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广西日报 > 正文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8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09日10:49 广西日报

  序 言

  从新世纪开始,我区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本纲要根据《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编制,是“十五”期间(2001年至2005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主要阐述自治区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方向,是战略性、宏观性、政策性的规划。

  “九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为实施“十五”计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过去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区坚决贯彻执行中央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各种问题,经过全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克服了亚洲金融危机、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和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完成了“九五”计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8%,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效供给能力增加,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整顿取得突破,国有大中型企业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对外贸易额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提高,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进一步加强,开放型经济有新的发展。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发行国债的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重大项目,西南出海通道框架初步形成。科技与经济结合迈出新步伐,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有效实施,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广播电视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胜利完成,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全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九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在“十五”期间努力加以解决。一是经济的总体水平与全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二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第二产业比重小,城镇化水平低,特色经济不明显,经济的外向度还比较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慢;三是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还不够理想,科技教育滞后,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压力增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部分群众生活困难;五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六是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仍不适应。

  第一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

  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使我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范围内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既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也面临更多挑战。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十五”期间,我们要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主动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坚决执行党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全面实施自治区党委“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决策,落实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会确定的任务和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为重点,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此:

  ——必须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加快实施。学好、弄通、用够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统一政策,全力做好水、路、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科技教育五篇文章,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推动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

  ——必须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在加快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通过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快速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地区经济、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调整完善所有制结构,增强经济活力。

  ——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工业,扩大工业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升整体素质,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促进城乡共同进步。

  ——必须依靠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全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必须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更高层次、更广泛的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加强与其他省区市的合作,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以开放促开发、促结构调整、促经济发展。

  ——必须以提高城乡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扩大就业,广辟增收领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发展公共事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大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凝聚各方面力量,为进一步振兴广西而努力奋斗。

  第二章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为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高效畅通的西南出海通道基本建成;体制创新有新突破,对外开放取得重大进展;科技教育加快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就业渠道拓宽,扶贫取得新成果,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有较大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绩,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预期为年均8%左右,到2005年按2000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50元。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和转移农业劳动力分别达到190万人和18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十五”期间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05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调整到21.6∶39.4∶39.0,其中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33%,就业比重调整到57∶11.5∶31.5。经济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高效畅通的西南出海通道基本形成,“西电东送”基地建设取得突破。区域特色经济初步形成。城镇化水平达到31%。

  科技教育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技术进步加快,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左右。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05年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左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40%和10%以上。

  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全区总人口控制在4980万人以内。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城乡环境质量改善。2005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37%,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50%。自然资源利用趋于合理。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5%和6%左右。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2平方米,电话普及率提高到20%,全区有线电视入户率提高到28%。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增加,覆盖面扩大。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明显好转。

  第二篇 经济结构

  第三章 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水平和效益

  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业经营管理机制,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具有亚热带特色的优质高效农业,实施农业名牌产品战略,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帮助农民拓宽增收领域,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五”期间,初步建成全国重要的亚热带特色农林产品生产基地、海洋渔业基地和外向型农业出口创汇基地。 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改善农业生产布局。种植业结构调整,要以“吨粮田”、“吨糖田”、“万元田”建设为载体,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要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和优质品率。在确保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水平稳定增长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优质水稻,良种甘蔗,名特优水果、蔬菜、桑蚕、花卉等高附加值农作物。积极引进运用节水节肥等新型的栽培技术和模式,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益。巩固提高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县和糖料基地县的生产能力,加快秋冬菜开发,实施果树高接换种计划,更新改良果园品种。大力发展畜牧业、水产业特别是海洋渔业,提高其在农业中的比重。

  引进良种,应用先进技术,加快瘦肉型猪、肉用黄牛、山羊等家畜的改良,改良牧草,推广秸杆氨化微贮技术,扩大瘦肉型猪、牛羊肉、优质禽肉的生产。加快海、淡水养殖业发展,重点在沿海建立海水珍珠、对虾、大蚝等海产品养殖基地,在桂东南建立名特优新稀淡水鱼养殖基地。积极发展深海渔业和远洋渔业。以发展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为重点,加快商品林发展。按照五大经济区规划,发挥各地比较优势,以产业化经营方式,形成不同区域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创建一批名牌产品,促进大宗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重点建设南宁、玉林、梧州、贺州、桂林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和沿海、桂中、右江河谷、贵港、桂西北等现代农业实验区,实施一批区域性主导产品的产业化经营项目。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以种子工程和教育培训工程作为提高农业科技含量的切入点,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在生物技术、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加工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强农业良种繁育体系和推广体系建设,实施农业良种化工程,建立农牧渔主要品种原种场、良种场和农业生物工程育种技术应用中心,创新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发挥其为农民服务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村各类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农民真正成为掌握和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主体。加强农业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和开发,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广泛推广优质高产种养技术。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农产品流通。积极扶持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的公司加农户、贸工农一体化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加快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保鲜、储运、销售等产业,在主产地相对集中布局建设果蔬、畜牧水产品综合加工区。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进一步加强以产地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支持各类经济组织到区外特别是中心城市设立农产品营销网。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农产品流通队伍,搞活农产品流通。鼓励农业服务组织创新,支持兴办各类协会、合作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农业经纪人队伍。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体系。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建立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引导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及农村服务业,促进乡镇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拓宽农民增收领域。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生产附加值高的产品。实行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农民更多地向非农产业转移,积极有序地引导农民向城镇转移。积极发展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各项事业的建设,扩大农民劳务收入。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粮食储备和风险基金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精简乡镇机构和人员,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法制化建设,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深化农产品流通市场取向改革。改革农村金融体制,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增加对农业的信贷投放,更好地支持农户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国家、集体、农民投入及其他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农业投入体系。完善对农业的综合支持,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病虫害防治、良种繁育、农产品检疫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第四章 优化工业结构,推进工业化进程

  加快工业发展,推进工业化进程,是我区“十五”时期发展的战略重点,也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进步为支撑,提高质量,突出重点,把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扩大工业规模,优化工业布局,提升工业的水平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传统工业。要按照创新产品,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在主要行业有重点、分层次地改造一批骨干企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开发生产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名牌产品。汽车工业,要走与国内外大公司合资合作的路子,加速产品改型换代和升级,开发性能优越、新颖美观、技术先进的面向农村和中小城镇、面向家庭消费的系列微型汽车和适应高等级公路运输的客车以及中吨位货车。机械工业,要以优势企业和拳头产品为龙头,机电一体化为方向,重点发展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动力机械、工程机械、农用机械、港口机械、数控机床、电工电器等。制糖工业,要通过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促进生产经营的集约化,提高蔗糖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和产业化水平,大力抓好蔗渣、糖蜜的综合利用和糖的深加工。建材工业,重点采用新型干法节能新技术改造骨干水泥企业,适时建设大型干法回转窑水泥厂,对现有中小水泥厂进行改组,发展散装水泥,提高散装率,大力发展市场适销的中高档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和新型墙体材料,加快高岭土、滑石、膨润土的开发及深加工。化工,重点要扩大赖氨酸、山梨酸、柠檬酸、山梨醇、甘露醇、味精、变性淀粉、木薯酒精、金红石型钛白粉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积极开发子午线轮胎、航空轮胎等新产品,对现有骨干化肥企业进行改扩建及配套完善。纺织工业,要以提高面料质量为重点,扶持重点企业采用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开展技术攻关和开发新产品,积极发展服装生产。

  大力开发优势资源,着力培育和发展新的工业优势产业。要充分利用我区水电资源优势和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优先发展氧化铝,滚动发展电解铝,按照市场需求发展铝材加工。加快平果铝二、三期工程建设,“十五”期间使之达到年产120万吨氧化铝、30万吨电解铝的设计规模。抓紧做好桂西的铝土矿地质勘探和储量升级工作,加快建设新的氧化铝和电解铝项目。加快推进南宁大型铝材加工和沿海大型电解铝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要充分发挥我区亚热带林业资源优势,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林浆纸结合工业,建立造林、制浆、造纸和加工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加快在沿海建设大型制浆和造纸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利用北部湾和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气。充分利用沿海条件,积极做好大型炼油厂、天然气分离厂和天然气化工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要充分利用我区丰富的农业和海洋资源优势,建设大型木薯酒精厂,发展粮油食品、果蔬、肉类、水产品等系列食品加工,通过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开发罐头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和绿色食品等。充分利用我区中草药、海洋生物、林业和矿产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有特色的中成药、海洋生物药品,以香精香料、松脂加工为主的林化工业、林板工业和铅、锌、锡、锰深加工业等。

  有选择、有重点地发展高技术产业,力争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十五”期间,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微型计算机、网络工程、光电子信息技术、数字微波通信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数控技术和软件产品,开发酶制剂、生物发酵、农业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基因诊断、基因药物和海洋生物等生物工程产品,积极发展锌、铟等新材料产品,以及城市垃圾、污水处理、工业企业“三废”处理、机动车尾气净化为主的环保产品。按照“做高、做新、做强”的目标,加快南宁、桂林、柳州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北海高科技园区。各高新技术园区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龙头,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布局。“十五”期间,加强柳州等传统工业基地改造,要结合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和企业。大力发展沿海工业,建设大型临海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布局现代工业,逐步使沿海地区成为我区新兴的工业基地。加快发展百色、河池的有色金属、水电业,南宁、桂林、柳州、北海高新技术产业,梧州、玉林、贵港、贺州的食品、轻工业以及其他优势工业和外向型加工业,促进工业合理布局。在发展工业中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避免重复建设,防止一哄而起。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关闭产品质量低劣、浪费资源、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厂矿。对技术工艺落后以及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企业实施破产。淘汰落后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部分行业过剩生产能力。

  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完善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按照专业分工协作和规模经济的原则,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开发能力为目标,结合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支持制糖、机械、建材、汽车、冶金等行业、企业的强强联合,鼓励拥有知名品牌、先进技术的企业,通过资本运营发展壮大,形成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重点发展优势工业与高新技术工业相结合的企业集团。鼓励外商通过收购、兼并、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制定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投向工业。大力发展乡村工业。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通过微电子、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及工艺技术的变革。通过电子商务特别是企业间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营销、运输和服务方式的变革,降低成本,扩大工业品市场规模。通过促进信息产品与传统产品的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在新产品中的广泛应用,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附加值。支持企业的内联网及外联网建设,加速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第五章 大力发展服务业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要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增加供给,优化结构,改造提高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不断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

  充分发挥我区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按照“四区—带—龙头”的总体布局,以桂林为龙头,以桂林~柳州~南宁~北海~防城港黄金旅游带为重点,基本建成桂北、桂南、桂东、桂西四大旅游区。重点建设桂林山水,北海银滩,南宁绿都,防城港金滩,以及少数民族聚居地方的民俗风情和沿边境的边关风貌为特色的主要景区景点,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开发桂林山水民俗旅游线、北部湾滨海边境旅游线、南国边关风情旅游线、桂东历史文化和宗教名胜旅游线、桂西奇山秀水生态旅游线,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强旅游促销,拓展旅游市场,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综合效益。到2005年,全区旅游总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左右。 (待续)


相关论坛】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三八节特别专题:做一个味道十足的女人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音乐风云榜》2000年十大金曲评选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打卡聊天每天得文曲星、MP3、手机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新浪网独家推出“牛县长日记”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