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评论:居民储蓄为何居高不下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6日 18:06 北京晚报

  昨天,全国各大媒体在显著位置上纷纷刊发了《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实施办法》。百姓对此十分关 注。近年来,尽管国家连续数次降低存贷款利息,但居民储蓄的热情并未降低,新增储蓄存款总额不降反升。我国储蓄出现背 反利率而快速增长的背后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人的储蓄热情与理论相悖。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1979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不到300亿元,19 98年底,达52368.8亿元,今年头3个月,全国新增储蓄存款高达4455.9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储蓄总额 的61.75%,增速比去年快了1.8%,但在此期间伴随的是储蓄的分流、拉动消费的呼声和国家的连续数次降低存贷款 利息。

  根据货币经济理论,当利率上升时,储蓄量会增加;反之,储蓄量减少。但事实却不是如此。这说明了还有其他 更重要的引发储蓄的原因。那么,我国储蓄出现背反利率而快速增长的背后到底说明了什么呢?

  居民收入提高。近两三年来中国经济稳步增长,人们的收入来源发生了由单一向多元的变化,居民货币收入的增 加是储蓄存款大幅度上升的根本原因。

  同时,收入分配向高收入阶层倾斜提高了储蓄倾向,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他们的储蓄倾向高且占了储蓄总额的大 部分,下调利率减少储蓄刺激消费的手段作用对于他们显得无力。

  不可预知的生活“风险”增加。我国处于改革阶段,人们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增多,需要人们牺牲当前消费来保证 未来消费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如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各项福利制度改革使过去由国家或集体负担的费用逐步转向由个人 负担或由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减少了居民预期收入。再如,分配就业制度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改革,所有制结构和 经济结构的调整及企业重组,使过去“正式工”的稳定递增的收入失去了稳定性,在这种因体制变迁所产生的强烈改革风险和 巨大心理压力下,人们在储蓄和消费之间更多地选择储蓄以应付大量增加的支出和不可预知的风险,导致储蓄背反利率产生快 速增长。

  20年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使我国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短缺时代”已基本结束,我国市场一方 面是低水平供给过剩,另一方面却是适应需求的有效供给短缺,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没能及时紧跟居民消费升级对供给提出的 新要求,迫使居民把本想消费的钱转为储蓄。

  投资渠道不足。一则在我国,人民群众有节俭的美德,投资意识不强烈,我国历来是储蓄较高的国家之一;二则 代表市场经济的金融市场也不发达,人们投资的渠道少,真正适合普通居民投资、最具吸引力的金融产品不多。

  储蓄情结。一是“为了存款而存款”。家有存款是美好生活的象征,尤其在农村;二是大多数居民储蓄的目的是 为了积小钱攒大钱,储蓄存款利率的高低变得无足轻重;三是中国人传统的投资心态,对于众多的工薪阶层和农村老百姓来说 ,黄金外汇市场、证券市场太过冒险,倒是“存取自由”的储蓄更迎合大众百姓“稳扎稳打”的投资心态,对储蓄存款的情有 独钟可谓是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居民储蓄并不完全受利率影响。

  人民银行一再降息,储蓄分流、拉动消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是增长过快,有点反常,储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应当基本相吻合。而我国的储 蓄增长率却在各种经济指标中鹤立鸡群、异军突起,以高于劳动生产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数倍的速度增长。10年来,储 蓄在GDP中占比从25.7%快速上升到61.9%,在各项存款中,储蓄来源于居民占比从37.9%上升到56.2% 。

  其次是来源与构成畸形。储蓄来源于居民收入用于现期消费后的结余,其增长速度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增幅和储蓄 倾向,但问题就在于这增加收入中,为了抵消前几年通货膨胀和近几年医疗、教育、房租、水电价格上涨对居民实物收入的侵 蚀,各行各业轮番增发货币工资予以补偿。从结构上看,收入分配向高收入阶层倾斜。

  因此,面对目前的高储蓄走势,我们应采取分析的态度对待。

  第一,稳住人们的心理预期,千方百计提高和稳定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努力扩大就业机会,要加快医疗养老保 险制度的建立,尽力减少居民的后顾之忧。

  第二,刺激消费需求。要针对城乡居民的消费特点、消费方式、消费需求和收入状况,制定相对应的鼓励性消费 政策,以削弱人们的持币预期,增强即期消费欲望。

  第三,优化供给。目前在我国相对过剩的供给中,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和低效供给,仅靠刺激需求是不能解决问题 的,应加快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转换与升级,实现消费升级。

  第四,经济政策要配套,要尽快出台实施有利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就业政策以及投资政策来互相配合,共同 作用,来实现减少储蓄、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第五,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目前应通过消费需求,制止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加强行业自律等,使价格尽快止跌反 弹,营造市场人气。

  此外,金融机构也要采取措施,在征收利息税后加强银行储蓄监管,早日出台存款实名制储蓄;加快利率市场化 的进程,加快银行结算业务电子化的步伐;利用疏导方式对个人金融资产结构进行调整,使储蓄存款中的部分资金能适当转化 为长期债务、各类保险等稳定性较强的金融资产形式。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