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民晚报 > 正文



治理污染见成效 上海市首次开展苏州河鱼类评估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16日16:03 新民晚报

  本报讯 不少“老上海”的记忆里,苏州河的松江鲈鱼肥、螺蛳鲜、虾米活。而今苏州河还能见“鱼翔浅底”吗?我们的“母亲河”到底要清几许,才能迎接鱼虾归家?上海自然博物馆的鱼类专家日前溯流而上,开始“追鱼”。据悉,这是上海开埠以来首次对苏州河鱼类进行评估研究。“苏州河上游至今还有鱼类活动!”初步的调查结果令人一阵兴奋。据谈慧珍、夏建宏等课题组成员介绍,苏州河源出太湖,从本市青浦县赵屯镇进入上海市境内,全长125公里,上海市境内河长约53.1公里。从青浦的赵屯镇到白鹤镇近10公里长的河段,至今还活跃着水产队,一些当地人仍以苏州河上捕鱼为生,他们收获的不光有我们熟悉的乌鲤、河鲫和鳊鱼,还有我们连名也不大听说的棒花鱼、鱼旁鱼皮鱼,更有中指大的麦穗鱼、一身黑的斗鱼,林林总总竟达10来种之多。自青浦白鹤镇、华新镇到嘉定黄渡镇,苏州河里尚有鱼类活动,河上还偶见一两支水产队。然而从闵行区的华漕地区开始,就难觅鱼儿的踪迹了。很显然,这与水质污染密切相关。“历史上的苏州河不光鱼类丰富,还常见甲壳类动物如河虾,底栖动物如螺蛳……”上海市自然博物馆在50、60年代曾零星地搜集过苏州河里一些水生动物标本,如今这批母亲河的“老居民”为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历史见证。遗憾的是,几次考察中专家很少在苏州河市区段遇见“老居民”的后代子孙。“可是早在50年代,黄浦江、苏州河每年还有30~50吨的渔产量。”谈慧珍还透露,苏州河盛产的松江鲈鱼已经绝迹。

  此次鱼类评估是本市“苏州河水生态系统恢复指标体系研究”中的组成部分,它将直接回答我们关于“河水清几许,鱼虾方愿归”的疑问,帮助我们了解水体污染与鱼类群落间的关系,进而调整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将苏州河治理为一个健康、稳定,有自净能力的生态系统。虽然评估报告要到年底才能完成,但研究人员已向热爱母亲河的上海人抛来一连串问号:水利工程能否尽量减少对鱼类栖息、繁殖场所的影响?比如关闸会使洄游的鳗鱼迷失家的方向,可否有两全之计?市区工业向郊区迁移,下游工业向上游搬迁,能不能不单单“挪窝”,更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不然的话,源浊何来流清?谈慧珍还告诉市民:“河水清清鱼先知,鱼类是水环境最重要、最直观的指标之一。水环境治理好了,鱼儿自然会洄游进来,否则,即便是人工放养,鱼群也只能‘凑合’着短暂生存。”(记者张弘)


相关论坛】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3-15保护消费者权益专题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健康专题:春天 别让忧郁沉重徘徊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组图:奥斯卡颁奖典礼明星时装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