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江淮晨报 > 新闻报道
 


“中华第一玉龙”-凌家滩遗址发掘前前后后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1日 04:47 江淮晨报

  在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间幽暗的房间里,随着保险柜的层层开启,记者终于目睹了含山凌家滩文物考古的重要成 果——被誉为“中华第一龙”的玉龙和一只展翅欲飞的玉鹰。细细观看,这只玉龙呈环状,首尾相接,龙身为鸡骨白,泛着微 绿,长4.2厘米,片片“龙鳞”,巧夺天工,两只龙角更是栩栩如生,尤其是一对“龙睛”圆睁,的确是画龙点睛的神来之 笔!而那只玉鹰,双翅凌空,两翼又似猪形,同时,鹰腹刻有很规整的圆圈,圆圈内镶嵌八角图案。据说出土时两翼还各放有 一枚玉?。文物专家告诉记者,凌家滩遗址发现祭坛一座,红烧土遗迹1处,墓葬44处,三次总计发掘面积1775平方米 ,共计出土石器、玉器、陶器等1200多件,其中玉器所占比例达50%以上。玉龙、玉鹰、玉勺、玉璧、玉八卦、玉龙凤 璜、玉双虎璜等极为罕见,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谈起凌家滩遗址的发现、发掘和整理情况,张敬国副研究 员感慨万千,思绪又跳回到12年前——挖坟坑挖出新石器时代遗址

  1987年的春季,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民给死去的亲人挖坟坑,准备土葬,掘开表层浮土时,一些黑不溜秋的陶 器露了出来,当地人认为这是先人的随葬品,带回家很不吉利,于是将这些坛坛罐罐打碎,远远抛开。这个消息像插了翅膀, 飞快传播开来。当地文化站站长李玉和认为此事非同寻常,迅速报告了含山县文物管理所,文管所立即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 了汇报。省考古所马上调集一批专家,奔赴含山。

  此时,正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专家们登上凌家滩墓地,极目远眺,沃野千里,一条裕溪河宛如玉带,贯穿而过,而墓 背后不远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山风景区。“这儿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略通《周易》的张敬国情不自禁地赞道。专家们立 即对现场进行了观测,发现十分干净,初步形成两种结论:一种认为是新石器时代的墓地;另一种认为可能是窖穴,因为没有 其他文化堆积,不像文化遗址。而张敬国根据多年的考古经验,调查周围环境,综合考察地势、地貌、地理位置等因素,确认 此处是新石器晚期的墓地。

  1987年6月,经省文物考古所批准,省文物考古队对凌家滩进行小规模试掘。当时,他们一行两人,扛着沉重的 工具箱,从太湖山下步行5公里,来到乡政府驻地,安顿下来。每天,他们携带铁锹、相机、铁铲、绘图纸等,到工地上干活 。1987年农历五月十五日,是张敬国一生难以忘却的日子。当天他们顾不上吃饭,从下午4点开始清理现场,并逐一编号 、照相、绘图和包装捆扎。那是一个彩霞满天的傍晚,突然,M4号墓葬里那位同伴惊喜地叫了出来,他们无比欣喜地发现: 一枚玉八卦露出了半个“身子”,发出如月亮般的柔光。他们轻轻拨开浮土,这枚埋在地下5300年的玉八卦重现天日,一 瞬间,光晕耀人,令两位考古专家惊叹不已!玉八卦美奂美轮

  至今,张敬国谈起当时的美妙感觉,仍余味未尽。他告诉记者,玉器出土时往往光泽明亮,含有一种蕴气,令人美不 胜收。因为玉汲取天地之精华,长年埋在地下,不见阳光,水分、养分都很充足,处于恒温状态,所以光彩夺目。但是,一旦 出土离开恒温环境,就会失去光泽,如同失血的病人,没有活泼泼的生命力!出土的这块玉八卦为长方形玉片,长11.4厘 米,宽8.3厘米,厚0.7厘米,玉身为牙黄色。玉片的中心刻有两个大小相套的圆圈,内圆里刻有方心八角图案,内外圆 之间有八条直线将其分割为八等份,每一份各刻有一个箭头,在外圆和玉片的四角之间,也有一个箭头:在玉片的边沿,各钻 有5个圆孔,在无凹边也钻有4个圆孔,有凹边的长边也钻有9个圆孔。出土时玉片夹在玉龟背甲和腹甲之间。当夜,队员们 忙到10点多钟才吃上热饭。

  张敬国副研究员介绍说,玉八卦的发现,反映了我国远古先民对日月星辰观察所获得的天文知识,《周易·等辞上》 :“易有两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玉片上图形的四方和八方,还与以上四方与八卦的概念相吻合。表明 玉片可能是原始无文字时的八卦图像,反映中华民族5300年前已有了八卦观念。

  此外,他们还发现了3件玉人。其中一件为男子赤脚像,以浅浮雕技法制成,体态比例匀称,身体魁伟,头戴圆冠, 冠上有尖顶,腰间系一条斜纹装饰的腰带,浓眉大眼,细腻的刀法显露出上唇的八字胡须,两耳饰有环孔,两臂上佩有环饰。 玉人形态庄重神秘,是我国最早的人体雕像,当时可能是人们崇拜的偶像。玉人的出现,表明人们由对物的崇拜转为对氏族首 领的崇拜,是人代表神意权力观念的确定。

  1987年第一次凌家滩考古共试掘4座墓葬,出土文物131件,其中90%是美奂美轮的玉器,这无疑向考古专 家传递了令人振奋的讯息!玉龙出土 天就放晴

  1987年11月,是个风和日丽的季节,省文物考古所派出一行6人的考古队,再次对凌家滩遗址进行挖掘,共发 掘15座墓葬,出土300多件珍品。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挖掘工作暂时中止。这期间,考古专家们的心一直悬着,他们 害怕文物贩子会将“黑手”伸向凌家滩。10年间,张敬国曾多次来到此地,说服当地群众自觉保护文物。该村程书记,原民 兵营长自觉地担当起此项重任,他经常夜间去巡视。

  1998年10月至12月间,省文物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从全省18个地、市(县)调集21名骨干学员,在现 场组织了全省首届田野考古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的水平基本达到国家田野考古业务的发掘标准,并参与凌家滩遗址的发掘 工作。开工前,更是约法三章:“不准穿皮鞋;不准吃瓜子;不准抽香烟。”这样,第三次发掘以凌家滩墓地为重点,同时还 对邻近的石头圩遗址和南丰坎遗址进行了发掘。当地政府对本次发掘给予大力支持。

  考古队无比惊喜地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祭祀遗址——凌家滩祭坛首次呈现在人们面前。祭坛位于凌家滩墓地 中心最高处,面积约600多平方米。祭坛由大小不一的石块、鹅卵石和粘土搅拌而成。祭坛自上而下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纯 净细腻的黄斑土,厚10~20厘米,系铺底之用;第二层是石块、石英、石黄沙和硅质岩类的小石子,厚20~50厘米, 夹杂大量类似胶土的灰白色粘合物,使这一层极为紧密坚硬;最上面一层用鹅卵石与粘土搅拌而成,中间夹有红烧土颗粒和少 量陶片,结构较为紧密。

  祭坛表面发现3处祭祀坑。祭坑均为长方形,坑壁和坑底用小石子铺成,较平整,与表面浑然一体。1号祭坑中出土 泥质灰陶2件,夹砂灰陶盆1件和夹砂红陶器盖1件,并发现一小段较细的禽骨(鸡一类的家禽),当为祭祀之用。

  在祭坛的东南角,还发现一片约40平方米的红烧土遗址,叠压在祭坛二层之上,中间包含较多红烧土块或颗粒。同 时,还发掘出1件石头琢磨而成的石制品,腹部扁圆,腹上有一头斜伸,颇似龟的形态,该器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并且红烧土 遗迹局部土质松软,颜色灰暗,似乎是长期焚烧所遗之灰土。

  最令人振奋的是44处墓葬中,随葬的大批精美玉器:玉璜、玉猪、玉勺、玉璧、玉管、玉镯、玉斧、玉铲、玉环、 玉龟、玉戈、圭形饰、玉扣饰、月牙饰、三角形玉片、玉喇叭形饰、玉宝塔饰等。张敬国副研究员还叙述了一件有趣的事:1 0月至12月初,“天公”一直“作美”,但唯独有天早晨,天空灰蒙蒙的,一会儿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将考古队员的头 发打湿。当时正是上午10点多钟,张敬国正在辅导其他探方的挖掘工作。突然,有人惊喜地大叫:“出龙了!出龙了!”他 立即奔过去,在M16号墓中玉龙“显身”!瞬间他惊呆了。当即意识到这是中国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因为以前我国的考古 发掘中有红山文化出土的玉猪龙,河南淮阳西水坡出土的蚌堆塑龙。这两种龙的形态与我们中华民族心目中的“龙”相差甚远 ,而凌家滩玉龙体现出中华龙的显著特征。顿时,酸甜苦辣的情绪涌上张敬国的心头。他将这条熠熠生辉的玉龙双手捧住,热 泪盈眶,真想好好地吻一下。当晚考古队特地开了瓶白酒,加餐来庆贺玉龙显身。事后联想到龙抬头必有雨的俗谚,他们感觉 很有意味。而玉龙出土后,天就放晴了。

  记者还欣赏了部分玉器:一条玛瑙斧,温润呈半透明状,中间夹杂暗红色和黑色珊瑚;一件玉环纯白无瑕,与近代玉 环相似;一件玉璜,长24.8厘米,为本次发现之最。望着这些美玉,你定会产生许多美妙的想法: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或怀瑾握玉等。我们的祖先赋予玉太多美好的意象!凌家滩遗址的无穷魅力

  凌家滩文化玉器,从出土那天起,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中外学者云集安徽进行学术交流,探讨凌家滩玉 器对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意义。

  根据出土文物所显示的独有特征,凌家滩文化起源于巢湖流域。在巢湖流域有丰富的软玉矿藏,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凌家滩处于巢湖流域密布的水陆交错带,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以水稻农业为主,开矿寻找玉石、放牧、打猎、捕鱼、伐木,使 凌家滩具备了多元性经济,纵横交错的河流和道路更有利于物资文化的交流,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

  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严文明、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原故宫博物院院长张仲培等著名考古专家亲临凌家滩考 察。他们认为这次较完整的发掘使我们全面了解凌家滩聚居群落的发展和演变,为探讨中国文明的形成提供极为重要的信息。 凌家滩文化早于良渚文化,晚于红山文化。凌家滩出土的玉器在制作思想、造型构思、工艺技术等方面表现出崭新观念,雕刻 精细,生动传神,构图严谨,布局对称,造型新颖,运用切、割、凿、挖、钻、雕、磨、抛光等技术,显示出古朴和神秘的美 。其制作和艺术开创了我国玉器文化的先河,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高峰。祭坛与玉礼器,代表当时社会的财富和权力, 是社会精神的支柱。大批的玉礼器,标志着社会礼仪制度的出现,也是中国文化的特有重要标志,表明巢湖流域也是中国文明 的发源地之一。

  目前,到遗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当地政府准备就地建立遗址博物馆,拉起铁丝网,对已发掘过的现场进行保护,以 使遗址原貌能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本报记者 戴小花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江淮晨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