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
![]() |
本报雪龙船9月9日电(特派记者 张岳庚) 黄浦江水远没有北冰洋的纯清。但今天下午4时30分,当雪龙 船靠上码头的那一时刻,我依然强烈感受到了故乡热土的亲切。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上海市副市长周禹鹏,以及500多 位各界人士和队员家属,聚集在新华码头,为考察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7月1日从上海出发,历时71天,全部行程14180海里,圆满 完成了预定的三大科考任务。其间经历了首战楚科奇海、重返白令海、二进北冰洋、前往加拿大、三进冰区等5个阶段。队员 们发扬“爱国、拼搏、协作、创新”的极地精神,克服了多雾、浮冰、海流、风浪等多重困难。 此次雪龙船首航北冰洋,其航行到北纬75度30分、西经160度附近,创造了我国航海史上的最北记录,其 中冰区连续航行2000多海里;考察队在北纬75度附近建立了联合冰站,在面临冰裂的情况下,进行了长达7天的海-冰 -气-生物综合观测;部分队员还飞抵北纬77度18分进行了作业,是为此行的最北点。 科学家们获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样品、数据和资料,根据初步分析,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如探测到北极上空蒙盖 着一层厚厚的逆温层,这层“棉被”远比想象中的要厚,且具有屏障作用;首次确认了“气候北极”的范围,即从7到8月间 在北纬74度到76度之间摆动;探测到北极地区对流层偏高,从而证实作业期间北极地区已经进入夏季,这对研究我国季节 变化和气候变化都有重要意义;认定楚科奇海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区等。航海期间,有些科学家的论文摘要就已被 国际学术会议所接纳。 此行中,我国在极地首次携带使用了民用直升机,共起飞78架次,飞行近50小时,运送货物4500公斤, 运送人数571人次。驾驶人员表现了精湛的飞行技术。 今天的新华港区装扮一新。400面彩旗迎风招展,16只巨大的气球舒缓摇曳。亲人们的目光,深情而火辣。 军乐队,则诠释着梦想与光荣。但最令我感动的,是近17时,当少先队员向30名考察队员代表献上鲜花的时候,1999 只彩色气球簇拥着飞向蓝天。 历史应该记住这一时刻。因为正是在世纪末的这一天,作为中国政府组织的首次北考,曲终人散。但中国人对北 极的关注,则将从这里步入下一个世纪。
|
|||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