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观点:好事难做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0日 04:36 中国青年报

  好人与好事,是相关联又相区别的两个概念。做好事的未必全称得上好人;但一点好事不做,还说是好人,就只 能是自我标榜。伟人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时至今日,不仅好人难做,而且做好事也不容易了 。

  见义勇为者被误解的事太多,已司空见惯,提不起谈论的兴趣,这里且说发生在文艺界的一个现象。近来,作家 金庸、池莉、刘醒龙分别以一元钱的价格或者无偿转让自己某部作品的改编权,在一般人眼里,这样的事既不违法,又支持了 并不景气的影视艺术,可称得上是好事。但这只是一般人的看法,有些人却不这么看。

  他们首先得问一问这样做的“动机”。追问事情背后的“动机”,是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不触及别人的灵魂决不 罢休。那么,这一次的“动机”是什么呢?有人说刘醒龙等人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因此“可能有意识地以此种方式 进行炒作”。也有人认为这是文学在寻求与其他姊妹艺术“联姻”,因为文学和作家在视听艺术的冲击下有了“被冷落感”。

  为“提高知名度”而“炒作”当然有沽名钓誉之嫌;出于“被冷落感”而以一元钱出让改编权,又有自轻自贱的 成分在里边。这样一来,纵然称不上坏事,也颇令人痛心。当事人如果站出来为自己的“动机”辩解,当然还有“炒作”的嫌 疑;如果三缄其口,则“动机”恐怕又会被认为是底气不足。一件很平常的事,被人说出这么多“玄机”,在旁观者固然长了 学问,于当事人却不免有些毛骨悚然。

  还有更厉害的,据说此举有“廉价倾销”之嫌,因此有碍于正当竞争。比如金庸,几乎妇孺皆知,借此“提高知 名度”是说不上的,但“一个财大气粗的商人以一元钱的价格卖掉了价值一万元的商品,那些苦苦挣扎的中小商人还怎么做生 意呢”?这一问极其有力,因为它代表着“苦苦挣扎的中小商人”,看来是要少数的金庸们对多数的“中小商人”的饭碗负责 。但嘴上说说不管用,应当拿起法律武器予以制止,可惜又找不到法律依据,只好急得团团转。既然作家和商人可以类比,则 文学作品自然也可以批量生产,否则,所谓“廉价倾销”又从何说起?

  和“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相比,金庸们所受的委屈或许算不了什么。义务为群众做好事,是雷 锋精神的重要内涵,但据“有识之士”说如果用这种方式教育群众,那么,“每培养出一名做好事的人,必然同时培养出几十 名拣便宜的人”。义务为别人做好事竟然还有如此后果,真是始料未及。为避免被人拷问灵魂、追究罪责,热心做好事的人似 乎只有袖起手来,最好连嘴巴也闭上,天下才可以太平。可见好事难做,难在价值观念多元,人们从不同的视角看去,传统意 义上的好事也就有了完全不同的含义。滕朝阳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