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国家承认学历的民办高校为何没有北京学校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4日 17:59 北京晚报

  日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有关负责人在就招生与学历问题答记者问时说,“国家鼓励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学校,但不是 举办(民办)的学校都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和能颁发毕业证书。”不久前,有消息说,全国具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民办高 校共有25所,然而在这25所民办高校中,竟没有一所来自北京。

  后经记者向教育部计划司证实,“北京有一所,但被落掉了。”据了解,这所“被落掉”的学校是海淀走读大学。

  北京高校云集,师资雄厚,民办高校数量过百,虽然有一所入选,但似乎仍与北京的地位不相称。难道是北京的民办 高校办得不好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分别走访了北京的几所老牌民办高校和市教委有关人士。

  燕京华侨大学

  校舍条件不够格

  燕京华侨大学是北京惟一的一所华侨高等学校。建校15年来,该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856名,其中出国深造 的有416人,其余80%在涉外单位任职。1999年4月,该校连续第6年被命名为“首都文明单位标兵”,成为首都大 中小学校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作为首批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校,该校学生参加国家学历文凭考试的综合及格率年年超过 90%,连续9次居北京地区国家学历文凭考试试点校第一。

  说到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吴吟韶一脸无奈。“是校舍条件不够格拖了我们的后腿。”1993年, 燕京华侨大学曾被上报到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结果,评委会对该校的教学成果表示满意,但又认为该校校舍设 施差,不具备认定资格,因此被排除在外。

  吴校长说,很多民办高校在建校初期都没有自己的校舍,靠租借教室维持正常教学。他认为,评判学校好与差,硬件 条件固然重要,但教学成果同样不容忽视。然而在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时,校舍条件占了很大比重。外地一所新办的民 办大学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第二年就取得了国家承认的学历教育招生资格,“学校还没有毕业生,如何考察其办学水平?”

  1994年,燕京华侨大学再次申报学历招生资格,但仍因为“校舍不够条件”落选。一位教育部门的官员称,以燕 大当时的办学条件请海外人士来参加,“简直是给中国人丢脸”。此言至今仍令吴校长耿耿于怀,“我们没给中国人丢脸!” 相反,“正是由于我们艰苦办学的精神,打动了前来参观的华侨,他们至今已经为燕大捐款多达几千万元。从此,“伤了心” 的燕大不再热衷于获取学历招生资格,“通过参加学历文凭考试,我们的学生照样可拿到国家承认的文凭。”

  不过,令吴校长欣慰的是,燕大无校舍的局面即将成为历史,在市政府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燕大已征得建校用 地132亩,拟建校舍5万平方米,第一期37000平方米已经完工。

  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

  坚持不改校名

  走进坐落在海淀区的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2万平方米的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令记者眼前一亮,文、理、工、 贸、艺、医等专业齐全--无疑,这所科技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大学是颇具现代气息的。从1993年起,该校就成为北京市 首批试点国家文凭考试学校。建校14年来,在校生连续三年超过8000人,去年甚至超过了1万人,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民 办高校中都是不多见的。目前,该校自学考试平均及格率最高达到65%,文凭考试及格率最高达到61.42%。

  谈到学历资格问题,校长蒋淑云说,“不论硬件、软件,我们的水平并不差。”原来,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本来已 经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投票表决,不想却因校名不符合要求而拒之门外。按规定,由教育行政部门审批的教 育机构,未经国家批准,民办高校校名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字样。

  依蒋校长看,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是全校干部、教师辛辛苦苦创出来的牌子,目前,在国内外已享有一定知名度, 这是块“金字招牌”,如果说需要改校名才能承认学历,那么宁可保留校名。

  说到激动处,蒋校长流露出倔强的性格:“有人看不起民办高校,我不服。不是吹,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实用型人才 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学生通过学历文凭考试照样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我是泥腿子,但我这个农民种出来的蔬菜个个鲜 灵,人家爱买。”据蒋淑云校长透露,目前,她正计划再征一块地,继续把学校的规模做大。

  北京民办高校有希望

  市教委如是说

  看得出,北京的民办大学有些不服气,那么教育行政部门对此态度又如何呢?记者采访了市教委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 公室副主任陈继霞。她告诉记者,1993年,北京市教委曾推荐中华社会大学、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学和燕京华侨大学参加 全国高校设置评议。燕京华侨大学和中华社会大学都因校舍条件远远达不到要求,被撤了下来,最后只有中国科技经营管理大 学一所参加评议。在那次会上,该校通过了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的考核,只是因为校名不符合要求最终没能 过关。

  陈继霞分析,本来北京在教师队伍、办学环境、专业设置及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但惟独在硬件设置上,北京民 办高校普遍存在没有校舍或校舍条件差的不足。外地的学校虽然在软件上远不及北京,但发展迅速。因为地价低,再加上企业 介入,很多外地民办高校起点都非常高,能达到占地超过百亩,拥有3万平方米以上校舍的规模,不仅大并且设施齐全先进。 与外省市民办高校相比,北京民办高校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地价高,征地困难。据了解,目前,市教委正在研究吸收社会资 金投资教育的政策,比如充分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在征地方面、建校舍方面给予一定的鼓励政策等。

  据陈继霞介绍,现行的《成人教育设置暂行规定》早已过时,而新的规定还未出台。她说,目前,北京已经拥有几所 规模较大的民办高校,“硬件达标没问题”。

  陈继霞坦言,毕竟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对于民办高校,“确实不应过分苛求”,同时应该给予适 当的扶植政策。但另一方面,她也希望北京的民办高校领导思想能更开放一些,就像外地的一些学校,在获准国家承认学历资 格后,立即按要求变更校名,但原有校名还保留,一所学校挂两块牌子,实行“一校两制”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北京民办校

  还需开阔思路

  如此看来,硬件设施不达标成为北京部分民办高校难以取得国家学历招生资格的最大障碍。然而京城地贵,要想在繁 华的城区内征得百亩以上的土地绝非易事。而若想有大发展,只能跳出拥挤的市区,不妨到远郊区县去另谋发展。一位业内人 士称,到远郊区县办学大有前景,因为学习需要安静清新的环境,地处闹市虽然近便,但绝不是办学的最佳场合。学校搬远了 ,有人可能会担心交通问题。其实,京城已经具备了较完善的交通网,而且还在不断修路通车。如今,不少选址在远郊区县的 民办中小学就每周都有班车到城里接送学生,此法似乎也可借鉴效仿。试想百年前,如果清华、北大不是选在了远离京城只有 骑驴坐车才能到达的“荒郊野外”,哪里会有今天如此宏大的学校规模,哪还会有可供持续发展的空间?(本报记者郭强)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