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南省关于做好二○○一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22日08:53 河南报业网

  2001年是新世纪的开端之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第一年。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确保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必须切实抓好。

  一、认清农村形势,明确目标任务

  去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平稳发展,出现了许多积极变化,农村形势总体是好的。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优质农产品产量增加,农业布局趋于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进展;科技长入农业的速度加快;畜牧业、林果业和乡镇企业有较大发展,在农业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基本稳定。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省实现“一高一低”战略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农产品供给能力的提高如果不能给农民带来实惠,来之不易的供求平衡就会发生逆转;农民购买力不提高,扩大内需的方针就达不到预期效果,国民经济的好形势就难以保持;农民生活不改善,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加;农民的投入和积累能力不强,我省农业就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必须高度重视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今后五到十年,是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将对农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整个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在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农业始终承担着支撑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而这一时期农业又承受着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还将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新挑战,正处在一个困难比较多的转折时期。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深化对新形势下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重要性的认识,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增强做好农村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2001年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一基本目标,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最大限度地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2001年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4%;粮食总产量3750万吨左右,棉花总产量7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量400万吨,干鲜果总产量400万吨;经济作物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粮经比达到66∶34;肉类总产量540万吨;乡镇企业增加值、实缴税金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0%以上;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村人口转移数量增加;新建和完善林网1000万亩,荒山成片造林30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旱涝保收田100万亩;其他各项事业都有新的进展。

  二、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

  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形势下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也是今年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推进这个调整,必须在重视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着力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促进农业效益大幅度增长;必须在全面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速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业投入力度,财政支农资金要重点用于农业结构调整,采取贴息等办法,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结构调整。省政府决定今年由省财政集中5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省农业综合开发投资公司筹措1.5亿元资金,采取拨款、贴息贷款、短期借款和注入资本金等形式,择优扶持一批农业结构调整项目。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带动结构调整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各地要立足资源优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设商品基地,发展专业化生产,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切实解决农产品生产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对各种类型、各种所有制的龙头企业,只要有市场、有效益、能带动农民增收,都要一视同仁,给予扶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购买国产设备的投资,可享受抵免企业所得税政策。进一步抓好漯河“双汇”、潢川“华英”、固始“三高”、淇县“兴业”、淇县“永达”、郑州“金象”等50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2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注意培育农业上市公取拨款、贴息贷款、短期借款和司。引入资本运营机制,鼓励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工商资本向农业转移,支持省内外大型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在我省建立原料生产、加工基地。引导龙头企业通过股份制、利润返还、租赁经营等形式,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增加农民从事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的收入。围绕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和粮食深加工基地这一目标,加快优质专用小麦为重点的优良品种的引进、选育、示范和推广,积极发展优质专用农产品,今年要在优质粮食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面迈出较大步伐。搞好粮食的加工转化,抓好省政府重点扶持的郑州“金象”、“白象”、“金苑”和新乡面粉厂、漯河“南街”、周口“莲花”等40家小麦加工企业,小麦深加工能力达到50亿公斤以上。积极扩大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以提高质量为重点,切实抓好棉花、油料、烟叶等大宗经济作物生产,努力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单产水平;大力发展名优花卉、茶叶、瓜菜、中药材、小杂粮等特色农业,尽快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林木种苗生产;配合林纸一体化等项目的实施,抓好工业用材林基地建设;加快低价值林和低产果园改造,积极发展果品贮藏、保鲜与加工,提高林果业的整体效益。重视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培育和保护名牌农产品。

  以优化畜群结构、扩大规模养殖、提高畜产品加工水平为重点,大力发展畜牧业。在稳定发展猪、禽生产的同时,加快发展优质肉牛、肉羊和肉禽生产,突出发展奶业生产。尽快建设省奶牛繁育中心和省动物胚胎移植中心,抓好郑州、开封、洛阳、南阳、商丘、周口等奶源基地建设,重点扶持郑州“花花牛”、洛阳“巨尔”、商丘“科迪”等乳品加工企业以及“科迪”奶牛胚胎生物工程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实施“学生奶计划”。加快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抓好河南省肉牛、肉羊、种猪、家禽等育种中心建设,各地也要尽快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良种繁育与推广体系,不断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集约化生产,继续扶持养殖场、户,引导乡村因地制宜建设养殖小区,提高规模养殖的比重和水平。合理开发饲料、饲草资源,抓好秸秆养畜示范县项目建设,全面启动世行贷款和亚行贷款畜牧业项目。加快饲料工业的发展,实施饲料安全工程。搞好畜产品精深加工,积极实施名牌战略,拉长产业链条。加强动物保护工程建设和畜禽产品质量卫生安全工作。争取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再提高2个百分点。

  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体制创新和技术进步,增加农民的非农收入。发展乡镇企业,要巩固提高食品、建材、皮革、手工艺、机械等传统主导产品,形成规模、品牌优势,壮大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医药、化工、环保、模具、包装等生长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引进电子、生物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开发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饮食服务、旅游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坚决关停严重污染环境的“十五小”企业。继续抓好省里确定的100家重点大中型乡镇企业的扶持工作。尽快落实乡镇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技术投入,搞好技术改造,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下大气力抓好乡镇企业的各项改革,年内要为60%以上集体、乡镇企业完成改制,争取2—3年内全部完成,为乡镇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切实减轻乡镇企业负担。继续实施东西合作工程,金融和财政部门要抓好对合作项目贷款和贴息政策的落实,多方配合提高东西合作项目的履约率和成功率。

  积极稳妥地发展小城镇,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运用市场机制和政策,鼓励各种经济成分投资于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制定标准,选择发展较好的20个县城重点扶持。同时要加快115个重点镇的发展。形成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吸纳人口较多的区域性中心县城和中心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实行以合法固定的住所、合法稳定的职业和生活来源为依据登记常住户口。鼓励小城镇发展房地产业。切实搞好劳务输出,逐步提高智力型劳务输出的比重。

  在结构调整中,要依据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意用政策和市场信息引导农民调结构,不能搞行政命令和瞎指挥。

  三、积极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切实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农业科研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要从注重农产品数量增长,转向产量、质量并重和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从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主,转向为生产、加工与生态协调发展服务;从以资源开发技术为主,转向资源开发技术与市场开拓技术并重;从面向国内市场提供技术保障,转为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提供技术服务。大力开发优质农林牧渔业新品种。推广唐河县、许昌市的经验,加强与国内外涉农院所合作,落实好农业科技合作项目。

  农技推广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要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理顺管理体制,保证经费供给。技术推广要引入市场机制,实行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鼓励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及农业科技人员,以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发展各类民办技术推广组织、专业协会和科技示范户,建立专群结合的新型农技推广网络。着眼于当年见效,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尤其要在推广普及间作套种、保护栽培、组织培养、良种繁育、节水节能、冷配、防疫等方面求得突破。今年全省种子包衣率要达到50%以上,间作套种面积达到5000万亩,病虫害综防统治面积达到2亿亩次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8%,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要实行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加快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鼓励有条件的农业科研机构逐步转变为科技先导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一部分科研机构可以转变为农业科技和信息中介咨询机构。对进口种子、种畜和非盈利性野生动植物种源,凭国家有关部门签发的年度进口审批单,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继续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形成政府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投入体制。

  加强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教育培训体系。办好农业中高等专业学校,发展卫星广播电视教育,搞好科普工作,抓好“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力争2001年全省获得“绿色证书”人员达到40万人。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行基础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三教”统筹,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

  四、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

  充分利用我省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和农副产品资源比较丰富的优势,下大力气抓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大型批发市场建设,逐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各地专业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继续抓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中原芝麻批发市场的同时,立足我省现有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粮油、蔬菜、果品、花卉、畜产品、中药材等批发市场,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的市场网络。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投资农产品市场建设,鼓励发展配送、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充分发挥农民经纪人及各种形式的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对成绩显著的购销大户,要给予表彰和奖励。进一步抓好省外直销市场和边贸市场建设。

  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质量检测检验体系和信息体系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多元化、产品用途专门化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配套完善优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畜牧业要重点建设好“河南省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和“河南省饲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加大农产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及时、准确、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加快省级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尽快实现与各市、县和大型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联网,更好地为农民和客商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市场管理,打击假冒伪劣,维护河南农产品良好的商誉形象。

  做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准备工作。各地和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分品种、分行业、分地区深入研究应对“入世”的方略和具体对策,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以开放促开发,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我省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吸引东部地区的优势企业投资我省农业领域,组织我省优质农产品大举进入西部市场。

  五、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抓住国家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多方争取国家支持,加大投资力度,更大规模地开展以兴水、节水、改土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植树种草、扩大植被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公路、电网、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围绕提高抗灾能力,加强水利建设。集中力量修复水毁工程,建设一批骨干水利工程。配合国家搞好黄河干流堤防加固和下游河道治理,搞好黄河滩区安全建设项目,加快盘石头、田岗水库工程建设进度,搞好昭平台、白龟山等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快燕山水库的前期工作,力争年内批准立项,2002年开工建设。完成淮河干流陈族湾大港口圩区堤防工程和白露河口治理工程年度计划。加快建设梅山、鸭河口等大型灌区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引黄工程建设,用足国家分配的引黄用水指标。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工建设洪汝河下游治理工程。配合国家搞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的前期工作。坚持不懈地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革水利工程投资和管护体制,鼓励集体、个人以多种方式建设和经营小型水利设施。要把节水放在突出位置,着力抓好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水灌溉,积极发展旱作农业。

  切实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实施黄河上中游重点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做好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工作,开工建设河南省林木良种基地项目。切实抓好黄河、长江、淮河生态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高标准平原绿化县建设,做好23个重点治沙县的沙漠化治理工作。继续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严禁天然林采伐和湿地开发,保护生物多样化。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业承包和荒山、荒坡、荒滩、荒水使用权的承包、拍卖、租赁政策。坚持依法治林。切实保护耕地和水资源,控制过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实施农村“青山绿水”工程。继续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商品粮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着力加强乡村道路、供水供电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今年要基本完成。县城电网改造要全面完成。乡村道路建设要有较大进展。抓好44个续建粮库建设。

  农业银行要加大农业信贷投放,主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电网改造和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生产和流通的资金需要。

  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信用合作社必须坚持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方向,努力增加信贷资金,改进贷款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继续清理“三会一部”,搞好乡村两级债务的清查处理,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

  六、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税费改革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是治理农村“三乱”、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去年,我省在温县、西华县进行了改革试点,今年将全面推开。各地要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这项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涉及农村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政策性很强,责任重大。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负全责。要深入调查,认真测算,统筹规划,制定好方案,精心组织实施。要以“减轻、规范、稳定”为原则,以“保证农民负担有明显减轻”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轻确定农民负担水平并保持长期稳定。不能使改革流于形式,更不得把本来就非法增加的农民负担在改革中合法化。严格按政策办事,做好深入细致的工作,防止出现偏差,避免不良后果。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规范乡镇机构的设置,减少机构和行政编制,坚决清退超编人员和各类临时聘用人员,同时归并乡镇事业单位。减少村组干部享受补贴人数。适当合并现有乡村学校,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不影响社会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撤并乡镇。切实做好人员分流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把分流人员安置好。各级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税费改革要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转。

  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中央减轻农民负担的各项政策规定。针对农村中小学乱收费、报刊征订乱摊派、电网改造中搭车收费和乱收电费等问题,开展专项治理,对清理出来的问题要坚决纠正。落实纠风治乱责任制,规范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收费,纠正没有法律依据、不按规定程序和标准的收费。加大农民负担监督检查力度,落实“一票否决”制。对违反中央政策,随意加重农民负担而引发的恶性案件,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迁就。

  七、继续搞好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

  到去年底,我省基本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扶贫开发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但仍有少数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这部分人多数居住在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的特困地区,脱贫难度很大;已经解决温饱的标准较低,一遇灾害极易返贫。扶贫开发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科学制定新时期的扶贫规划。各地、各部门要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今后五到十年的扶贫规划。重点做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深山区、石山区、滩区、库区和革命老区的扶贫工作;注意解决非重点区域的“插花”贫困问题;对因灾返贫人口继续给予扶持;已经解决温饱的,要巩固成果,提高标准。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多渠道增加扶贫资金,扩大以工代赈规模,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扶持能够改变贫困地区经济面貌,并能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和优势行业。聚集一部分扶贫款,选择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进行综合扶贫开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重视开展科技、教育和文化扶贫,提高贫困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继续坚持省、市、县直部门对口扶贫的办法,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总结推广一些地方创造的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和小额信贷与干部帮扶相结合的扶贫经验,做到扶贫到户、效益到户。今年力争再解决80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去年我省一些地方遭受了严重自然灾害,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务必要高度重视。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救灾工作,落实好灾区税费减免政策,及时把救灾款物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安排好他们的生产和生活。

  八、深入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

  在农村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活动,是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要按照省委部署,抓好落实。

  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农村土地法制化建设,加强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探索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有效形式,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落实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政策。在粮食收购中,不准压级压价,不准拒收限收,更不准以各种手段谋取私利,损害农民和国家的利益。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深化“三级联创”的内容,完善“三级联创”的措施,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机制。推进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选拔任用制度改革,落实“两推一选”和“公示制”。搞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依法民主选举村委会。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重点完善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坚持和完善乡镇政务公开制度。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镇活动,推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搞好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正确处理新时期农村人民内部矛盾,预防和妥善处理重大群体性事件。落实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依法打击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取缔“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和恶势力,铲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

  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一个传统,也是一个重大原则。全省上下要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地位,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持农业。领导干部要经常到农村去,开展调查研究,亲自动手抓典型、抓后进村,解决农村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各级领导机关要坚持选派干部下乡帮助工作,为基层办实事。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作风,防止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转变思想观念和领导方式,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农村工作的新规律、新方法。扎实工作,勇于创新,进一步开创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河南日报)


相关论坛】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推荐
世纪盛典倒计时--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