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专访: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谈中法关系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6日 09:57 来稿

  五年前,法国曾是江泽民出任国家元首后出访的第一个西方大国。五年后的今天,江主席再度访问法国。法国舆论高 度关注这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访问。中国驻法大使吴建民,日前接受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王双泉的独家专访,从这次江主席访法 谈起,评析世纪之交中法关系发展的现状和前景,阐述对当前一些国际热点问题的看法。

  记者(以下简称问):从法国方面的礼宾安排看,这次访问不仅很有特色,而且也是法国接待外国元首来访中少有的 。请您介绍一下这次访问的特点?

  吴大使(以下简称答):此次江主席第二次访问法国,与前次相比,背景和安排都不同。这次访问分为两段,江主席 先是作为希拉克总统的客人,到里昂以及希拉克总统的家乡进行非正式访问,尔后再到巴黎做国事访问,进行一系列正式会谈 、会晤,与希拉克总统共同会见记者等。自1995年希拉克担任法国总统以来,这是他第一次把一位外国元首请到自己家乡 访问。这一安排,一是反映出法国对推进对华关系的重视,另一是体现中法两国领导人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问:用法国总统府一位高级外交顾问的话说,"要营造两国领导人之间的亲密气氛"。法国方面也很注意,这是江主 席第一次再度正式访问一个西方大国。

  答:近些年中法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很好。如果两国关系是一般化的话,相信就不会有这样的安排。此外,值得一提的 是,江主席和希拉克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两位领导人经常有信件往来,就国际和双边关系的重大问题交换看法。

  问:有评论说,江主席此次到访,表明中国加强与欧洲的关系,是寻求一种平衡。您如何看待大国间的这种互动关系 ?

  答:应该说,冷战结束后,旧的两极体制终结,国际格局正经历一种调整,世界面临的选择是走向一个由一个国家说 了算的单极世界,还是走向一个更加平衡的多极世界。建立这样一个世界,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在这一背景下,大国之间的 关系也经历着变化,增加彼此往来是非常重要的。人们还看到,冷战后大国之间、首脑之间的直接交往异常频繁,这一点大大 超过冷战期间。回顾一下便可以看到,冷战后期,美苏两国领导人的接触比较频繁,但其他国家则不然,远不如现在。而且当 前一系列的国际多边机构也提供了这种交往的机制,比如APEC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欧亚首脑会议也形成了两年 一度的机制等等,这些都增加了各国领导人之间的磋商和交往。

  从中法双边关系的角度看,高层互访和交往也极大地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中法两国1964年建交,1973年 法国总统(蓬皮杜)首次访华,我国领导人邓小平1975年访法。在八十年代,中国国家主席、政府总理也曾先后访法。冷 战结束后,江主席于1994年首次访法,1997年希拉克总统访问中国;去年间,两国总理也实现了互访。这次江主席第 二次访问法国。这一频繁的程度,足以说明两国关系的良好现状。

  问:冷战结束后,法国也曾有一种说法,认为中法关系不如过去那么重要。科索沃战争后,也有人认为,中法之间的 共同语言在减少。在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今天,您如何看待中法之间的共同语言?

  答:从我到任近一年的感受看,冷战后,世界进入一个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其间,中法双方的共同点在加大,合 作机遇也在增加。我感受最深的有两个方面。第一,中法在未来国际格局发展的大问题上有着相近的看法。这次江主席访法期 间,两国首脑将围绕这一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归根结底要回答一个问题,在下个世纪,人类将要构筑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是要一个"单极世界",还是要一个"多极世界"?在这个大问题上,中法的立场是一致的。法国领导人多次重申,主张建立 一个多极世界。法国外长韦德里纳用一句话概括法国外交的总体目的,那就是确保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多极的,而不是单极的。 第二,法国这个民族是酷爱独立、自由的,法国人做事"敢为天下先"。比如,1964年法国是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中国建 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际,这体现出当年戴高乐将军倡导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在这一点上,中法两国有着共同的追求,都不 愿意听任别人指挥,对重大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

  具体说来,在建立未来世界问题上,中国的立场非常明确。首先,希望未来的世界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本世纪,人类 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维护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而和平地建设世界,维护它的长 治久安需要法制,也就是国际规则。从当前的情况看,就是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如和平解决争端、主权平等、不干 涉内政等等。在建立国际秩序方面,必须维护联合国宪章的权威性。法国总统希拉克不久前重申,在处理国际安全与重大危机 问题上,联合国是唯一的机制。在维护联合国的机制、作用和权威方面,中法两国是有共同点的。双方都认为,联合国的机制 要维护,绕开联合国、不遵守联合国宪章精神去试图解决什么问题,只能制造更多的麻烦和混乱的现象。其次,未来的世界应 该是民主的世界。世界上的事情,不应该由一个国家或少数几个国家说了算。国家不分大小,对国际事务应该有平等的参与权 。

  第三,未来的世界还应该是一个繁荣的世界。从当今世界状况看,南北之间的差距还在加大。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法 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比较多的,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7%。在这方面,中法也具有合作的潜力,目前正在探讨在非洲 国家进行中、非、法三方合作的可能,各自发挥特长,进行优势互补。

  问:当前国际生活中正出现一种新干涉主义。在本届联合国大会上,形成了一种鲜明反差,一些西方国家领导人纷纷 就此加以鼓吹,不少发展中国家表示反对。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答:新干涉主义是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它 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国际关系发展力量对比变化的结果。我认为,从长远看,新干涉主义是注定要失败的,不要看它一时间 多么神气,因为它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事实上,这一论调也是非常虚伪的,因为人们看到的都是强国干涉弱国,富国 干涉穷国。以往的干涉主义和今天的新干涉主义,实质都是要干涉。所谓"新",只是打出了"人道主义"的旗号。对于这一 实质,应该说人们看得很清楚。即便有些国家不说话,也并不等于对此认同。我和一些外国使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使节接 触交谈时,人们普遍对此很有看法。

  问:每次高层互访,人们都会对推动两国关系寄予期待。除了以上谈到的政治关系外,您能否谈谈对两国经贸往来和 文化交流的评估?

  答:就双边经贸关系而言,仅几个数字对比,就完全可以看到发展变化。1998年,中法贸易创下新的记录,总额 达到60亿美元,是1964年两国建交时的60倍;法国在华投资达26,8亿美元,而在60和70年代,法国在华投资 为零。我们对发展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要看到还有很大的余地和潜力。中法双边60亿贸易的贸易额,在法国的对外贸易中仅 为1%,对华投资也只占其对外投资的1%。这两个"百分之一"说明,如何挖掘两国经贸合作的潜力,是双方面临的一个重 要课题。法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强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20年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双方在经贸合作 方面具有很强互补性,因此完全可以做的更好。

  两国在文化领域也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中国和法国是两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国家。我在法国的一个感受是, 法国人有着很强的艺术欣赏力。今年夏天,我到罗瓦尔河谷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参加那里的文化节,中国京剧的演出大受欢迎, 演出结束时观众起立鼓掌好几分钟。看到中国的"国粹"艺术在外国一个偏远的地方遇到"知音",很是让人感动。今年9月 ,中国文化周在巴黎举行时,法国观众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最后一天时出现了少有的爆满现象,人们排起了"长龙",分 批进场参观。

  在文化方面,法国历来有自己的追求。从近年的情况看,法国对美国文化在世界各地抢占市场表现出更大的不安。希 拉克总统就说过,全球化并不等于单一化。江泽民主席说,世界应该是丰富多采的。这就表明,世界不能只是一种模式,文化 也不仅只有一种。现在经常听到法国的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反对单一的文化,主张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从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上,两国也有很多共同语言。世界走向多极世界,其中也包含文化的多样性。中法作为两个文化大国,也在酝酿加大文化交流 的力度,通过搞"文化季"、"文化年"等活动,把双边文化交流搞得更有活力,更多姿多彩。

  问:前几天,您在一次报告会上,再次向法国传媒的偏见说"不",给主持人和在场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您多次利用 各种公开场合批评法国传媒,似乎对这一问题特别敏感。

  答:这是我到任后感触最多、最深的问题之一。我看到,法国人并不了解中国,法国的主流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存在 着很多偏见、成见,经常传播一种扭曲的形象,而且还那样心安理得。比如,今年年初,法国媒体流行一个说法,认为中国今 年会"爆炸",搞那种危言耸听的东西。这一年就要过去了,中国并没有"爆炸",可是那些散布这一论调的人,没有一个人 敢出来说一声,承认自己的判断失误。正如我那天在报告会上说的,如果有人说那个歌剧院大酒店会倒塌,人们都会认为他是 个疯子,可是有人"预测"中国会"倒塌",他竟然会博得掌声,还会被认为是"权威汉学家",这不能不说是法国社会的一 个怪现象。

  法国媒体的这一现象有着消极的影响,仅从双方经贸方面看就是显而易见的。目前法国的大企业大都已进入中国市场 ,但双方中小企业间的合作,基本上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而中小企业在法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小 企业进行决策时,往往离不开媒体的导向作用。一些媒体渲染中国的"不稳定","有危险",当然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 响两国合作的顺利发展。推进双边贸易需要双方相互信任,相互信任来自于相互理解和了解。我经常和法国企业界的朋友讲,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市场是向所有合作伙伴开放的。法国媒体对中国进行消极报道,到头来吃苦头的是你们法国人自 己。这一说法,我走到哪里讲到哪里,还没有遇到反驳的。

  问:中法之间发展合作关系,说到底还是需要求同存异。前面谈到双方有很多共同点,那么究竟还有哪些"异"?应 该如何理解求同存异?

  答:外交的基本点是维护本国的根本利益。各国在处理相互间关系时,还是要讲求同存异。中法之间有共同点,也有 不同点,比如在科索沃战争问题上,两国就存在分歧。科索沃战争是一次重大事件,它发生在冷战结束后的过渡阶段,发生在 新的国际秩序建立的过程中,因此要将它放在一定的特定环境下来分析。应该看到的是,科索沃危机引起了各方的反思。法国 的反思,有两点比较突出:一是强调科索沃是一个"特例"而不是"先例",二是强调加快建设欧洲自主防务。

  至于两国之间最大的"异",我看就是,中国人不会变成法国人,法国人也不会变成中国人,因此肯定是有"异"的 。比如,两国在社会制度、文化特性、价值观念等方面就有不同。法国人经常说,我们是一个民主国家。而我看这个民主也是 经历了很长时间演变而来的。有一次和法国人交流时,我问:法国是什么时候给妇女选举权的?对此,很多法国人竟答不上来 。法国给予妇女选举权是在1945年,也就是说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156年才实现这一权利。显然,法国人忘记 了这一发展过程。这也表明,民主是根据各国不同的国情而发展的,发展模式强求一致是行不通的。从中法之间的共同点和分 歧看,共同点应该是第一位的。

  问:谈到"异",无疑会涉及人权问题。在法国乃至整个西方,人们对这个问题都十分敏感。您担任中国驻日内瓦联 合国代表期间,多次参加日内瓦人权会议,对此更会深有感触。您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

  答:谈到人权问题,法国政坛有一位知名人士私下对我说过,法国和有的西方大国的人总是喜欢给别人"上人权课" 。可是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在他们搞殖民化的时候,讲过人权吗?他们在实行工业化的时候,国内有人权吗?这话讲得很实在 。依我看,在人权问题上,西方有些人有一种盲目的优越感,而且他们也忽略了自己的问题,否则如何解释这么多的游行示威 啊!中国在人权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有目共睹的。我到法国各地去的时候,总是会有人和我谈论这个问题。我 就摆出一个个事实来说明这方面的进展,说明中国的目标就是要建立一个繁荣、民主、文明的国家,其中就包含着人权建设。 西方人利用人权问题指责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一种意识形态方面的偏见,再加上新闻传媒的炒作,有时也出于国内政治 的需要。但这些是经不起事实和时间检验的。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冷眼看待这些问题,并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在世界上的崛 起,将会走过一条荆棘丛生的道路。暂时遇到偏见、误解没有什么了不起,最后终归是事实胜于雄辩。文汇报记者王双泉


相关专题:江泽民出访6国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