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世纪回顾与展望:人类能预测地震吗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13日 11:40 光明日报

  恐怖的地震灾难

  本世纪发生的大地震在世界地震史上写下了令人触目惊心、悲痛而难忘的一页: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发生8.3级大地震,大火燃烧,海啸涌起,引起的山崩埋葬了整整一个村的村民。 此后又出现陆龙卷,引起洪水泛滥,致使4万人丧生。东京36万多户房屋遭到毁灭,死亡和失踪者达14万多。

  1960年5月22日,智利8.5级大地震,引起了横扫太平洋的海啸,巨浪直驱日本,将大渔船掀上陆地的房顶 ,几千人丧生。

  1964年3月28日,美国阿拉斯加8.4级大地震,发生冰崩、山崩、海啸、泥喷,100多人丧生。

  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7.8级大地震,造成本世纪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幕:死亡242769人, 重伤164851人。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中国的宝岛台湾发生了近百年来规模最强的一次地震,震级高达7.6级,震波传递全 台,造成6000多间房屋倒塌,1700多人死亡,10万多人无家可归。

  据有关人士介绍,全世界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的地震18到19次,5到6级的地震数以百计。仅中国平均每年发 生的5级地震就有20-30次,5级以下则数以千计。地震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巨大灾难和损失,促使世界各国认识到开展地 震学研究、进行地震预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世纪的地震学研究和地震预测

  从本世纪60年代中叶起,世界各国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地震预报工作。经过30多年的努力,各国地震专家积累了大 量的前兆震例资料,在地震的长、中期预测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也越来越认识到地震预测远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发现了 ”原先没有发现的地震现象的复杂性。

  本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地球板块构造说为研究地震成因提供了理论基础。地震学家解释说,板块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的 基本成因。当岩石层因构造运动变形时,能量以弹性应变能的形式贮存在岩石中,直至在某一点累积的形变超过了岩石所能承 受的极限时就发生破裂,即产生地震断层。岩石破裂使贮存在岩石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引起大地震动。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学家们又研究出全世界大多数地震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其中全球80%的地震能量释放在 环太平洋地震带内,15%在欧亚地震带内,5%在海岭地震带。

  能否实现地震预测,一直是人类关心的焦点问题,是地球科学的宏伟研究目标。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 指出,目前主要有两种地震预测方法,一种是理论性方法:根据一定的理论模型,推导各种可能的前兆及不同前兆之间的关系 ,然后通过各种实践的检验来修改模型。但这种方法现在还很难对地震预报给出实用性指导。

  另一种方法是经验性方法,通过搜集地震震例,从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中提取地震发生的前兆信息并加以综合 ,总结出经验性规律推广应用于未来的地震。我国曾经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2月4日发生在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被 誉为地震科学史上的奇迹,用的就是这种经验性方法。

  从70年代中期以来,地震观测系统中大量采用了数字记录方式,从而使地震学的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飞跃。由于数 字记录地震仪具有记录频带宽、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大以及易于与计算机联机处理等优点,对于地震监测、研究以及防震减灾 具有重要意义,世界各国竞相发展数字地震观测系统。迄今,全世界已有大约440个数字地震台,我国现共有11个数字地 震台网,在地震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运用已获取的高质量的数字地震资料,地震学家们现在已经可以对地壳、地幔和地核的三维结构进行层析成像,由此 揭示地球内部的非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这对于阐明山脉和高原的隆升、沉积盆地的沉降、成矿规律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从宽频带、大动态范围和数字化地震观测资料,地震学家现在可以对地震破裂的时-空进程成像,由此发现地震破裂 不但在空间上是非均匀的,而且在时间上也是错综变化的;同时也观测到,地震的起始阶段对于紧接着发生的地震有着强烈的 影响,这对于地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人类至今对地震的震源环境所知不多,对地震前兆异常的机制不十分清楚,尚未建立依据充分、令人信服 的地震成因理论或模型,从而也就不能建立有效的监测方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对此指出,对于地震的发生及其预测,地震学家可谓知之甚多、不知之处亦甚 多。我国对1995年7月12日云南孟连中缅边境7.3级地震取得了长、中、短、临预报成功;但对1996年2月3日 云南丽江7.0级地震在有明确的中、短期预报的情况下,却未能做出临震预报。在美国,1989年10月17日加州北部 洛马普列塔6.9级地震、1992年6月28日兰德斯7.2级地震和1994年1月17日北岭6.9级地震都有不在地 震学家“安排好”的主断层上。在日本,等候多年的“东海大地震”到现在还没有发生,而1995年1月17日在日本地震 学家并未予以关注的兵库县南部却发生了7.2级地震。这些情况可以说是当前地震预测水平的真实写照。

  地震预测难在哪里?

  地震预测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究竟难在哪里?陈运泰院士对此解释说,地震不像台风和龙卷风那样可以跟踪监测 ;也不像火山喷发,火山喷发之前在火山活动地区一般都可观测到微震活动、地面倾斜等地壳形变的系统性变化及小规模的前 兆性喷发。迄今为止,地震学家尚未找到一种确定性的地震前兆,可以在所有大地震之前被无一例外地观测到;并且一旦出现 这种异常现象,必无一例外地发生大地震。相反,地震前兆的出现常因地而异,甚至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地震发生之前,地震前 兆现象也有很大差异。

  再者,由于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人们不能深入到地球内部在震源区安装观测装置,直接研究地震的成因。目前 最深的钻井是前苏联科拉半岛的超深钻井,达10千米;正在德捷边境附近进行的“德国大陆深钻计划”,预定钻探15千米 。然而这和地球半径6371米相比,不过是“皮毛”而已,而且这也解决不了直接对震源进行观测的问题。

  此外,虽然地球上每天都有地震发生,但不是每天都有大地震。大地震的复发时间比人的寿命和有现代仪器观测以来 的时间长得多,也限制了地震学在对现象的观测和对经验规律认知上的进展。地震学家只能利用在地球表面和距地球表面很浅 的地球内部的观测台网进行观测,而获取的资料是很不完整、很不充足、有时甚至是很不准确的。

  地震学研究的未来

  尽管实现地震预测有着诸多的困难,但地震学家们一直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着。陈院士指出,在科学上更深刻 地认识地震的本质,是未来世纪地震科学的发展方向,在这方面,新的观测技术和新理论是发展的重点。

  随着地震观测技术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记录地震的频带和动态范围,地震记录的分析解释等方面的工作都将会有新 进展。从空间角度对地球进行观测也将成为地震科学的一种新技术。全球通讯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使各国科学家可以迅速了解 全球各地的地震资料和经验,加快震例积累,促进经验性预报的发展。应用非线性科学中的理论、概念和方法,将会使地震预 测由目前纯经验方法向动力预测方法发展。

  可以预见,随着数量空前的高质量地震数据的迅速积累、实时处理和广泛深入的研究,随着地震学研究与大地测量及 其它地球物理观测研究的交叉渗透,人们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动力演化会取得更深入准确的认识。这一切必将会使对 地震成因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使前兆监测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和实验探测基础之上,从而最终实现对地震的科学预测。薄洁萍


相关报道: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赴台巡演并向灾区捐款
相关报道: 台湾今晨再次发生有感地震
相关报道: 一只猫在台湾地震废墟中生存11个星期
相关报道: 台又发生有感地震 震央在宜兰市东部

相关专题:台湾大地震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