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贺兰山发现罕见大型塔群遗址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2日 10:02 光明日报

  本报讯:在著名的贺兰山拜寺口双塔西侧不足百米远的山坡上,如今又有惊人的新发现:50余座被土石掩埋数 百年的塔基重见天日,近百个精制塔模、小佛像和少量骨灰、尚未烧透的人骨从中出土,塔基外包白灰上的彩绘至今仍色彩鲜 艳。如此大型塔群遗址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史上十分罕见。

  正在现场进行遗址清理的宁夏考古所副所长杜玉冰副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初步清理了3000多平方米,发现 塔基51座。她指着一处残高尚有四五十厘米的塔基介绍说,这座佛塔基座呈十字刹角形,底层约有20个角。当然,也有的 底座呈八角形。底座有砖砌的,也有土筑的。不论是砖砌还是土筑,外面都包有约2厘米厚的白灰,白灰外面都有彩绘。彩绘 图案有的线条流畅美观,有的则简单粗糙,有的底座抹有两层白灰,留下了后来维修的痕迹,所用颜料也各呈异彩。佛塔排列 并无规律可循,高低错落,横竖均不成排:有的先建一个平台,然后再在平台上建塔;有的则先建一个小方城,再将塔建在方 城内。杜玉冰计算了一处方城遗迹明显的遗址。只见这座方城约有六七十平方米,墙尚有40厘米高,每块石头搭配衔接得恰 到好处。石墙约有半米厚,每块石头的石面朝向院墙内的都光滑平整,显然是精心施工的杰作。从现场观察,多数塔基都有几 十厘米高,而且是逐级向上收分的。杜玉冰据此分析,现在发现的塔群原塔塔高一般都应在5米以上,有的可能高达10米。 如此之多的塔群位于塔高均在30米以上的拜寺口双塔之侧,当时该是一种多么壮观的景象啊!

  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也颇为引人注目。贺兰县文管所负责人董光宇告诉记者:“许多塔基中都发现了小巧精制的塔 模。有发现5个的,有发现7个的,最多的发现9个。”这些塔模上部约呈圆锥状,大的有三四十厘米高,底座直径约有25 厘米左右,有的上面还有彩绘,而小的只有成人拳头大小。考古人员从已破裂的塔模中发现有灰状粉末,有人认为可能是骨灰 。这些塔模在塔中一般都集中存放,有的塔模原是放在一个小木箱中的,只是由于年代久远,木箱已朽了,让人难以分辨其原 貌。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考古人员在不少塔基中还发现了少量骨灰和尚未烧透的人骨骨片。杜玉冰等人据此推断,这处规模宏 大的塔群可能是墓塔。

  那么,这些墓塔建于何时?考古人员根据彩绘的变化和墓塔排列毫无规律等现象分析,墓塔修建肯定不在同一时 间。遗址中出土的一块带有两个西夏文文字的青砖和4枚古钱币可为塔群断代提供重要佐证。这4枚古钱币中除一枚开元通宝 、一枚绍圣通宝外,另两枚正是西夏文钱币。专业人员据此考证,这处塔群的修建年代可能在西夏盛期至元代早期之间。

  据宋《续高僧传》等文献记载,早在五代残唐时期,贺兰山中就有著名寺庙并有新罗(今韩国)、回纥僧人远道 而来结舍坐禅研修佛法。笃信佛教的西夏政权首脑在背宋自立建国之前曾去五台山朝拜过,拥兵自立后不便前往,便在自己统 治区域内的贺兰山修建了另一座五台山禅院。《西夏纪事本末》中所载的“西夏地形图”上,专门标有贺兰山五台山寺。那么 ,西夏时期著名的五台山寺究竟在哪里?对这个历史疑问,当代专家考证后认为,拜寺口双塔及寺庙就是当年的五台山寺庙群 的组成部分,而且处于中心地位。这次西夏塔群遗址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专家的判断。

  考古人员还在遗址中清理出泥塑小佛、菩萨像、琉璃塔刹座、琉璃构件、瓷片等物,尽管多数已残破不堪,但仍 不失其文物价值。

  据介绍,如此大规模塔群遗址的发现,在我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而如此规模的塔群在我国也不多见。遗址的发 现,对研究西夏寺庙、墓塔建筑,研究藏传佛教与西夏文化的传播和演变,研究西夏政治、经济、历史都有很高的价值。

  这一塔群究竟建于何时?毁于何时?因何而毁?“塔主”姓甚名谁?所有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发现、清理和研 究。

  庄电一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