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群众热评:老师不说“忌语”就够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28日11:02 新闻晨报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你真笨你真傻”、“你这孩子无药可救”、“再不改,就请家长来”等被老师拿来吓唬学生并使许多学生耳熟能详的话,以后就要成为北京市朝阳区教师的忌语了。日前,朝阳区教委整理出40条“教师忌语”,在校园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虽然某些曾说过“忌语”的老师能找到种种出口“无忌”的理由,但从根本上讲,“教师忌语”反映出教师对学生尊严维护不够。你“领教”过类似的“忌语”吗感受如何要达
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你希望教师多用哪些用语?

  多说几句“我喜欢你”

  老师在我儿子心目中的地位非常高,他们一句话能抵得上我这个妈妈的十句。

  有一回一连几天儿子的情绪都不高,连作业都不想做了。我反复追问,儿子才又伤心又委屈地抱怨:“老师不喜欢我了!”原来那阵子我和他爸爸都比较忙没顾上督促儿子学习,儿子自己动作特别慢,好几次都没能完成作业。班主任老师平时最喜欢儿子可这时候也着了急并说道:“要是你老是动作这么慢,作业不好好完成,老师就不喜欢你了!”这本是激将法,可对我儿子不奏效,小家伙真的以为自己“失宠”了。

  为此,我跟老师作了交流,很快有了结果:老师把我儿子单独叫到身边,送给他一张写着“老师真的喜欢你”的小卡片,然后又亲了一下儿子的额头。警报解除,那天接儿子回家的时候,小家伙一路上不停地又唱又跳。

  像儿子这样的小小孩,可能更需要鼓励。如果在他眼里神圣又权威的老师能多说点“喜欢你”这样的话,儿子会学得更努力、自我要求也更高。张丽群

  请善用眼神

  老师也是人,也会不耐烦,会“恨铁不成钢”,一时情急,口出忌语在所难免,毕竟“严师出高徒”,永远保持“和风细雨”相当困难。但如果他们能善用眼神,效果可能会大大不同。记得当年我因搅乱课堂秩序被老师劈头盖脸一顿狠批,一抬头正撞上老师忧心忡忡的目光,于是满心的委屈立时烟消云散。

  在语言方面我没有更多的要求,只要不出现“去死吧”、“滚出去”、“别老翻死鱼眼”等过分绝情或侮辱人格的话,我都不会很介意。但如果能配合几个心疼、担忧、焦灼交织的眼神,那对学生而言,就似暖流成动力了!刘枫

  讽刺要不得

  在学校时,我对老师的严厉批评会感觉害怕和委屈,但这样的批评往往针对你的缺点或错误,“挨批”倒也心服口服,觉得最不舒服的是拐弯抹角的讥讽。

  以前有个班主任总喜欢对吵闹的同学阴阳怪气地说:“现在是什么季节我还以为春天到了呢,你们都犯精神病了……”还有一位音乐老师爱用各种比方来形容某同学五音不全;他笑嘻嘻的,可我们心里不是滋味。

  我觉得,那种刻薄的讽刺更伤人心。希望老师们除了不说“忌语”外,也别说那种自以为“幽默”的话。姜千千

  “忌语”使她退了学

  从表面上看,“忌语”不像体罚那么严重,但有时它会改变一个人的一生。我邻居的女儿就是因为不堪忍受物理老师“你真不要脸!”的口头禅,才中途退学的。

  她成绩不好,平时自信心就不足。高二换了位极严厉的物理老师,物理糟糕的她三天两头吃批评。这老师经常会说:“连这一点也弄不懂,真不要脸”。女孩生性敏感,被羞得无地自容。后来她害怕上学害怕见到那老师,对升学也毫无信心,吵着要父母给她办退学。如果没有“忌语”对她的打击,高中毕业证她本该能获得的。钱风

  鼓励鼓励再鼓励

  我教低年级英语,“你真棒!”是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它比“你不错”、“还可以”等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程度。

  去年,我班上有位小朋友不喜欢英语,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融入集体学习中。一次,我当着她妈妈的面夸他已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表演英语儿歌,不料他妈妈来了一句“你还不如其他小朋友,要努力”,小孩脸色顷刻从欣喜变为尴尬。其实,她如果说:“你今天表现很出色,下次能不能更好?”孩子一定很开心。孩子有缺点,也有优点,应先帮他建立自信心,然后再慢慢讲应该如何改正缺点,他就能接受了。

  对低年级小朋友,除了教师自己经常鼓励,也可以让班上别的小朋友参与进来,用肢体语言、给他掌声,共同鼓励基础差的学生。其实,自卑的学生特别在乎整个群体关心他、赞美他,这能激励他更快地进步。王静

  请欣赏孩子

  侄女刚刚转学。原因之一是:她受不了老师的“忌语”。因为成绩不太好,班主任常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讲她:“你这个小孩没办法,算数了。”她的自信心很受打击。

  转学后,新的班主任在第一节课上就很热情地说:“欢迎新同学,她又漂亮又聪明,老师喜欢她,希望同学们也能喜欢她。”一番鼓励,使她非常高兴。现在,她和同学和睦相处,学习成绩也上去了,自信又重回到她的脸上。一位老师应该能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学生。欣赏孩子的优点,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房丽文

  信任最重要

  初中学生半大不小,已不愿意被当作小孩。当年我读初中时就有点逆反心理,可一位女老师说的话却总能让我听进。我违反了纪律,正准备以犟头倔脑的姿式去听一番说教,可她只是很诚恳地看着我,过会儿才开口:“我知道,你这么聪明的孩子,道理都是懂的……”刹那间我觉得老师已经将我当作大人看了。

  这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也会这么说:“都那么大了,道理都懂……”她让我们感觉被尊重和信任,没有一点居高临下管教人的意思。而我们反而开始自我反省了。像这样年龄的学生,就是最希望老师把自己当作大人来对待,给自己多一点信任。周连波

  “忌语”到底说明了什么

  我做过几年教师,对“忌语”问题有所体会。要从根本上解决“忌语”问题,得从探讨其“病因”开始。

  第一,口出“忌语”反映教师对其工作的长期性理解不透。教师的职责乃是“传道、授业、解惑”。塑造人是一项长期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有的教师过于急躁,一旦学生犯错或成绩落后,“忌语”便脱口而出。

  第二,反映教师对个体差异问题认识不足。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他们各有特性。可是不管优、差,每个学生都同样需要关爱。如果教师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就不会对落后学生口无遮拦。

  第三,反映教育管理和教师心态有问题。有的学校在同年级班之间搞评比,甚至以此作为评判教师水平以及核发奖金的依据,造成教师心理上的压力。当教师的主观愿望与现实产生矛盾时,他的心态就容易失衡,若再将责任归咎于学生,“忌语”便随口而出。

  其实,“整理出教师忌语40条”之类的工作大可不必:一来“忌语”无法罗列穷尽,二来治标不治本。只有认真分析其成因,切实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素养,科学管理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忌语”。成皿

  有些“忌语”值得商榷

  我对“再不改,就请家长来”也名列“忌语”中感到不解。老师请家长来配合工作是一种正常的做法,事先告知孩子未尝不可。关键在于讲这句话时不可带着恶狠狠威胁的语气,别让孩子感觉受到恐吓。

  其实真要以此来恐吓孩子,不见得有效。这只能让人觉得老师自己已经拿不出办法了,只能搬出家长当救兵。老师应该说明请家长来的意图,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庄凌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推荐
世纪盛典倒计时--2001奥斯卡奖完全接触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男人女人频道倾力推出爱情小说连载
组图:超级名模王海珍展示世界足坛经典队服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