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邮件 搜索 短信 聊天 导航
上移动梦网,赢手机大奖。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栋楼的垮塌与一个城镇的成长-重庆垮楼事件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6月09日07:57 南方网-南方周末

滑坡事故现场(安安/摄)

  在城镇发展进程中,地质灾害就像悬在人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武隆事故告诉我们,在处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时,对自然灾难的警惕和预见有多重要,忽视它的代价有多高昂。

  被灾难改变的命运

  5月10日上午10时,一支绵延数百米的送葬队伍从重庆市武隆县县城向城外走去,队伍中的四幅遗像赫然醒目,街道两旁的老百姓无不动容。

  这是在武隆“5·1”滑坡垮楼惨剧中遇难的住户黄勇一家四口人,在那次事件中他们家共有10人遇难,另外6人已先行入葬。

  一副挽联写道:“岳父母一家十口顷刻逝,子媳女满门族戚泪悲伤”。

  5月1日是黄家大团聚的日子。黄勇的父亲黄福金高兴地看着一大家子14人聚在一起,只是女婿付国亮一家3口不久就先行离开。

  晚上8时20分,一阵石头滚落的声音突然响起,一万多立方米的土石从房屋背后的山崖上滑落而下,顷刻间压垮了9层高的楼房,压住了楼内正在为节日干杯的人们。

  晚上10时,付国亮在现场听到凄凉的哭声,看见推土机,他心里最后一丝希望消失得一干二净。

  刘开奉住在这栋楼的6楼,事发时他和妻子恰好不在现场,13岁的女儿和8岁的儿子被留在了屋里。

  他说:“听说垮楼了,我就直往那里赶。平时灯光点点的一栋楼,现在却漆黑一片,什么都没有了。”

  刘开奉冲进废墟里,大声喊着两个小孩的名字,他总觉得废墟里还存在万分之一的希望。后来他站在一旁,盯着救援队现场抢救。这一站,从当晚一直站到了第二天中午,“我就想见到我的娃儿。”刘开奉说。数十个小时后,孩子终于在废墟里被发现了,他们的身体已经冰凉。

  官方确认,这次事故是滑坡性质的地质灾害,最后从废墟中清理出来的尸体达79具。

  一栋楼的建成

  据了解,被滑坡掩埋的楼房由当地个体开发商李强兴建,楼房属砖混结构,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底楼为门面,共有13间,常住人口为90人左右。

  据住户李建川的父亲介绍,楼房用地原来是属于他们村的,1997年被李强征用建房。打地基时李强使用了炸药,附近的人都听到了很响的爆炸声。

  紧挨着现场的一栋楼的业主说,这里的山是泥质的,又陡又不结实,他们建房时根本不敢用炸药,只有用手挖。

  李强的工程动工后很不顺利,李建川的父亲说,这中间发生了三次滑坡。山上滚下的石头甚至把街对面一栋楼的铁门砸坏了。

  李强不得已停止了工程。但到了1999年,工程又重新开张。

  据曾为李强干活的戴圆海说,此时又出现了滑坡,1000多立方米的山石滚下来,把好几块预制板砸断了,刚建起的墙被击穿。但李强决定把工程继续下去。

  戴圆海当时为李强的工程修“挡土墙”(四川话叫作“堡坎”,即在山体坡面用石头、水泥垒一道墙,起防滑加固的作用),他说,“堡坎”如何建都是按照李强说的办,最后建成的高度是26米多,其中5米以下的墙体有1·5米厚,20米以上就只有0·6米厚。

  戴圆海说:“我当时觉得60公分太薄了,不牢固,就提出这不行。李强对我说,做多了没用。”

  戴圆海说,当初“堡坎”没建到顶,砌“堡坎”要花一大笔钱,老板让建低一些、薄一些,花钱当然也就少一些,况且“堡坎”建成什么样也没人去过问。

  就这样,工程在2000年竣工了,并完成了应该履行的手续。

  一些住户逐渐搬了进去,有一部分人并不是真心要住,毕竟楼房背靠的山崖太高太陡,比如陈方怀就把房子租了出去。

  今年4月租房的人走后,陈方怀想把房间装修一下,这时他发现屋后的“堡坎”裂缝了。

  李强也发现了,他找来人修补。陈方怀问他有没有事,李强说没什么大问题。陈方怀又问:“山上修排水沟了吗?”李强说:“没有,不会有问题的。”

  出事的前一天,刘开奉发现有几十厘米见方的石块从山上往下滚。

  翌日晚上8时20分惨剧就发生了。

  事后,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与环境研究所的几位研究人员赶到“5·1”滑坡现场进行了考察,王成华研究员告诉记者,武隆的滑坡垮楼事件“是一次突发的自然事故,其中也有人为因素”。他指出,造成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出事楼房后的山体岩石是泥质、钙质砂岩,经过强烈风化作用后,已呈碎块状。出事前下了雨,是诱发岩崩的外因之一。

  第二,楼房背靠陡坡,面临国道,修公路时坡体已经被挖成约60度,建房子时又被挖到了70多度,这样的坡度很容易发生滑坡,不应该建筑房屋。另外,设计时就应当规定,施工中不许放炮。

  第三,楼房后的挡土墙厚度不够,形状也不合理,不能有效抵抗滑坡,只能遏制岩石风化。业主恐怕没有想到应该作抗滑设计,或者是想到了也拿不出钱。成都山地所曾为四川泸州一个小型滑坡体设计了护壁,工程造价就在200万元以上。

  第四,业主和住户事先都觉得有滑坡的危险,但不知道滑坡究竟会不会发生,这说明他们缺乏必要的防灾减灾知识。

  根据王成华研究员的分析,武隆的灾难有自然因素,但也有在房屋选址、施工手段、抗滑设计上的不足。

  生活在“雷区”

  “5·1”惨剧发生后,武隆对县内的地质灾害情况进行了紧急排查,发现三处隐患,其中包括位于江北新区西段下渡口的一座商住楼。

  这栋楼也是由个人集资修建,“老板”是张韬。5月8日,武隆县有关部门给该楼住户发出《紧急通知》,要求住户马上搬出。

  5月10日,高明政一家正收拾东西,他说自己是准备搬离的第一家,

  别人正在犹豫————搬还是不搬?这些房子都是各家花了几万元钱集资建的,要搬的话,又到哪里去住呢?

  高明政一家六口人,不得已在外租了一套房子,他们说:“我们还是担心出事,但是总在外租房也不是办法啊。”

  他们告诉记者,房子背后的山上曾经往下滚石头,房前下渡口靠江的斜坡整体往下滑,“住了五六年了,我们一直不敢装修,怕出事。”

  他们很无奈地说,自己成了吉普赛人了,不知以后怎么办。

  在武隆有名的滑坡地段俞家坝,记者还碰到了一户姓王的人家。

  他们住在半山腰,三年前在老屋旁搭建了两间新房,刚住了两个月就发现新房处在滑坡断裂线上,墙壁和天花板慢慢裂开了缝。他们不敢住了,如今两间房都空着,堆着杂物,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垮。

  王大妈空着的两间新房旁边是一个猪圈,猪圈变形错了半块砖出来,摇摇欲坠,里面的两头猪还在安然地吃睡,它们似乎感觉不到头上危机四伏。

  王大妈告诉记者,他们在这里住了好多年,滑坡这么严重是最近三四年的事,她说:“自从山下修了马路,建了那么多房子后,我们这儿的滑坡就越来越明显了。”

  她告诉记者,他们房前的院子每年都往下陷几厘米到十几厘米,往下陷一点,他们就用沙石填一点,把院子填平。他们隔壁那家的变形更厉害,院子里一道宽约十厘米的裂缝让人不安,据说这个斜坡上的院子已经垮了两次,主人后来又用石头把它垒了起来。

  这里的人们就用这种修修补补的方式,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和滑坡相“抗争”,但是滑坡照此速度进行下去,势必会危及住处。王大妈说,她也担心,像生活在“雷区”一样,但想搬走也不容易,“没钱,能搬到哪里去呢?”

  武隆的“两难”境地

  武隆大规模在江北修路建房是在90年代中期以后,规划是要把这里开发建设成一个城镇的新区。

  武隆是典型的“山城”,像三峡库区的许多县城一样,都是沿山顺江而建。10年前,武隆县城主要集中在乌江南岸,这里被称为老县城,路老,房也老。1993年前后,武隆县作出了开发江北新区的规划。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条宽阔平整的马路出现在江北,马路两旁矗立着一幢幢新建的楼房。李强的那栋楼就是在这期间修建的。

  当地人说:“五年前,武隆到处是崎岖的山路,狭窄的街道,破旧的房屋,给我留下了贫困落后闭塞的印象;看现在的武隆,一条条新建的大道笔直干净,一幢幢崭新的楼宇富丽堂皇,整个县城依山傍水,清新秀丽……”

  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外地人来做生意,而被征地的农民搬进了楼房,过起了城镇生活。这种变化被人称为“城市化进程”。

  然而兴奋的人们几乎没想到武隆的另一个方面。按县国土局一位负责人的说法,“从某种角度说,武隆几乎整个县城都处在滑坡体上。”

  一个调查表明,武隆全县有潜在危险的大小滑坡、泥石流、崩塌危岩等504处,滑体总量达7200万立方米,直接威胁着13000人的生命和价值55579万元的财产安全。

  在这种情况下,武隆的城市化进程就像在爬“地雷阵”,修路建房必须小心翼翼。当初在建设新区的过程中,政府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便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和个人出资建房,为了让新区“像模像样",还规定了主干道两旁的楼房不得低于×层。

  李强的楼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修建起来的,它所在的仙女路的两侧由个人集资兴建的商住两用房比比皆是。作为个人行为,他们一般是不会去考虑一个地方的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建房、房屋的防滑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标准,除非有有力的监管和规范。

  “本来根据国家有关法令,建筑工程动工前必须要有地质勘察报告,”武隆县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但政府部门对这一项要求并不很严。”

  当地人讲,武隆县本地没有地质勘探队伍,需要从外面请,同时地质勘察的费用也很高。这样算下来,作一个地质勘察报告要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而在武隆,一个工程也就五六十万、七八十万,很少超过两百万的,如果还要支付七八万、十几万的勘探费,很多人就会承受不起。这样的话,一些工程就没人愿意做了,武隆的发展变化也就不会这么快了。

  在这里,实际上反映了一个城镇在成长过程中的态度:要效率,还是要规范。在武隆,人们普遍认为建房不经过地质勘察是“是很平常的事”,因为“这么多年了,还不是一样地过”。这种思想,实际上与武隆长期以来以“县城”甚至是“集镇”的形态存在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武隆过去只是一个农村的地域中心,离“城市”的概念相差很远,按照建委一位同志的说法,县城里建房没有“统建”,大都是各单位和个人履行一定手续后自行修建。

  这明显带有农村自修自建、缺乏监管的痕迹。由于城镇规模小,对地质层影响不大,没出什么问题,在大家意识里地质勘察并不十分必要。

  但是随着城镇的成长,这种初级的城镇管理方式和行为观念显然不适应要求了。有人指出,“5·1”滑坡垮楼事件,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旧的“县城观念”和城市化进程之间的矛盾。在出事那栋楼的修建过程中,李强很“自主”地挖坡脚、用炸药、建“堡坎”,自己组建班子进行修建,像以前一样缺乏有效的监管,结果出事了。

  值得反省的规划思路

  “发生在武隆的惨剧,值得反省,”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所长崔鹏研究员指出,“西部中小城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但西部许多城镇处于起伏不平、灾害频发的山区,近年来,诱发潜在山地灾害的人为活动不断增加,如果人们对防灾减灾再不给以足够的重视,必然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山坳上的城镇”怎么办?实际上在整个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一直都是困扰城镇发展的一个普遍问题。

  三峡工程上马后,库区沿线的县城大多面临迁建的问题,这既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他们面临严峻的挑战。

  这些地方目前面临着“双重难题”,一方面“老天爷”给他们的可用土地实在太少,比如巫山,可建筑用地仅为需求量的30·2%,因此一些建筑被迫建在滑坡体上;另一方面,随着城镇的发展,日益增多的人类活动对地质层的影响增加,不当的行为有可能使滑坡增多。

  环境与发展如何协调?地质灾害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城镇发展的进程中处理不好将影响未来。

  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供的一份资料表明:“有些地方现在总人口不到10万人,而10~15年的县城远期规划规模定为20万,甚至30万人,不仅没有很好考虑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的可行性,而且根本没有地质环境容量的概念。”

  这种期望值首先导致了对作为城镇骨架的道路系统盲目地追求“宽、平、直”,缺少必要的经济技术论证,用平原或大盆地的规划思路来指导峡谷区的工作,出现了“60米宽的马路60年不落后”之类的说法和决定。不少地方因此逢山铲平,遇沟回填,大挖大填,激活了潜在的自然地质灾害。

  从目前来看,各地对地质灾害已日益重视,而各地感到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缺乏。武隆曾在一个滑坡体上简单地打十几根防滑桩,结果就耗费了二三十万元,而对滑坡进行全面整治往往要上千万,这对库区各县来说,力不能及。

  巴东县地质矿产局局长邓玉平说,众多滑坡等着他们去治理,这让财力有限的巴东人感到很头疼。例如,在监测手段上,目前就有点“小米加步枪”的味道,缺乏监测装备,基本上靠粘贴纸条、鸣锣报警式的原始监测方法。治理“燃眉之急”————每年变形的黄土坡滑坡,县里都还在苦等,希望上面能尽快拿出资金。

  巫山县国土局谢局长说,目前时间非常紧迫,三峡一旦开始蓄水,很多治理就晚了。他们呼吁,国家和全社会一起来帮他们渡过难关。

  “就像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很多人的帮助一样,一个城镇的健康成长也需要外力的推动。”一位武隆人说。(本报记者 邓科 李虎军)

  -链接

  贵州兴义千余村民因山体崩塌而转移

  5月29日,贵州省兴义市雄武乡木咱村岩体发生崩塌,造成约60万方崩塌岩石直接冲向村寨。现已查实,此次地质灾害事故埋没农舍7栋6户,毁坏农户房舍38户228间,造成死亡10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余万元。

  当地政府已将危险区域内4个村民组205户1004人、师生466人及牲畜、粮食等转移到安全地带。                 (《羊城晚报》)

  滑坡重危区两河口镇整体搬迁

  今年3月以来,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两河口镇发生重大滑坡险情,当地群众生命安全和生活受到直接威胁。该滑坡体面积达到5·8万平方米,体积47万多立方米。因滑坡体蠕动变形,现灾害范围还在扩大,全镇90%以上的房屋出现拉裂现象,涉及群众达4000多人。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抢险避灾措施,到现在为止,无一人伤亡。县委、县政府根据专家意见已作出决定:全镇整体搬迁。          (《扬子晚报》)

  点击此处发送手机短信将此条新闻推荐给朋友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每天得新款手机大奖!


发表评论】【时事论坛】【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广 告
  • join us!加盟一格
  • 大量二手车信息
  • 新世纪 新家园
  • 各类房屋招租
  • 各类特惠服务信息
  • 龙拓广告 诚聘英才
  • 分类广告刊登热线>>


     相关链接
    重庆汲取武隆山体滑坡教训 开展地质险情大排查(2001/05/31/ 16:05)
    重庆武隆地质灾害死难人数最终确认为79人(2001/05/08/ 21:14)
    重庆武隆“5-1”地质灾害抢险清理工作结束(2001/05/06/ 19:45)
    重庆武隆地质灾害没有影响国道319线通行(2001/05/06/ 13:08)
    重庆武隆山体滑坡 一居民楼被埋专题
     新浪推荐
    订阅手机短信头条新闻天天奖多款时尚手机!
    为漫画梦找一个家-漫画作家专栏闪亮登场!
    透视两性:男人的一夜性与女人的一夜情
    来星座频道解读命运密码 把握爱情脉搏!
    2001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指南-考生报考好帮手!
    订阅手机短信NASDAQ最新行情
    中国队第7次冲击世界杯
    谁是最美的新娘:网友婚纱靓照大比拼!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