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邮件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上移动梦网,赢手机大奖。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史海钩沉:怒放的民族之花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05日17:28 天津日报

  1964年10月16日,罗布泊上空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国外一位华人记者这样概括所有游子的心声:“在海外中国人眼中,那蘑菇云是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

  1967年6月1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的核武器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被长征一号火箭送上太空,中国航天事业从此奏响辉煌乐章。1984年,邓小平对此作出总结性评价:“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沉默的罗布泊,当年第一朵蘑菇云升起的地方,有一座高1.5米,宽0.5米的花岗岩纪念碑。它让人想起很多熟悉的名字,钱学森、钱三强、孙家栋、郭永怀、邓稼先、周光召……然而他们身后更多的是默默无闻的普通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单位,这其中就有为两弹一星提供90%电源的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八研究所,即中国天津电源研究所。

  提起两弹一星电源的研制过程,18所老主任、当年导弹原子弹电池课题组组长熊长鑫陷入了对往事的回忆:当时的装备实在太简陋了,几张旧桌子,几把破椅子,就组成了简单的实验室。由于没有先进的设备,大部分试验都要手工操作,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劳动强度,还为提高准确度带来了麻烦。设备一次可以测的数据,手工要做几十次。在研制两弹一星电池的十年间,仅测试的数据就装满了一间10平方米的屋子。但“振奋民族精神”是所有年轻科技人员的共同理想,他们不为名利,不分昼夜地奋战在实验室。这些科研人员既是设计者又是操作者,他们和工人在一起进行试验,不断地改正设计方案。这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后来受到了周总理的表扬。

  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

  在试验中,科技人员经常要接触苯、汞、冰醋酸等有毒物质,进行有毒作业。但当时的科研条件很简陋,几乎没有什么保护性措施。熊长鑫说,那时大家工作真是不要命,有的同志身体里汞含量过多了,就去医院打针把毒排出来,回去又一头钻进实验室。他自己就曾因苯中毒与病魔做了多年的斗争。

  30年过去了,18所的老专家们不仅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国家的核武器事业,还言传身教,用“两弹一星精神”感染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年轻人,创造出无数辉煌的业绩。几十年来,18所为共和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枚中程洲际导弹、第一枚潜艇水下发射导弹、第一颗一箭三星、第一颗同步定点通讯卫星等数十个第一的重大国防工程项目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高可靠性的电源。

  “‘两弹一星’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我们所有参加过‘两弹一星’的同志,都有那么一股劲头。那种艰苦奋斗、坚韧不拔、苦心钻研、万众一心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江泽民总书记的话,是对“两弹一星”精神最精辟的概括与总结。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这样的知识分子,他们不求索取,只有奉献,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了“怒放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花朵”贡献着心血、汗水乃至生命!也许他们的名字永远都不会被别人知晓,但他们的功绩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历史的丰碑上!(见习记者张璐)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顶级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时事论坛】【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打折、服务信息
  • 金泰汽车租赁
  • 金色时尚 蓝色魅力
  • 用友新产品全国展
  • 国内国际快递服务
  • 天河天龙靓房出租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新浪推荐
    订阅手机短信顶级新闻 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动漫迷总动员--首届网络闪光动画大赛!
    透视两性:男人的一夜性与女人的一夜情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2001高考专栏全新推出 600所高校一网打尽!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GlobalEnglish 三个月练就流利口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