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人才争夺直奔高校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6日 17:30 北京晚报

  尽管教育部在近日发出的《关于规范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的通知》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到高等 学校招聘毕业生的活动应安排在每年11月20日以后的休息日和节假日进行,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提前进校开展招聘活动。 ”清华、北大、复旦这些国内著名高校里还是热闹异常,只不过“××招聘会”变成了“诺基亚阳光计划”、“联想跨世纪寻 才”……跨国公司与国内IT产业的领军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想着法儿地走进了中国大学校园。

  诚邀人才

  大公司总裁亲自披挂上阵

  较早针对在校大学生发起大规模攻势的是诺基亚与爱立信这两个国际通信业巨头。前来中国参加《财富》论坛的 诺基亚总裁奥利拉与爱立信总裁柯德川几乎是同时在紧张的中国之行中抽出可观的时间,到清华与上海交大这一北一南两所中 国著名高校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奥利拉真诚地说,在他构想的未来移动信息社会,中国或许是诺基亚最重要的市场,要做真正 的中国公司的诺基亚诚邀中国优秀青年加盟;柯德川充满激情地讲:“人才本地化是爱立信的成功之本,爱立信要帮助中国通 讯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几天后,诺基亚宣布,到本月底将与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武汉大学等6所著名大学联合举行一系列包括科 技展示、科技论坛等四项内容的诺基亚阳光计划。爱立信则与上海交大正式签署了“爱立信奖学金备忘录”,在未来的三年内 每年为该校通信专业的优秀大学生提供奖学金和赴瑞典总部及各地分公司实习的机会。

  面对世界级大公司的人才争夺战,联想集团从更高的着眼点上与外企开始了抢滩夺阵。在10月9日由教育部全 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联想集团共同举办的“走向社会工程———联想跨世纪寻才”活动启动仪式上,集团董事长曾茂 朝郑重宣布:联想要以其在IT业十几年发展的经验,为教育界提供人才需求的各方面信息,从现在开始到2000年4月, 联想将在全国15个城市的18所高校中,建立高校人才资源档案;另有负责人透露,联想还有一个“三年走50个学校”, 建一个高校大人才库的更大计划。两天后,柳传志总裁亲率麾下几员干将“杀”到上海复旦大学,揭开总裁巡回演讲、优秀员 工与在校师生座谈的序幕。在辅以各种高科技手段的演讲会上,这位中国IT业的领军人物激情澎湃地呼唤:最后的竞争是人 才的竞争,联想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公司,柳传志是一个开明老头,到联想最好。

  争夺人才

  中国企业刻不容缓

  关心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人们,一定还清楚地记得去年11月发生在北京中关村那一幕撼人心魄的较量,短短 几天时间里,美国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宣布在北京成立国际语音技术研究组织;两天后,联想集团宣布成立联想中央研究院; 随后,微软集团宣布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国际、国内大型电脑企业纷纷树起“以最优秀人才占据科研制高点”的大旗。

  今天,相似的一幕再度上演,不过,这一次争夺的战场是整个中国大地,是国际、国内高科技企业对在校大学生 的争夺,是一次目光更远的人才战略。

  “联想的实力或许不能与那些跨国公司相提并论,但是联想一定要先迈出这一步。”在谈到斥资开展这项被业内 人士称为“公益性很强”的“跨世纪寻才”活动的初衷时,联想负责人说:“一方面,培养高新技术企业急需的高级管理和专 业人才不断给传统的高等教育方式提出新课题;另一方面,随着国内高级人才流失的愈演愈烈,对未来的高级管理、专业技术 人才的争夺也成为国内外企业尤其高新技术企业关注的焦点。全国重点高校的大学生作为跨世纪的人才资源,正处在‘人才养 成’和‘人才争夺’这两个问题的核心。不能不承认,国外企业在人才争夺方面已经比我们占了先机,如果真正要实现我国的 ‘技术创新’和‘科教兴国’,民族高新技术企业就必须在引导当代大学生素质养成和加强高校师生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了解方 面有所作为。”

  据了解,许多外资企业,为寻求高质量的中国技术人才,纷纷进入中国高校以多种方式挖取人才。仅清华、北大 两所大学的奖学金名单中,奔驰、通用电气、IBM、三星、摩托罗拉、宝洁等近百家国际知名大企业尽在其中。像这样以全 国重点高校为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吸引人才,也已经成为一些跨国公司的普遍做法,而国内企业却缺乏尝试。多年从事 学生就业管理工作的清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王志诚主任说:“总的说来,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重视 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企普遍很积极,比如宝洁公司,每年都要到清华做一次隆重的招聘咨询会,来自国内外二十几个部门的 主管都要亲临现场做有关演讲和介绍。种种宣传与合作活动虽然十分有利于他们,但不能否认,我们在提高教学针对性、开阔 学生视野上也借此得到了提高。从某种意义上说,外企窥视中国高校人才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国家的利益和祖国、民 族装进学生心中。”

  有教育学家指出,人才竞争的激烈已经使国际、国内大公司把目光投入到走进大学帮助大学生成才,教育部门应 该抓住这个机遇,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调整,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提高实践性与开放性,真正培养出适应现代高科技 激烈竞争的跨世纪人才。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