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科技日报 > 新闻报道
 


《科技日报》评论:我们为何“盯”上胡万林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31日 01:52 科技日报

  去年10月下旬开始,科技日报“消费广场”以持续一年多的时间,系列、全面地报道了胡万林事件,这在北京中央 级报纸中是仅有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强烈的反响。面对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的新闻热点,我们为何紧紧“盯 上”了胡万林呢?

  一、死者家属告到北京,采访者不少,见报文章不多

  去年10月21日,我们得到消息,说曾一度为社会注目的“神医”胡万林在河南商丘又出人命案,死者家属为此告 到北京,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等基于义愤,次日在中国科协组织一个新闻“通气会”。我们的一个文字记者、一个摄影记者立即 前往。会上去了不少新闻单位的记者。两三位死者家属先后声泪俱下地诉说了胡万林带给他们的不幸,希望首都新闻界能反映 此事。何院士、因反伪科学而知名的司马南等也在会上表示,希望传媒能揭露此事。

  胡万林当时可谓“新闻人物”,一方面有关他治病疗效如何神奇的事广为流传,有著名作家称其医术为“黄帝内经” ,为其撰写大部头专著,极力推崇,有影响较大的报纸拿出整版的篇幅,由各方人士,包括医界专家座谈胡的“医术”如何高 明,有某气功杂志为其大肆宣扬,撑腰打气;另一方面,不断传来胡万林无证非法行医,致人死命的消息。可以说,当时的“ 大气候”胡万林不在下风。会后,有不止一家新闻单位记者私下表示,此稿件恐难以见报。果然,之后很少有此事的报道见报 。

  回报社后,我们立即向社领导汇报了情况,并谈到:据说有“不要‘炒’胡万林”之说。社领导表示,盲目地起哄炒 作新闻是不对的,但此事是比较重大的新闻,应该予以报道。于是,我们周刊于10月23日,以一、二两个整版的篇幅详尽 报道了此事,从而拉开了揭露胡万林系列报道的序幕。

  二、以非法行医为突破口

  鉴于医学专业上的问题争议较大,一时难以说清,在前期的报道中,我们把火力重点集中在胡万林无证坐诊,非法行 医上。非法行医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大量无证庸医假医的出现,严重地损害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扰乱了医疗卫生秩序 ,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更为可怕的是,有些正规医院受到利益驱动,竟让无照庸医堂而皇之地登堂坐诊,如此发展下去,后果 不堪设想。而胡万林事件在这方面十分典型。他没有任何国家认可的行医执照,可每到一地,都有当地的正规医院与其合作, 甚至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也为其大开绿灯,有时每日“看病”者竟达数百人之多。

  1998年10月23日刊出《胡万林商丘又欠人命债》等文章后,不久即收到山西张丙祥来稿,反映他妻子一年前 被胡万林治死的经过。记者立即电话采访了张先生,得知胡万林那里的“万林医院”没有注册就开张,胡更是无照行医。而且 医院开张之时,省内某要人还前去祝贺。我们立即在11月6日报纸的头版重要位置刊出张丙祥来信,配以《谁来管一管胡万 林?!》的大字标题,另外还刊登了《大家不要再上当》的记者访谈录。

  在为相关报道配发的“编者按中,我们鲜明地提出:“为什么一个无正式行医执照的江湖医生可以在数省的正规医院 堂而皇之地坐诊行医?为什么治死了那么多人却可以屡屡逃脱法律的制裁?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包括一些很有身份的人,不 遗余力地为胡万林摇旗呐喊,百般袒护?……”将矛头直指非法行医背后的腐败等更深刻的社会问题。

  与此同时,我们抓紧采访有关专家学者,请他们从各自专业和角度来分析非法行医的危害、原因及治理的措施,等等 ,使报道走向深入。

  三、由“打假”向反伪科学纵深发展

  随着揭露胡万林报道的不断深入,许多事实表明,非法行医和伪科学互为表里,不触及伪科学实质,就难以全面、深 刻地反映胡万林问题的真实面目。再者,科技日报是以宣传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为己任,在这方面我们深 感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在随后的报道中,我们对胡万林其人其事的伪科学性、反科学性予以突出反映。今年2月初,本刊举行有关人士座谈 会,倡导科学精神成为会议的重要内容。与会者结合胡万林事件,从各个角度剖析了当前种种伪科学现象发生、泛滥的社会根 源,指出倡导科学精神,反对伪科学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月5日,本刊以头版整版的篇幅,以《胡万林案件告诉我 们什么》为题,报道了座谈会的发言内容。今年7月下旬以来,全国上下揭批李洪志的法轮大法,反伪科学,倡导科学精神的 热潮如火如荼。这说明我们当时的报道方向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在我们刊出的《狱中访胡万林》、《狱中再访胡万林》等报道中,通过记者与胡的对答,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胡万林语 无伦次、信口胡言的本来面目,有助于读者看清其无知、反科学的本质。

  此外,我们还从其他方面开展与伪科学的斗争。如1999年7月9日《真伪科学网上难辨》一文,从伪科学利用现 代科技手段加紧传播的特点,提出了反伪科学的新任务。四、两种反应皆可喜

  本刊关于胡案大量的、持续的、多种形式特点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较大反响,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反响。

  自揭露胡万林以来,本刊收到不少读者来信,信中既表达了对胡万林之流的义愤,也有对本刊仗义执言的支持。在科 学界亦有较好的评价。有的科学院院士说,科技日报这次在如此“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勇敢地站出来,鲜明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很不容易。

  本报有关胡案的报道,被许多媒体大量转载。

  不出我们预料的是,我们的这些报道也激怒了某些人。某气功杂志一直为胡万林摇旗呐喊,其成员却对本报极尽谩骂 污辱之能事。有人在网上发布大量攻击本报的文章,说什么科技日报这种“小报”被钱收买了,记者都是娼妓等等。这自然无 损于本报,只能说明我们的报道确实刺痛了胡万林及其追随者。

  12月29日,胡万林一案终于在河南商丘中级法院开庭,成为全国媒体广泛瞩目的焦点。作为对此案追踪报道一年 有余的本刊同仁,自然心情不同一般。胡万林一案尚未最终判决,从法理上讲,他还只是“犯罪嫌疑人”,但我们坚信我们的 报道是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的,作为舆论监督机构我们在独立判断的基础上履行自己的职责。每念及此,我们就会感到些许宽慰 ,同时一种更强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激励我们在新的世纪中,更努力地工作,以无愧于“党和人民喉舌”的称谓。

  本刊编辑部




相关报道: 胡万林案择日宣判
相关报道: 胡万林庭上牛饮扮神气
相关报道: 透视胡万林现象
相关报道: 庭审胡万林目击记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科技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