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评论:扶贫款怎能顶了上访款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22日 07:15 中国青年报

  最近,河北省围场县二地村第一和第十村民组出了一件怪事:县里给的扶贫款,只有上访户可以领到,却没有非 上访户的份儿。

  1999年12月16日,围场县刚下过一场大雪,记者乘坐吉普车走了三个多小时赶到群山环绕的二地村。

  该村第一和第十村民组的上访,源于15年前的荒山承包合同。1983年二地村遭遇特大洪水,村庄被毁,当 地政府决定将这两个村民组搬迁。

  1984年,21岁的李刚响应国家绿化荒山的号召,辞去铁路公职,回到家乡,承包3400亩荒山。村庄保 住了。经过十几年发展,荒山绿化初具规模。

  1997年,二地村第一和第十村民组54户村民以李刚违反承包合同、没有达到绿化效果为名,将其赶走,并 诉至围场县人民法院。此后,村民组又以李刚擅自砍伐林木提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两起官司震动围场,一审判决后,双方又上诉到承德市中级人民法院。1999年承德市中院作出终审裁定,李 刚虽有违规行为,但承包合同继续有效,刑事官司以李刚无罪告终。

  两起官司历时3年,为了打赢官司和上访,二地村第一和第十村民组先后集资近6万元,该组村民多次到承德、 石家庄、北京反映情况,引起围场县有关领导重视。

  1999年3月13日,由围场县县委书记带队到二地村第一和第十村民组现场办公。考虑到村民打了两三年官 司,比较贫困,当场决定拨给5万元扶贫款,用于发展生产。

  围场县扶贫办称,二地村本不在扶贫款下拨范围内,且该村没有提出过申请。现场办公会决定后,扶贫办和县农 行很快着手立项。1999年9月5日,这笔扶贫款由围场县农行新拨营业所划拨,借款借据上有各户签名和手章,贷款用途 均填着“养牛”。

  据该所信贷员张继会说,二地村位置较远,此款由该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会计代领。

  围场县扶贫办副主任马金科说,此款是小额低息贷款,实行一户一贷,三年期,月息2厘4。二地村第一和第十 村民组有60多户村民,基本可以保证每户均能得到扶贫款。然而,直到记者采访时,该村民组中没有参与上访和告状的村民 始终没有得到扶贫款。那么,5万元扶贫款究竟哪里去了?

  二地村在领取扶贫款时做了手脚。围场县农行新拨营业所收到了90份借款借据,一份是530元,一份是44 70元,88份是500元,有的户户名是假名,有的户已经迁出,有的户两次借款,有的是一户中多人借款,原本用于发展 生产的5万元没有买一头牛,全部顶了上访和打官司的集资。

  第十村民组村民李彬说:“我们是围场县惟一因上访得到扶贫款的村民组,扶贫款是戴帽下来,因为一些户没有 上访,没有受穷,所以他们没份儿,县里、乡里虽然没有明说,但就是这个意思。”

  该村没有参与上访的村民对此十分气愤,多次向当地政府反映。一位村民说:“这样分配扶贫款是不公的,我们 没有上访是看到荒山承包户付出的辛苦,上访的是犯了红眼病,想通过上访不劳而获,政府不应该支持。”

  二地村把扶贫款顶了上访集资一事已经引起围场县有关部门重视。该县扶贫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就此事进行调 查,任何改变扶贫款用途的做法都是不允许的。(本报石家庄12月20日电)本报记者 许海涛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