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新闻报道
 


西部大开发:瞄准战略目标 各有特色高招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9日 16:02 北京晚报

  西部大开发与改革开放前的几次“西进”有什么不同?与80年代的沿海发展战略有什么不一样?本报“西进战略” 行动记者在西部地区采访中深切地感悟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的转移和各省、市、自治区特色鲜明的规划举措。真可谓“瞄准 一个共同目标、各村有各村的高招”---

  眼睛别盯着国家钱兜

  在贵州采访,省计委经济学者卓信宁谈起西部大开发的战略目标转移时说:目前,西部大开发与五六十年代的大开发 不同,不是国家推动型的外源开发,而是自我成长型的内源开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从主要服务东部的目标转向“ 富民兴区”,通过自身努力、国家适当扶持和东部的援助,实现西部社会经济的振兴,使西部人民与东部一样尽快走上富裕之 路。

  经历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非国家预算投资的份额已占到很大的比重。决定区域发展的主要 因素已不可能是国家投资,而在于地区投资环境对社会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那种把西部大开发寄希望于国家的大规模投资, 显然已不切实际,必须改变“等、靠、要”的依赖思想。

  对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的话更直截了当:西部大开发,国家是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但从西部地区 本身来讲,不能把眼睛盯着国家的钱兜而依赖国家的投资搞建设。

  资源本身不是财富

  在新疆采访,记者听到了一个挺新鲜的说法---资源本身不是财富。新疆社科院一位研究员给记者讲了这样一段往 事:新疆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和高产优质的棉花。新疆过去曾提出了“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制订了两个3000万的 目标,一是使新疆的石油加工能力达到3000万吨,建设中国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另一个是使新疆的棉花产量达到300 0万担,建设中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没想到的是,受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计划的石油化工项目只有少数落实,多数没 能上马;而棉花虽然达到了3000万担的产量,由于棉花大幅降价,也没有显示出对经济计划的拉动作用。这“一黑一白” 计划的受挫,使新疆人认识到,资源本身并不是财富,资源必须成功地与市场结合起来,才能给西部带来富裕的希望。

  我们今后要在西部大开发中围绕市场做文章。新疆计委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是立足市场,有什么市场(包括国内和 国外)就开发什么资源。二是开放市场,通过开放资源、开放市场换取资金和技术,争取经济总量的增长。三是创造市场,通 过特殊的政策性措施,提高国内外客商在新疆投资的综合效益。

  争当高科技“领头羊”

  西部大开发科技为先导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记者在成都科委获悉,成都推出了对高科技有贡献人员给予高待遇的一系 列举措。鼓励科技人才和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成都将两年评选、奖励一次,每人一次性奖金高达40万元。

  此外,四川省于近日决定:推出“五大联盟”。这是一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新思路,即:“企业+高校+院所”。 四川将促进长虹电子集团与电子科大等的产、学、研的大联盟。四川是高等院校集中的省份,中央各部委下属的科研院所不但 数量多而且基础雄厚。四川就是要利用科技优势大力开发本土科技资源,实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举措。

  西部大开发,科技为先导,陕西同样占有很大的优势。

  记者在陕西省采访时获悉:科技优势是陕西走上西部开发大舞台的一张最硬的“王牌”,陕西决心要抓住这难得的机 遇,把这张“王牌”用好,打足。

  陕西是一个科技大省,特别是省会西安,大专院校密集、科研院所集中,在开发西部“高科技上马”的落实之中更具 优势。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率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教育产业的有利条件。陕西正抓紧组织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重大技 术引进项目,发展一批市场容量大、技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提供利税多的拳头产品,鼓励发展民用航空航天、核能等主导 产业和民用爆破器材,对环保、航空、通讯、新材料、计算机等高科技产品应大力扶持。成立以西安、宝鸡、杨凌等国家级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

  建起绿色国际大通道

  面对大开发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云南省省长李嘉庭指出,要把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 国连结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

  利用现代科技,重点发展少污染、无污染的企业,在所有行业中加强环境保护是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一个重要措施。

  据云南省旅游局刘平局长介绍,原来人们总认为云南旅游资源丰富,比其他省优势明显,其实这只是地区比较优势。 刘局长认为,要变这种地区比较优势为地区竞争优势。目前,该省已经重点发展了五大线路的旅游资源,突出地区特点,避免 重复建设,使游人在云南各地总能有不同的感受。

  云南省同样在用这个思路开发澜沧江,使那里丰富的水力资源和航运资源得到充分开发,让云南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 、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用草和树换粮值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退粮还草还树”已成为西部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

  在内蒙古乌盟化德县朝阳乡,记者见到了农民杨得高。他告诉记者,在1995年前,他一家四口种着30多亩地, 日子过得却并不富裕。没想到种草倒种出了门道。到了老杨家的草场时,虽是早春,地还没彻底化冻,但仍可想见牧草青青时 的茂盛景象。他说:刚开始退耕还草那阵,他心里还真打鼓,庄户人不种地,靠种草还能发家吗?然而,种草使老杨改变了贫 困状况。现在,他承包的50亩草场放养着300多只羊,靠出栏活羊、卖饲料,每年能收入1万多元。老杨说:“又保护环 境,又能赚钱,用草换粮值得。”

  据了解,新疆已决定采取措施,3年之内每年退耕还林100万亩;甘肃、宁夏、四川等省区也在退耕还林还树方面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赴西部记者:侯振威杜新达冯雨龙露沈沣




相关报道: 西部大开发区向开发区取经
相关报道: 代表、学者共话西部开发
相关报道: 云南代表对西部大开发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关报道: 广东指出西部开发热中东部不能“冷落”自己

相关专题:西部大开发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北京晚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