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广州日报 > 新闻报道
 


消费信贷城里城外左右为难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9日 17:13 广州日报

  目前,我国消费信贷占贷款规模的比例只有1%,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20%到30%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今大规模开展的消费信贷却大有摆席容易请客难的架式。原本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何以最后演变为只有银行、商家扭在一 块唱“独角戏”,成了他们一厢情愿地鼓与呼呢?何以消费者有超前消费的意欲却不见诸实际行动呢?

  农村人先吃螃蟹顺德消费信贷独步一时

  这似乎构成一种反讽:目下正在广州城里大张旗鼓地推进的相对超前的个人消费信贷,曾在消费意识和能力相对薄弱 的农村地区独步一时。

  几年前,顺德有一农户的两个女儿在同一年的高考中金榜题名。但按这个家庭的经济能力,只可供一个女儿上大学。 家长为此犯了难:两个千金,手心手背都是肉,难作割舍;再说,能考上大学殊为不易,放弃了十分可惜。焦虑万分的家长于 是向管理区书记求助,管理区书记建议他们不妨找农行试试,看能否取得贷款。顺德农行的决策者们经过研究,当即拍板,给 予贷款助学,所贷的款项待其毕业后分期偿还,并只收取最低利息。当这位家长拿到学费时,一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件小事触动了顺德农行决策者的神经,之后作的一番市场调查,更坚定了他们在顺德农村拓展消费信贷领域的信心 。不久,包括自住房、装修、交通工具、通讯器材、家电产品、教育、旅游等项目的“乐悠然”消费信贷套餐应运而生。

  七年过去,如今顺德农行已经形成了分布全市65家特约商户、130个房地产楼盘以及三大汽车销售公司的庞大消 费信贷网络,贷款金额已达8亿元。

  “周身债怎好娶媳妇?”农民兄弟传统消费观制约消费行为

  然而,一位金融行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顺德的情况有其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特殊背景,别的农村地区很难以此作参 照。

  事实也的确如此。曾经有一位信贷员问一位老农“贷点款把房子翻盖一下好不好?”老农连忙摇头:“要让人知道我 有贷款,儿子可怎么娶媳妇?”

  这位老农的想法在当今的农村有着相当的代表性,传统的消费观极大地制约着消费信贷的推进步伐。中国农民历来遵 循“先吃苦后享受”、“多积蓄少消费”的消费准则,攒钱养老、防病、建房子、供子女上学和嫁娶、给子女积攒“家产”等 等观念根深蒂固。“挣多少花多少”的消费行为对他们而言就是“败家子”所为,“未挣先花”更是“大逆不道”,超前消费 意识距离他们还很遥远。

  实际上,农民兄弟也有消费的欲望和冲动,但现实的客观因素削弱了他们正处于朦胧状态的消费意识。一般而言,农 民是无力享受高消费的,而高消费恰恰是消费信贷赖以存在的基础。近年农民的收入水平没有实质性增长,作为农村居民最大 后顾之忧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迫使他们花起钱来十分“斤斤计较”。戴上了镣铐又如何能跳舞 ?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

  目前不少农村的消费环境还比较差,供水、 供电等问题没有解决好,也成了消费信贷的拦路虎。没有水全自动洗衣 机就“自动”不起来,每度两元的电价也使洗衣机、冰箱、电视机等处于“买来给人看”的状态。

  消费信贷是“早产儿”?消费信贷没经太多铺垫就被催生

  有人认为,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消费信贷其实都是个“早产儿”。面对低迷的消费市场,大量积压的产品,不断高 攀的储蓄额,国家和企业都沉不住气了,消费信贷就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没有经太多铺垫就被催生了。

  据分析,消费信贷之所以在城市里“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原因自然与农村的情况有许多近似的,比如,消费 观念的制约,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低估,等等。虽然城里人要比农村人的消费意识超前一些,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们中的大 多数对于负债消费尚未能接受,对于借钱消费仍缺乏现代意识。

  但最主要的恐怕还是老百姓对未来的担心。尽管城里人的经济承受能力相对来说要比农村人强一些,但前者所面对的 压力却比后者要大得多。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住房、医疗、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措施出台,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还不 是很健全,大多数百姓对于消费预期支出不明确,对收入增加的信心不强,尽管银行利率一降再降,消费者还是捂紧了自己的 钱袋。道理洞若观火:收入预期不高又没有保证,老百姓如何会寅吃卯粮,让子孙来还债呢?

  此外,我国的信贷消费起步较晚,推广时间短,经验不成熟;我国正处于从生产信贷向消费信贷的逐步过渡时期,消 费信贷难免有诸多不完善之处,贷款成数、期限、利率、范围等条件与人们的期望值仍有差距;由于个人信用制度尚未建立起 来,银行开办这一业务时手续过于繁琐,等等,这些因素也令市民望而却步。

  有关人士认为,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消费信贷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对消费者个人信用的评估体系之前,信用消 费充其量只能作为一种促销、服务手段,对其在刺激、扩大消费方面不宜寄望太高。对消费者而言,也仅是多了一种消费选择 而已。不过,话说回来,许多事情并不是要等到条件成熟了才可推进的,即便是“早产儿”,只要假以时日,悉心呵护,总有 茁壮成人的一天。

  城里人叫好不叫座广州九成人近期无贷款计划

  农村消费信贷暂时难成气候是铁定的事实,当银行将目光放回城市时,以为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于是,各家银行在城 市的大众消费领域里竞相逐鹿,以图分占一杯羹。

  迄今,各家银行推出的消费信贷品种逐渐多起来:除早前已开展的住房、汽车按揭外,个人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教 育助学贷款、家居装修贷款、旅游贷款等林林总总的消费信贷品种也相继问世,让人一时眼花缭乱。

  然而,消费信贷并没有像当初银行和商家期望的那样蓬蓬勃勃地火起来。今年6月1日推出的“旅游度假贷款”业务 ,两个月过去了,旅行社未收到一个游客的申请,银行也未能发出一笔贷款,时至今日响应者仍寥寥;广州百货大厦自与银行 合作推出消费信贷以来,只办理过一宗消费信贷,贷款金额只有区区几千元;某银行自开办消费信贷业务后,曾雄心勃勃欲大 展拳脚一番,但几个月下来,贷出的金额仅300多万元,若以广州人口600万计算,人均仅为0.5元,这无疑是沧海一 粟。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最近对530多名有独立经济能力的市民进行的调查也印证了这种结果:近六成的市民对消费 信贷表示接受,但计划近期向银行贷款消费的却不足一成。

  银行欲进又止每百名农民仅贷出十万元不及城里一笔

  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无疑是一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各家银行都想染指,可又都欲进又止。

  究其原因,不外是:农民难以拿出合适的抵押担保。按法律规定,农民的宅基地不能抵押、转让,其它财产也难于实 现;大多数农民没有稳定的较高的预期收入,贷款难于按期收回;消费信贷所需的环境不健全。如财产保险、拍卖市场、财产 评估等;业务量太少。据基层信贷人员估计,如果开办农民消费信贷,每百名农民也只能贷出10万元贷款,不及城市一笔业 务,还要办理多笔手续,劳动量大,管理困难。

  本报记者 冯镜明 通讯员 蒲觉敏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广州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