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评论:中国农民增收任重而道远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30日 07:36 中新社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九日电:中国农民增收问题是牵动国民经济全局的大事,也是中国今年整个农村工作的重中之 重,在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及随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中,无不贯穿着农民增收的主线。

  中央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实行粮食保护价政策稳定农民收入大头;增大农田水利、改造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 施投资力度,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三令五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这些措施为改善农村经济环境和农民生活起 到一定作用,但对增加农民收入仍不尽如人意。

  农民增收减缓的原因仍是老问题。首先,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增速放慢,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积极财政政策来拉动, 市场萎靡。其次,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求格局和市场条件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成本上升 ,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日益密切。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一直低位运行,销售不畅,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经济效益下 滑以及洪涝灾害影响、进城务工减少等因素导致农民收入下降。

  此外,农民增收趋缓与农民负担降不下去有直接关系。尽管近两年在中央政府严格督促下,农民合同内负担已得到严 格控制,但合同外负担却基本没有得到控制,甚至在个别地区只增不减,新开口子乱收费的现象屡禁不止。个别地方由于土地 负担太重,造成了弃耕撂荒等现象。   农民收入增长趋缓,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反映,因此沿袭传统 的经验办法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成效不大,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要有新思路。尽管国家靠提高粮食等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办法很大 程度上稳定了农民收入大头,但农民从出售农产品中获得的收入仍不理想,这也是当前农民收入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

  目前中国农产品供给由长期全面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需求有限且更多要求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在 销售不畅情况下,继续靠增加农产品总量来支持农民增收,已不是主要出路,根本途径应是在加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同时 ,适应市场需求根本性变化,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使农业从数量型增长向以质量为前提、以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农业转 变,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所以增大科技投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 农业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关键。近几年一些地区依托科技进步发展效益农业、优质高效农业获得了明显效益。中国农民的知识 素质还不高,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各地政府应主动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积极引导推广农业科技,帮助农民调查分析市 场前景,拿出更多的实际行动来提高农民收入。

  提高农业效益是中国农村一项长期的根本性的工作,也是农民增产增收的关键,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保证农民增 收的当务之急。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必须依法征收,不得随意加重农民负担,严格依照有关政策和规定,制止各种巧立名目的 的乱收费、乱摊派,严格控制对农民的收费。在当前农民增收进展缓慢的前提下,把农民负担减下来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 农民生产生活状况。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基础,在当前国内市场萎靡不振 的情况下对扩大有效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以上,但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还不到百分之四十。农村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一旦启动农村居民消费,这对整个国民经济带动作用非同小可,而增加农 民收入是启动农村市场的根本。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