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访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教授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1月24日 10:52 光明日报

  潘宗光教授,1940年出生,广东番禹人。早年就读于香港圣保罗中学。196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香港大学化学 物理系。1963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主修化学。1967年获得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深造, 做博士后研究。到六十年代后期,他已成为美国很有名气的教授。1968年,潘教授携家眷回港执教。1979年他获英国 伦敦大学理学博士的资深博士学衔。同年,英国皇家化学学会授予他院士、特许化学师的称誉。1985年、1991年分别 两次受瑞典皇家科学院委托提名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1982年晋升为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1983年出任香港理 学院院长,1991年受聘为香港理工大学校长。

  随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香港的大学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香港理工大 学也不例外,两年多来,理大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以自己独有的特色,为香港和内地需要作贡献。记者趁潘校长来内地参加 该校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出版首发式的机会,访问了他。

  提起该校的独有特色,潘校长坚定而自豪地说:“实用,是香港理工大学的独有特色。它设置的系科,开设的课程是 实用的,进行的科研也是实用的。今后,我们决意坚守这些特色,为社会提供以实用为主的通才。比如,建造业发展及研究、 会计学、康复治疗科学及生物工程、服装产品开发及市场推广等,都是理大的特色系科和卓越学术领域。”记者了解到,为发 扬学校独有的特色,潘校长上任后,花了很大力气提高教职员工的总体水平。一方面面向全世界高薪聘用资深教授来港执教, 另一方面提倡在职员工攻读博士学位。

  据潘校长介绍,香港理工大学创建于1972年,是一所主要由政府投资的公办大学。目前在校学生达2万名。建校 初期,学校在对香港社会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基础上,确定了培养目标,即提供优质和切合社会需要的教育。潘校长解释说, 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理大的教育和课程必需适应香港各界的需要,培养不仅拥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具备广博的常识、 良好的沟通技巧与公正的判断力的通才。为此,理大在教学方面积极推陈出新,在科研方面注重提供多元化的研究课题,并着 重进行实用价值高和创意新的研究项目,以配合专业界和社会的实际需要。

  潘校长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心的高级知识分子,自幼母语的教育,在他心里播下了深深的中国情,民族情。他常说, 无论我们持什么护照,都改变不了黑头发、黄皮肤中国人的事实!为适应内地的建设需要,目前,理大与内地十多所著名大学 及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审计署、航天科技工业等机构建立了合作项目。如,与清华大学联合创办《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杂志 ;与北京大学联合开设“现代会计方法论密集课程”;与浙江大学联合创建了“国际企业培训中心”和“服装设计及技术创新 中心”,等等。潘校长告诉记者,近年,理大通过了一项决策,将中、英文及普通话科目列为全日制课程的必修科,并规定同 学在必修语文科目中取得及格成绩方可毕业。为了有效地落实此项语文政策,该校成立了英语教学中心和中国语文教学中心两 个独立的教学单位,负责安排校内所有语文必修科课程。学校还从今年开始,委托东南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在内地招收24名 新生来校学习。理大也派学生到内地大学学习普通话,到工商机构实习。这些都体现了理大以学生为本、服务社会的教学方针 。

  潘校长说,“当今的大学,应当是没有围墙的大学。”随着社会发展步骤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日益 缩短,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日益密切。今年,理大率先成立了企业发展院,为企业提供经管人才培训、财务顾问,新产品研发与 设计以及推广等一条龙服务。这正是理大发挥自己实用特色的创新表现,受到香港各界的一致好评。

  对于香港理工大学的未来,潘校长充满信心地说,今后几年内,理大将立足国内,面向世界,把理大发展为富有应用 特色的学府。

  本报记者 林和文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