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经济透视:从长计议,还得靠改革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1月2日 21:43 中新社

  这是一个宏观政策漫天飞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招数纷纷出笼,使人很有些眼花缭乱。眼花缭乱之中,时不时听到 一种反问:这是改革吗?这是实现长远目标所必须的吗?

  乍一听,这样的声音太过冷静,简直有些不合时宜。但静一思量,问之有理,值得警醒。

  最近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最近正在忙活两件事:上市和债转股。两件同时进行的事情,需要 两份可行性报告,而两份可行性报告,竟是两个全然不同的故事:为了上市,企业被描绘得天花乱坠,前景无限;为了债转股 ,企业又被说得漆黑一团,不堪重负。

  这就不由得令人担心起来。在现行的政策下,国有企业是这样的“变脸人”、“多面人”,有那么多讨巧的机会 ,谁还会去费心劳力地搞改革,抓管理呢?

  还有人在抱怨审批制。为了债转股,为了申请技术改造贴息贷款,国家经贸委门庭若市,据计,平均每天八百人 “围攻”之,无奈之下,有关的司处只得退避到郊外办公。

  中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既有短期突发性事件 的影响,也有中长期积累的问题。目前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性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兼顾中长期改革的意向,但需要注意的 是,应该继续加大市场化改革的力度,避免不顾体制和结构的制约而病急乱投医,以至出现体制复归,加剧中长期的矛盾。

  当前,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方面,经济改革已进 入新旧体制转换的攻坚阶段,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日趋表面化,改革成功与矛盾的化解迫切需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正处于结构性转变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关头,原有的经济发展支撑条件正在逐步消退,新 的增长潜力还在积累之中,能否变为现实,还取决于改革的深化。

  于是乎,改革与发展的相互制约如何向互相促进转化,是当局把握眼前,乃至跨世纪改革与发展战略的关键。

  在目前涉及若干新经济增长点的领域,几乎普遍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从以城市化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经营, 到高新技术产业、进出口代理、教育、卫生、环保、旅游、文化、出版、网络通讯、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公共交通等基础服 务业和新兴服务产业,均存在着陈旧的管理方式,较强的行政性垄断与不必要的干预与过滥的不合理取费行为。

  看来,关键的问题,还得依靠改革。

  眼下,应该下决心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幅度削减过多过滥的行政性审批,发展民间信用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在行政性垄断行业上大力引进竞争机制,降低垄断性行业的不合理收费。

  虽然这些改革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改革的效果可能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显现,但却必须马上做起,耽搁得越久 ,对经济发展的掣肘越重,付出的代价越大。

  从这个意义上说,最近经济界密切关注,争论不一的“拐点”问题,应当有新的角度:如果出现调整没有到位, 结构没有变化的新一轮经济增长,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而言,究竟是福,还是祸?(中新社记者  肖瑞)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