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评论:郭店一号楚墓是屈原墓吗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1月26日 11:00 光明日报

  屈原是中华第一诗人,是伟大的爱国者。2000多年来,一直受人敬仰。“山有屈原宅”已令人神往,若是真的找 到了屈原的坟墓,使我们能到一个确定无疑的埋葬忠骨的地方凭吊、礼拜,这自然比赛龙舟、吃粽子的纪念意义更大。读到《 论屈原与郭店楚墓竹书的关系》一文(《光明日报·史林》1999年7月2日)开头一段中这样的话:“笔者试用被王国维 称为‘二重证据法’的科学考证方法,以出土墓葬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发现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屈原完全符合郭店一号墓墓 主的基本情况”,不由得一阵惊喜。郭沫若在《屈原研究》中曾热情地盼望过:“屈原和现在已经相隔二千多年,所有实质上 的物证都是消灭了的,假定他尸首被捞出而埋葬,将来有那样的幸运把他坟墓发掘了……能够得到多数地底的证据,那是再好 也没有的。”这种设想难道真的成为事实了吗?

  但是,笔者读完全文后感到,作者似乎既不是在论证也不是在推测屈原与楚墓的关系,文中所谓“以出土墓葬与 传世文献相印证”,实际上成了墓葬情况与有关屈原的文献互相比附,互相迁就,甚至削足适履,六经注我。细绎全文,一些 重要问题令人生疑。

  一、关于人物年龄的问题

  出土墓葬中有鸠杖两根,墓主必须是“去世时已有70岁以上的年龄”。于是,作者否定了郭沫若推定的、也是 史学界比较一致认可的屈原生年——公元前340年,改为提前了12年的公元前352年。作者说明道:“屈原活到71岁 ,于前281年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这样,他出生的时间便应当是前352年正月二十七日。若生于前340年,则只活了 59岁,按当时的习惯是够不上称‘老’的。屈原享年71岁零3个月又7天,其墓中有鸠杖陪葬,是符合礼仪规定的。”本 来应该证明的是屈原的年龄是否符合墓主年龄,却弄成屈原“应当是”生于前352年,不然就够不上“老”,用不上鸠杖; 而今定为71岁,鸠杖也就“符合礼仪规定”了。这是明显地倒乱因果,循环论证。

  为证明屈原年过七十,可用鸠杖,作者认为七十曰老,屈原《涉江》中“年既老”为年过七十。其实,七十岁可 称老不等于老只能指七十岁。《礼记·曲礼》的“七十曰老”是专指。至于泛指,五十以上直至八十、九十岁,都可称老。比 如,《论语·季氏》“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皇侃疏:“老谓五十以上。”老为人生最后阶段,体力、精力、情 绪等方面自感不佳,即可言老;叹老嗟卑,非独后人为然。“年既老而不衰”,如联系《论语·季氏》之例,则屈原此时未必 七十以上。

  郭沫若曾考定屈原活了62岁,已觉“似乎未免太长”,而这篇文章在人们通常认为的59年的基础上一下子加 了12年,恐怕更加长了些。

  二、关于人物身份问题

  据文中介绍,墓葬位于楚贵族墓地,墓主属“士”一级的“上士”,墓中出土了大批竹书,还有楚怀王所赐“龙 首玉带钩”和太子所赐刻有“东宫之杯”的漆耳杯。于是,作者肯定屈原便是“低级贵族”。既与楚同姓,又任左徒、三闾大 夫和太子师,优宠有加,为何只是“贵族”之“低级”?作者又找到屈原自称“贱贫”的证据,说“早年是贱贫、清廉的低级 贵族”,这样,就“与墓主的‘上士’身份是一致的”了。这不像是根据史实来给屈原确定身份,倒像是根据需要来为屈原找 一个合适的身份。

  作者对“龙首玉带钩”的解释是,“应是楚怀王为了提高这位年轻的左徒、三闾大夫的威信,以便于行使职权, 所赐予的类似后世尚方宝剑之类的信物”。而认为“东宫之杯”是太子横的赐物,并且赶忙否认此物可作为墓主死于顷襄王即 位之前的证据。这两点虽然仍是猜测,说不上严密,但多少还算言之成理,但对于给屈原平空加上的“太子师”一职,其解释 就令人忍俊不禁了。文中说:“(屈原)在春风得意时所作的《桔颂》中,自豪地说:‘年岁虽少,可师长兮?’排行最大曰 ‘长’,太子横是楚怀王的长子,屈原为太子师,故曰‘师长’,即当国王长子(太子)的老师。”不顾上下文,不顾词义, 不顾历史记载与事之情理,随心所欲去推测,其结果是想坐实墓中之杯之杖为太子横所赠屈原而已。

  三、关于人物死因问题

  文中说:“据挖掘报告,墓主遗骨仰身直肢,两手交置于腹部,双腿分开。这很像是墓主抱石投水而淹死后,被 打捞上来,因尸体僵硬未能复原的姿势。”然后才引《史记》屈原本传中屈原抱石自沉而死为证。从尸体姿势推断死因,与法 医学有关,一般人不易明白。但是,作者明显地是以屈原抱石投江的先入之见,去分析墓主遗骨姿势的。若仅从“两手交置腹 部”、“两腿分开”来看,抱石水死的结论是必然的并且唯一的吗?且人即使抱石投水,只是取其下沉之速,入水后恐怕难以 始终如一地作抱石状,除非人抱石后再用绳连人带石捆住,但那已不是自沉,而有助死或他杀之嫌了。

  四、关于屈原自沉的背景

  作者认为屈原的《哀郢》是写楚都由郢迁陈之作,而非楚辞学界大致公认的为秦将白起破郢而作。文中写道:“ 据《史记·楚世家》,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秦国兴师伐楚。秦兵进逼,迁都已势在必然。只有先迁了都,下一步才能 考虑割地之事。因为割了上庸、汉北给秦之后,郢便失去屏障,完全暴露在秦兵面前了。所以,事实上应是前281年仲春二 月开始迁都,五月初五日屈原投江,到前280年迁都完毕而割地,再到278年秦兵继续进攻,郢都陷落。前人将迁都定在 郢都陷落以后,那当然是不合理的。”在这里“合理”地安排了秦楚的互动关系:秦刚一进攻,楚就“考虑”割地;为顺利割 地,只有先行迁都。割地毕,秦兵再进攻;这时郢已腾空,然后秦兵陷郢。然而,据《史记·楚世家》和《六国年表》,顷襄 王十八年,楚欲合纵伐秦,秦才发兵攻楚,但并无胜败记载。十九年,秦伐楚,楚败,才割上庸、汉北地予秦。二十年,秦将 白起拔西陵,二十一年,白起拔郢,烧楚先王墓夷陵,楚兵败不再战,才退保于陈城。既然顷襄王十八年(前281年)楚并 未战败,怎能事先考虑割什么地方和迁都呢?

  文章不仅肯定顷襄王十八年秦发兵攻楚“是导致郢都迁陈的直接原因”,而且进一步将这并不一定存在的事实作 为屈原自沉的根本原因。“屈原看见郢都迁徙时的凄惨景象,预感到楚国还会有灾祸降临,这当然就是接踵而至的割地、陷郢 之事。对此,他已不堪忍受,终于抱石投江自沉,以死报国。”这固然赞扬了屈原对身后历史和楚国前途的预见能力,但同时 却贬低了屈原“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精神。

  五、关于屈原绝命的时间

  文章认为《哀郢》为屈原绝笔,并定其卒年在前281年,确为新解。但为何定屈原在前281年自沉,从文中 可以看出蛛丝马迹来。文章强调,“在屈原作品中,只有郢都迁陈而没有割地和陷郢”。果如所言,《哀郢》反映的事件是“ 郢都迁陈”,那么,这种“迁都”在楚未战败、元气未失的情况下,只是一种“战略转移”,而我们只要读一下《哀郢》的开 头:“皇天之不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屈原面对国破家亡、人民妻离子散的惨状,呼天抢 地,悲痛欲绝,绝非写“战略转移”式的“迁都”。作者坐实《哀郢》不是写白起破郢,其实是为下文说屈原尸体被家人弟子 打捞上来,隆重安葬,顷襄王又亲赠鸠杖等“推测”张本。这些如果说成在破郢之后就站不住脚了。

  说《哀郢》为绝笔,至少被司马迁看作屈原最后作品的《怀沙》就不好解释;而《惜往日》中的“不毕辞而赴渊 ”也无法理解了。

  六、关于屈原墓葬之有无的问题

  文中两处引屈原“狐死必首丘”之语,并认为屈原可能于死前有归葬郢都附近贵族墓地的安排。姑不论“狐死首 丘”是否有入土为安之意,即以文中所言,当时情况允许,屈原尸体被打捞上来后,“虽然秦兵进逼,形势危急。但家人和弟 子为其料理后事,仍一切按理行事,有条不紊,临危不乱,顷襄王也按礼赐给老师两根陪葬的鸠杖”,这样隆重的葬礼,绝对 不会是秘密的。对于国君给予哀荣的名人之葬,人们也不会忘怀。然而水死之说,两千年来流传至今,少有异辞。无数敬仰屈 原的人代代不乏,于屈原水死心有不甘者,亦未能发现有屈原归葬的丝毫线索。贾谊生当屈原死后仅百余年,也只听说是“自 沉汨罗”,仅能临湘流而凭吊。司马迁也来到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二人皆未见屈原坟墓。于此可知,屈原归葬的可能 性极小。

  假若郭店一号楚墓真为屈原墓,关于屈原的研究将大大突破,屈原的身世遭遇亦将改写,尤其是他与顷襄王的关 系。可惜,至少现在仍无法从这篇文章中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作者力图在楚墓和有关屈原的历史文献中找出几个突破点,在 各点连线交叉处定位屈原与墓主实为一人的结论。但是,这些点有的不准,有的不实,无法形成一个具体可信的交叉位置。依 笔者看来,文中断言的“郭店一号楚墓的墓主……看来已非屈原莫属”的结论,恐怕要落空了。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