是我们以前能够想像的他读完大学,读完研究生,他可能还是中学的孩子,据说已经出现小学生花这个钱到英国读书,您分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包:也跟英国教育情况有关系,应该说英国的整个基础教育情况还是比较好的,教育质量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中学甚至小学有一批学校是有寄宿制学校,这个我们国内都知道,而且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教学质量也比较好,这些学校开开门让你进来,等于你可以在学校住,学校全管了,我们家长可能认为把孩子送到那儿去很保险,所以愿意把他送过去。

  主持人:这样的原因,私立学校想必要比公立学校贵得多,但确实也非常有名,盛名之下它究竟其实难负还是其实相符就得通过实践来看了。各位听众,这里是《海外来风》,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留学英国的话题,各位听众可以在此刻拨打我们正在直拨的热线电话,68045772和68045773,这里已经有一位广东的听众张薇向我们的嘉宾提问,最近有消息说去英国的小留学生们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已经开始有人返回国内,是不是说在英国的生活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对小留学生,有没有人对他们起到照顾的作用?

  包:返回的情况,我在那儿已经有了,最近我也看报说比较多一点,我们俩在那儿感觉确实年龄比较小,在那儿学习比较困难,一个我觉得就是不管住校还是不住校,就是是不是寄宿制学校,生活上跟英国人完全融在一起,在那儿很好的过日子,生活比较困难,一个是习惯的问题,再一个就是语言的问题,我觉得在那儿很难克服的一个问题就是孤独,自己晚上黑了,我刚才讲了三点多钟就黑了天了,这个漫漫长夜就很难过,打开电视也全是英文的东西,我知道有一个小孩儿,他不是住校,英国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你寄放在英国人家里,这就有很多程度上是碰运气,你在这儿学校给你安排好了,说我给你找了一家,什么什么情况,说得都很好,但去了以后就完全不一样,一种就是好的话,我们见到一个小孩儿,他去那家正好是意大利人,特别会做饭,天天给他换着吃,他说我去了一个月了,天天吃的饭都不一样,他就很高兴。但我们也遇到一个小孩,他在家里,国内的情况特别好,但放在国外的一家,听着条件都很好,英国家庭,还有一个小女孩儿,他是小男孩儿,在那儿住,结果住了一段时间他就给我们反映,他说吃不饱饭,他说每天就给他定量饭吃,英国人爱吃土豆,总是土豆蘸盐。

  华:那个老太太,他说你吃够量就行了,这孩子又特别内向,不说,只好往家里打电话,他父亲特别不放心,飞到伦敦找我们,我们才知道这种情况。

  主持人:这也不好办,你说怎么办呢?他打电话到家里,家里也没办法给他空运粮食。

  包:把他姥姥妈妈给急得,逼着他爸爸来看他。

  主持人:听起来也是有趣的经历,现在我们接进一个热线电话,看我们的听众给嘉宾提出怎样的问题?喂你好。

  1:你好,主持人好,我想问包老师和华老师一个问题,因为我是学传媒的,我想问一下在英国传媒这种专业有什么特色,英国传媒专业在整个世界传媒产业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主持人:好,这是有关传媒的问题,显然这在国内就是读传媒的学生。

  1:传媒这个专业好几个人问我这个问题,好多人都想去,英国在这方面整个传媒从教育角度来说还是走在世界前列的,好几个学校都是非常有名的,像查尔斯的威廉王子,他不是上大学吗?他上的圣安德斯,就是苏格兰非常著名的学校,它的传媒专业就非常好,另外还有卡帝夫,伦敦大学,这种专业很多的。

  主持人:如果在英国读一个传媒的学位,它的含金量有多高呢?或者我们这么问吧,假如一个学生没有到美国读传媒的学位,他拿到了一个英国的传媒学位,您觉得这样的例子同样适用许多其它的行业这种学位的比对。

  包:我觉得关键看你学得好不好,不管在哪儿,自己真的学好了我觉得英国不会比美国逊色,而且我了解中央电视台有一位很著名的主持人好像就是在圣安德斯毕业的,他做得非常好。

  主持人:从现在来讲,刚才我们已经讲了可能留美或者留英的学生在先天上已经有某种差别,有些是由于门槛比较低,选择掏钱到英国读书,在留学生群体的质量上会不会出现降低的趋势呢?

  包:我觉得从最高层来说,就是学得最好的这些人来说,应该说英国留学生水平不低啊,出类拔萃的人才非常多,因为英国确实有一批非常好的大学,也有一批非常好的老师,如果你真跟他学出来了相当不错,而且我们现在有一批留学生在那儿已经做出了很多成绩,在大学里面确实有我们的留学生在那儿做了教授,比如牛津大学第一个华人的教授,就是我们大陆的一个学生,那是非常不容易的。

  华:在英国比在美国难。

  包:你知道在英国教授是终身的,非常非常难做,而且你要做到牛津的教授非常非常不容易,应该说英国留学生整个的素质还是很高。

  主持人:据我们所知欧美的教学它的学风上是有一定区别的,在欧洲,尤其像英国的院校比较讲究严谨、沉稳、朴实,和美国多少带点喧嚣、鼓励、异向思维的方式有所区别,在英国的许多名校,像牛津剑桥这样的学校早就为中国人民所熟知,另一方面真的说到英国学校的例子,我倒不妨举这么一个例子,那就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他的女儿切尔希实际就是在英国的大学,牛津读书,我想这个例子对许多听众可能是——

  包:克林顿本人也是牛津大学的。

  华:读到Master。

  主持人:读到研究生了。好,各位听众,您正在收听的是《海外来风》,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关注英伦留学,此刻听众的问题已经连续不断的进来,而且各种各样的问题,既然两位有在英国工作和生活的经验,大家肯定有不同的问题,比如这位天津中国民航学院的叫郑林的听众朋友,他想知道英国的农村是什么样子的?

  包:到英国去旅游,实际我们去看什么呢?就是看它的田园风光,高速公路两边看到的都是绿草地,有几只羊,有几头牛。

  华:特别漂亮,跟一幅画似的。

  包:但就看不到工厂。

  主持人:看不到工厂?那工厂都哪儿去了呢?

  包: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大工业很多都停产了,它中部的煤矿大概十年前就已经不再开采了,这些传统的大工业几乎很少了,像曼彻斯特、伯明翰原来都是非常著名的工业城市,现在看不到烟囱冒烟。

  华:我觉得也有点破落。

  包:对,就因为这些工业都不行了,所以这些地方的失业人口也多。

  华:对,购买力相对低,我觉得乡下的东西也便宜,伦敦东西特别贵。

  主持人:是吗?一些原来的工业重镇,世界上赫赫有名的工业重镇可能已经衰落了。

  华:对。

  主持人:谈到这儿我们就说到一个关于英国很有趣的话题了,其实英国或者这个国家也好,这个民族也好,是一个挺特别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占了相当的地位,我们看见现在全世界人民都在学英语就可以看出来,而他自己是面积并不大的岛国,然而它的影响力确实是普及全球,这样的国家确实是率先揭开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序幕,现在通过您的描述我们又知道在这个几百年的工业化的污染之后,如果在恢复着田园风光的国家,以二位生活的体验,您觉得英国这个国家或者民族它究竟有怎样与众不同的特性呢?

  包:一句话很难说清楚,我看好多人都在研究这个事情,都说英国人很怪,我们感觉也是这样,给我们比较深的感觉就是在英国特别稳定,可能也是它没落的表现吧。

  主持人:特别稳定?

  包:社会稳定,人的动作也不是那么快。

  华:要比较在美国和在英国,美国给你的感觉就是年轻人给你的活力。到了英国有人就说特别适合退休的老人,尤其是到南部沿海城市,人们都特别平稳的走在街上,你感觉他们与世无争,在美国走在街上听到的就是美元什么的,都好像在跑步走,在英国从表面来看走在英国小的街道,我觉得比较安定,比较破旧,但你走到伦敦市中心或者什么,你真的感觉它的文化底蕴特别丰富,我有一个女儿在美国读书,她到伦敦就有一种感觉,伦敦乍一看好像也没有什么,但你真的呆的时间长了你觉得有可琢磨的地方。

  主持人:城市的历史,浮光掠影,多少人走路时的思维好像还回到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包:就是说它没有我们经常见到的浮躁。比如有一天我在剑桥,它的化学系,跟几个留学生聊天,这时候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老头儿,就把一辆很破的自行车放在车棚上,背着一个包就进去了,他们说你看这个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他就是这么多年坐在他的实验室里面,真是耐得住寂寞,你看不出风风火火的情况。

  主持人:不因为自己得了诺贝尔奖就怎样怎样。

  包:对,而且他获奖以前几十年就那样默默的。

  主持人:我相信很多人对这个话题有兴趣,英国这个独特的问题值得研究,就像我们得到的英国许多印象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举例来说我们想到英国很多人首先想到它的绅士们,彬彬有礼,它的各种传统,有的甚至有些保守,但另外一方面我们又知道英国出了闻名世界的,开创了摇滚乐的甲壳虫乐队,是从英国走出来的,另外一方面我们看到在欧洲的足球赛场上,在各处闹事的是来自英国的足球流氓,所以我们很难把创造了迸发着激情的摇滚乐,还有捣乱的,暴力的足球流氓、光头流氓,和那些英国的绅士,他给世人留下的几百年的印象结合在一起,它们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有时候安静,有时候又格外暴躁。

  包:你说的足球流氓其中好多都是白领,不去看球的时候是金融城里的绅士,但到了赛季里重要的比赛,那些人开着车,摇着旗子,就是他支持的队伍,或者爱尔兰或者什么的,他自己的旗子举在车外飞驰而过。

  华:BAR里的人也挺多。

  包:都到BAR里看球,然后打,因为他是固定的,支持这个队的多少人就在这个吧里,支持那个队的多少人就在那个吧,出来就打起来了,可那些人上了班就很绅士了。

  华:是不是他的传统习惯。

  包:另外估计也是一种渲泄,因为他平常都这么稳,但他也有激情,也想宣泄,所以就找这样的机会。

  主持人:这就提醒我们有志于去英国留学的朋友将来有朝一日和你同学或者同一办公室的同事或者你的邻居,可能他平常温文尔雅,千万别跟他一块儿看足球。您正在收听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一小时——海外来风》。

  主持人:北京时间12:39分,这里是《海外来风》,欢迎各位听众继续拨打我们现场开通的两部热线电话010-68045772和010-68045773,能不能请二位给我们讲一下当您在英国生活和工作这三年时间里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呢?

  包:哪方面的?

  主持人:可能很多,可能是普通的小事,但有些事就是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关于英国。

  包:还是说点留学生的事儿?

  主持人:好。

  包:我在英国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接触了很多很多留学生,有一个小姑娘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其实我没见过她,她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她是我们青岛的一个中学生,她到英国的一所中学学习,这个中学给她提供了全额奖学金,来了以后她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考了上剑桥大学,但是剑桥大学没有本科的全额奖学金,要自费,她就跟她所在的中学表示我要靠自己的劳动勤工俭学挣足这笔学费,当然是非常大数目的学费和生活费,学校给她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每天让她在学校工作三四个小时,扫地清理垃圾什么的,每小时给她的报酬我记得是四英镑左右。

  主持人:一小时四英镑左右,那一天她可能挣到十几个英镑。

  包:要靠这么挣钱的话她是很难挣到到剑桥读书的机会,因为她表现特别好,学校就向当地媒体把她的情况说出来了,当地媒体就希望能在这一地区大家捐助她,这个消息《泰晤士》报也报道了,还登了一张她在干活的照片,她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我打电话的呢?在媒体开始说这个小女孩儿要上剑桥,希望大家赞助的情况下她给我打来了电话,她说我就是要问问使馆,我这样做会不会给中国丢脸,这个小孩儿想的,她说我出来的时候我妈妈跟我讲了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你去了之后不能给中国人丢脸,这件事使我非常非常感动,我说从英国他们媒体的角度赞助一个比较贫困的孩子上学它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就说这种情况在它那儿也常有,凡是有这种情况,不管你是不是中国人也会这样做,还有一方面它是要向剑桥大学,他们认为剑桥和牛津这种大学是绅士的学校,他对它进行一种攻击,它们好像不太平民化,它是从这个角度来的,所以不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的声誉。

  主持人:真是一个小姑娘。

  包:她想的却是这个,所以这个小姑娘虽然身在异国,但遇到这种情况她首先想到的是祖国的尊严,这是非常非常可贵的。

  主持人:真是不错,在遥远的英伦三岛正有我们中国优秀的孩子在那里读书,他们将来会有出息的,我们现在接进一个听众打来的热线电话。喂你好。

  2:你好,我想问一下包老师,您在英国负责留学生的管理工作,咱们国家的留学生在英国给您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他们在英国生活的情况,学习的情况怎么样?请您介绍介绍。

  包:刚才我也说到一点,我感觉我们国家在英国的留学人员总体表现是非常好的,首先非常刻苦,去了以后确实感到要在那儿学到东西,另外我觉得整个来说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也是比较抱团的,我们在英国差不多有60几个学生学者联谊会,就是在各个大学里,或者一个地区里,这些联谊会就都是我们一些留学生自己组织起来的,主要是公派的留学生,也吸收自费的。

  华:自费的也不少。

  包:每年都搞一些活动,特别是要过春节了,肯定要搞一系列的活动。

  主持人:据我所知咱们驻英使馆教育处,好像那是在51号,被称为51号兵站,为组织我们留学生各种联谊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也做了很多很多工作,您刚才说咱们中国留学生在那里的优秀表现我忍不住要提另外一个例子,就是最近两天我刚从网上看到的一个报道,最近,一个来自中国的女孩子打破了牛津大学800年的校史,作为一个女孩子,她在11门功课中,包括数学和计算机,11门功课都得了100分,而且她是一个有高度自尊和非常全面的中国留学生,她并不是一个读书虫,有趣的是在一年前她准备高考的时候,在有绝对把握考上很好大学的情况下,她对我们国家比较枯燥的,围着书本围着分数转感觉有点泄气,觉得没有意义,于是主动退学,选择到国外读书,当她现在获得资格考入牛津以后表现果然是非常出色,而且很有趣,这个女孩子身高一米八零,长得也很漂亮,在她入学考试的时候考官问了她这样一个问题,说你这样的身高,而且这样的容貌,也许你将来可以成为很优秀的模特儿,这个问题你怎么想呢?这个女孩儿这样回答说有机会我就会去试,没有什么不好,很有意思,新一代的留学生也不断有优秀的人才涌现,因为我们的听众有源源不断的问题,我们简短的替他们问几个问题,这儿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河北一位姓陈的听众,他现在在读大学的英语系,大四,明年毕业,他说去英国留学应该转什么专业?这也挺逗的,学英语专业在国内是一个特长,但你到了说英语的国家,尤其是英国这种本来的发源地,那就是非专业人士,这是比较泛的问题。

  包:我觉得他的思路还是对的,你要是有英语背景,如果到英国或者到国外再进一步深造,如果换一个专业,我觉得对他个人的发展会有好处。

  主持人:问题相当多,这儿有一位安徽的听众,他替许多听众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一个中学生,无论是高中毕业还是初中毕业,如果他想去英国剑桥这样优秀的学校自费留学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什么样的考试?

  包:如果是本科是相当困难的事,它有相当严格的考试,而且费用很高,但是如果你去读博士就要好一点,在专业里面如果你出类拔萃,我们有很多留学生是这会儿去的。说到我的建议我觉得我在英国这几年看到的留学生,我感觉年龄还是大一点出去好。

  主持人:这个建议很重要。

  包:最好读完本科,因为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本科教育也是相当好的,读完本科你想在哪方面深造,特别是想到国际领先的领域里面去,我倒建议你去争取一下。

  主持人:在这里我有些概念想澄清一下,由于现在有许多孩子家长是掏钱去英国读书,可能让人产生一种误解,觉得去英国读书门槛比较低,其实是这样,如果你到那儿去读语言学校,他们巴不得你多读几年给他们赚点英镑,但是真正要进牛津、剑桥或者在英国排得上名的学校,难度不亚于美国,原因是他们的教学质量非常高,甚至更高,你的孩子最好是绝对的优秀。这儿的问题是替年龄比较大的朋友问的,这是贵州的黄先生,他以前是资料专业的,他的问题是这样的,他已经30多岁了,像30多岁的人去英国留学,想听听两位专家老师的建议,年龄大的人去英国读书合适吗?前景会怎样呢?

  包:英国的教育制度,他的硕士学位年限是比较短的,只需要一年。

  华:但挺苦的。

  包:对,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如果年龄比较大,确实很希望在国外学一段,那么我倒建议可以去读英国的硕士。

  主持人: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件事,就是关于英国的硕士教育,在国内,研究生教育要读三年,在美国要拿到一个master至少也需要两年以上,在英国实际上许多人看重它不仅是相对容易,也因为它的学制比较短,有许多master的degree一年就可以拿到,但是我的一位在那里读书回来,他是读MBA,回来以后在某个英国的大公司任主管,他就告诉我这样的问题,在一开始的时候他负责在国内招聘人才的时候很愿意用从英国回来的同学,但现在,尤其是在今年他已经感到很慎重,在这样短的教育中良莠不齐,既有在一年中历尽辛苦,拼命获得货真价实的同学和学校,也有为了多赚钱不惜滥发学位证书,有些同学趁此机会多打打工但学习上要求放松一些,回来以后名不符实,这种情况也有出现,我想知道作为像包老师您对准备去英国留学的同学还有哪些建议,读研究生的话。

  包:我觉得不管读什么书都要努力,要下苦功夫,这一点我想出国留学的如果有志于出国留学的同学要做好吃苦的准备,现在有些人觉得我只要拿到签证出去了,我就已经学到了,实际没有,这是第一个,第二个我觉得是语言的准备,准备多少都不过分,我们很多人在那儿学不好是因为语言问题,我知道有些人考了高分,在这儿有很多准备了,但去了还是感到吃力,所以我劝如果真有志于留学的人一定要把语言的功夫多下一点。

  主持人:据说很多同学兴高采烈的拿到往常通知,真正到了英国会使你设置障碍,使你不得不多读读,过过语言关。

  包:对,每一种往常之前都会给你一次考试,你语言不过就会建议你读语言。

  主持人:读语言就挺贵的。

  包:有些人要读好长时间,为什么我说最好岁数大一点去呢?因为我是见到有一个大学的校区里面,一帮咱们中国的小孩,答应他们读本科,但是语言已经读了两年,还不是特别好,因为他们是一帮中国人,老在一块儿玩,后来我跟他们聊,他们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

  主持人:这就是一个问题了,据我们了解的数据,现在很多送孩子去英国读书的父母并不是我们想像的大款,很有钱,有的父母是很普通的职工,在这里要挣出英国的学费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但如果孩子精神上或者各方面准备不足那就有点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财了。另外我觉得包老师说得很委婉,留学就是留学,就要好好学习,其实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一句,大家如果抱着其它的想法,觉得那里学位好混那么可以向大家保证,一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样的学位一定会迅速贬值,只有真正有价值含量的东西才会被社会被公众接受,另外一方面我们有个挺重要的事情要跟大家提到,就是在英国留学据我所知在那里留下的可能性不大。

  包:对,这几年在英国我们留学生就业的人数比以前多了一点,但实际上它是择优的,你学业各方面都很好还有这种可能,但总的来说就业情况不是很好,特别是你在那儿拿硕士学位几乎没有可能得到工作机会。

  主持人:我曾经听到一种说法,说英国现在对中国教育门户大开,实际它更多的是处于商业上,利益上的考虑,某种意义上它的判断也不认为现在就是最高素质的人全到了那里,所以也不准备大量留人,是这样的吗?

  包:总的来说它是非移民国家,对于移民它开就业的市场是非常慎重的,而且在它那儿找工作是这样的,首先它要录取英国本土的人,然后是欧共体,然后是英联邦的人,其他的人就在这之后,所以发出广告以后一个月你才能来应聘,就要等,都没有了才聘你。

  主持人:而且等人家层层的关过了轮到你也不是容易的事情。15:56分,我们节目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最后想请华女士,因为您曾经在北京著名的师大二附中任教,关于小留学生出国可能您有更多想法,您觉得低龄孩子出国,您怎么看呢?

  华:我觉得首先还是应该在国内读,你要出去当然有些家庭有钱去私立学校,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一点。

  主持人:好,感谢两位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节目,谢谢二位。各位听众,今天的《午间一小时》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再见!

   新浪闪烁短信,闪亮登场,传情无限。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12月2日《午间一小时》:出入境管理新举措(2001/12/19/ 16:03)
12月10日《午间一小时》:协议助学(2001/12/17/ 10:37)
中央电台新浪网携手采访冯锦华 欢迎广大网友留言(2001/12/15/ 16:37)
12月8日《午间一小时》:妈妈的心愿(2001/12/15/ 07:27)
12月5日《午间一小时》:爱管闲事的老桑(2001/12/13/ 17:08)
12月6日《午间一小时》:建楼勿攀高(2001/12/13/ 17:03)
12月4日《午间一小时》:中国纺织,信心与实力同在(2001/12/13/ 16:58)
探讨中国广告之路:12月12日《午间一小时》征听众(2001/12/11/ 09:46)
12月3日《午间一小时》:中国金融直面WTO(2001/12/11/ 09:44)
鞠萍主持《午间一小时》:中国家长批判(2001/12/11/ 09:42)
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分 类 信 息
投真实一票 获精彩大奖!
:首家专业男子美容
   中戏演出中心招生
   千名单身相识舞会
   阳光富林地板翻新
   ¤高质量低价格¤
   SOHO现代城内招租
:具竞争找东方瑞利
   春秋旅游网更精彩
   唯有服务永恒不变
   做女人"挺"好
:颐和园=谊和缘
   新网络服务器平让
:最新飞行器广告
   超级星期天招商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马场友谊婚介联网
:圣诞春节饰品
   手机电池的伴侣
:星车的感觉真好
   江西特产超市招商
:西安交大出版社聘
   C&C寰球英语培训
:好大夫美牙器
   超乎所值的性价比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