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新闻报道
 


分析:中欧入世谈判为何如此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05月19日18:55 新浪财经

  去年11月,中国持续多年的入世努力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中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达成了双边协议。这样,紧随其后的欧盟就成了尚未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最重要的世贸组织成员。中欧之间的谈判也随之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很多人看来,同美国达成协议,意味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基本大功告成。中欧谈判应该不会比中美还要困难。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中国同欧盟的谈判却进行的异常艰难和吃力。

  5月16日,中欧在经过5天的艰难谈判终于签署了协议。那么,为什么中欧谈判如此艰难呢?行内人士透露,谈判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欧盟要价比美国还高。

  欧洲同美国在政治上经常合作,但在经济上却是毫无疑问的冤家对头。欧盟在得知中美达成协议后,恐怕最初的想法就是绝不轻松签定协议。人们还记得,去年11月当中美达成协议之后,欧盟立即表示,中美谈判取得的这一成果只涵盖了欧盟要与中国谈判的80%的内容,还有20%的议题需要欧盟自己来谈。

  这20%的“欧洲特殊利益”指的是什么呢?经过几个回合的“交手”,现在人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了。原来,欧盟认为它在电信业以及保险业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因此要求中国在这些领域作出更大的让步,以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在移动电话方面,目前欧盟公司已占据90%的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当然是爱立信和诺基亚。拉米明确表示,他希望“中国在欧洲人比美国人有优势的领域将市场开放得更大一些”。具体而言,欧盟要求欧洲各大电信公司能够在中国电信公司中享有控股权,即持有51%的股份。同样,欧洲保险公司在中国合资企业中拥有50%以上的股份。欧盟的所有这些要求均超过了中国对美国所作出的让步。根据中美协议,外国公司在中国电信公司中的持股率为49%,在人寿保险业合资企业中外国资本最高不得超过50%。

  除此之外,欧盟还希望中国降低对欧洲的一些重要产品,如酒类、化妆品、工业设备、奢侈品以及汽车等的进口关税。欧盟希望中国将从欧盟进口的汽车的关税降低到17.5%,比中国同美国达成的协议中规定的25%还要低。总之,欧盟要价过高是导致中欧谈判既费时又费力的最根本原因。

  另外,中欧谈判并不同于中美谈判,因为欧盟是众多欧洲国家组成的一个集体,各国不同的利益都要在协议中得以体现。也就是说,中欧入世谈判实际上是一种单边对多边的谈判。虽然中国在谈判桌前面对的是欧盟贸易委员,但他所代表的并非某个或某几个欧盟大国,而是欧盟所有的15个成员国,这就要求欧盟贸易代表团需要就各国的具体问题与中国展开谈判。如英国要求降低杜松子酒的进口关税,法国要求降低化妆品进口关税,意大利则要求降低皮革产品的关税。国家多,问题多,欧盟要采取一个灵活的谈判策略显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是导致中欧谈判缓慢和艰难的另一个原因。

  中欧谈判步履维艰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在中欧谈判中,欧盟始终认为中国并没有给欧洲以足够的重视,因此不时表现出一些情绪化的东西。法国《论坛报》就曾抱怨说,中国曾向欧盟表示同美国签署协议是中国的工作重点,这一协议应当在同欧洲进行谈判之前签署。文章接着说,后来,在11月15日同美国达成协议之后,中国谈判者所表现出来的不着急同欧洲开始对话的态度曾一度使人感到,中国方面认为同欧盟达成协议只是一个简单的行政程序问题。归根结底,这就是欧洲的大欧洲主义作怪,给中欧谈判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中欧谈判开始之后,欧盟又不断放出风来,说它没有时间的压力,不会仓促达成协议。并一再强调,一项好的协议比一项早早达成的协议更重要。欧盟之所以摆出一副不慌不忙的样子,一方面也许它确实预料到了谈判的困难,但另一方面,欧盟显然希望借此“难得机会”,向中方传递一个信息,即中国要想加入世贸组织,不仅需要美国的支持,欧盟的支持同样重要。众所周知,近年来欧盟一直致力于扩大其在中国的影响。这一点在欧盟对华政策的每个文件中都表达的非常清楚。显然,在欧盟看来,这一次入世谈判可谓是天赐良机。欧盟正好可以借机好好让中国人认识一下它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欧盟的目的不外乎两点:一是争取最大的经济和贸易利益,一是捞取最大的政治资本。在中欧双方均作出一定的让步之后,欧盟终于同中国达成了一项同样是“双赢”的贸易协定,为中国在年内顺利加入WTO铺平了道路。





相关报道:中新社综述:中欧经贸关系迈向新纪元
          分析:中欧达成协议后中国入世是否还会遇到麻烦
          中新社短评:中国“入世”指日可待
          新闻背景:中国与欧盟关系大事记

相关专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欢迎下载信息即时传送软件-新浪点点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