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南方周末 > 新闻报道
 


分析:中国外交2000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月14日 00:00 南方周末

  中美

  新的一年中美关系仍然会在曲折中发展。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美会有经贸关系新的突破、新的协定,美国商品和资 本更多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商品也更多的进入美国市场,经贸关系可能会有新的突破。但经贸关系和政治关系相互作用是 比较复杂的,在中美双方政治关系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经贸关系仍然会受到美国方面政治因素的影响,包括美国在最惠国 待遇问题上。

  美国舆论和政界人士对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法制建设、经济推进方面有很高的期待值,需要双方达成更多的共 识。美国应抛弃它对中国政治制度不切实际的一种幻想。所以双方在经贸方面有共同利益,但也要考虑到政治因素可能造成某 种干扰。

  在台湾问题上,克林顿政府重申了几次他会执行“一个中国”的立场,重申了三不的原则,但他现在还在向台湾出售 武器,而且是一些比较尖端的武器和技术。一个值得警惕的事情就是,美国有一些人正在跟台湾策划,一起研究开发战区导弹 防御系统。这会破坏中美关系的顺利进展,也会对台独的倾向有所推动。如果台独的倾向有所发展的话,必然会对中美关系带 来负面的影响。

  两国在政治方面,特别在人权领域必然还会产生一些磨擦或冲突。这是由于两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

  今年是美国总统选举年。在11月份将会产生一个新的总统。那么不管是共和党上台还是民主党上台,两个国家的关 系都会出现一些新的局面。在这个选举年过程中,会有很多可变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所长王缉思)

  中日

  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信任。日本担心中国的强大对日本造成威胁,中国担心它会不会增强军力?会不会和美国一起制约 中国?这样一种距离如果不能拉近,而是进一步拉远,那么中日之间的对抗性就会进一步增加,我想中日之间应该增加信任, 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要创造更多的共同安全和共同责任,来创造一个两国间的长期稳定的关系,因为我们已经确立了致力于和 平与发展的伙伴关系。和平、发展就是我们两个国家的主要目标。目前我们还是存在很多问题,中国日本距离很远,所以我们 需要拉近。21世纪如果没有中日之间的稳定,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就不会有一个稳定。

  从三个层次上来说:我们要改善双边的关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一一解决,着眼于未来,而不是着眼于过去,第二就 是要加强双边的经济合作,相互的参与更强,发现更多的共同利益点。第三就是我们要共同努力,积极推动地区的多边合作, 在这种多边框架之内抵消单边的或双边的以别人为潜在敌人或潜在威胁的这样一种安全结构,创造一个共同参与努力的安全环 境,负起地区责任,在一定程度上也负起世界的责任。这样我们的距离就拉近了,信赖性就强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日 本所所长张蕴岭)

  中俄

  中俄关系如果是放在一个全球范围来看,它是一种示范性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新型关系,它是平等的、互利的、 开放性的、不针对第三国的。新的一年,双方都有共同发展目标,就是发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发 展中俄关系当中建立了非常有效的合作机制,这些机制包括国家主席、总统、总理、外长定期会晤机制。不仅有官方的机制, 而且有民间机制。

  中俄利益的切合点在增加而不是在减少,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在维持全球的战略稳定方面,中俄有这样的共同 需要,有些人要修改《反导条约》,中俄立场是一致的,这是1999年利益突显的第一点。两国都在强调领土的完整和统一 ,利益取向也是一致的。第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俄都想进行广泛的国际经济合作,但又都面临一些歧视性的条约和规 定,阻碍加入全球性经济合作,而且中俄之间也需要在经济方面加强合作。

  中俄的经济合作在最近的这些年来忽高忽低,双方始终对此不很满意,两国之间的内在互补性潜力没有得到发挥。根 据这几年的经验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倾向,一个就是过高的估计了政治推动经济的作用,而忽视对经济内在规律的研究。第二 个就是认为经济合作就是代表一切。由于我们一段时间里经济合作发展不起来,就放松或者懈怠全面的发展。要克服这样两种 局面,使两国经济从现在的易货贸易逐渐过渡到相互间的投资开发这样一个比较高水平的经济合作。

  1999年形势告诉我们,国际舞台以人权为幌子,以人权高于主权干涉国家内政的这种倾向有所抬头,中国和俄国 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有必要为维护世界的稳定作出努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石泽)

  中欧

  从政治上来说,要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双边关系和稳定环境必须要防止中国的政策成为欧洲国家党派政治的牺牲品。 因为多党政治的特点就是在野党攻击执政党,不管是对外政策还是对内政策。而中国是一个容易引起争议的这么一个话题,之 所以容易引起争议主要是外部世界缺乏对中国的了解。对中国的现实状况,中国有自己的独特看法。而欧洲国家由于它的历史 传统、价值观念对此未必理解,如果欧洲的政客们以此作为一个竞选的争论题目的话,无论谁,在上台之前都可能搞一些负面 影响,到上台之后再来纠正,中欧关系就有可能随着欧洲国家内部政权的更迭而出现波折。这对中欧关系是不利的。

  另外要尊重对方的根本利益,台湾问题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是中国与任何国家的外交关系基础。这些西欧 国家在处理台湾问题上,比如说售台武器、双边关系级别,要避免功利性的做法,要真正的从战略高度长远高度来考虑问题, 意识到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在经济上,目前的问题是中欧经济合作的现状和中欧经济合作可能具有的潜力存在着巨大 的差异。虽然中欧现在已经是互为第三、第四大贸易伙伴,但是呢,从规模经济上来看,欧洲国家的整体经济规模,实际上已 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欧洲国家对华投资和对华贸易却远远低于美日对华的贸易和投资,对华贸易占欧洲国家对外贸易的3. 9%。对华投资只占它对外投资额的2.24%。改变这个现状从欧洲来说呢,要进一步减少、最终要取消对华贸易的各种限 制,改变动不动把中国产品作为反倾销起诉这么一个现状,进一步增加对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和技术的转让,进一步鼓励欧 洲企业来华进行更多的投资,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

  (外交学院副院长曲星)

  中非

  非洲有53个国家,在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或者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斗争过程里,要依靠这些朋 友,非洲国家是我们天然的同盟军。

  除政治方面外,在中国经济建设过程中,非洲能够提供大量的资源。非洲有7亿人口,它有广阔的市场,不仅为我们 的商品提供很大的市场,也为我们的劳务和技术出口,提供了很大的市场,同时他们也要进行经济建设,现在正在对外开放招 商引资,也是我们一个巨大的投资市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巧成)

  周边

  中国和印尼之间的双边关系长期以来受到印尼当地华人问题的影响。印尼新政府上台之后,已经表示要解决这个问题 ,主动要求改善同中国的关系。瓦希德非常主动地到中国来访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尽快地消除华 人问题影响双边关系的这个因素。这个因素如果克服了,中印之间就可以有一个非常广阔的天地。中亚这个地区呢,我们应该 进一步巩固中俄哈吉塔这个五国同盟组织机构,通过这个机制不仅仅加强安全上的合作,而且通过这个机制加强经济、政治方 面以及打击跨国犯罪这些合作,这样我们就能比较有效地改善我国周边安全环境。

  (现代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阎学通)

  中国和东盟已经建立了伙伴关系,很多方面进行了合作,但是过去也存在很多的问题,现在这些问题有些还继续存在 。主要两大问题,第一就是东盟对中国崛起的担心,第二就是南沙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也不是说不可能解决的,有的是可以缓 解的,比如说东盟对中国的担心,通过这些年来双边关系的发展,担心在逐步地减弱。东盟已经实现了十国的“统一”,整个 东南亚都已经被包括在东盟之中。自身的力量加强,自身的信心也增强了,也就更有信心面对一个崛起的中国,通过加强同中 国的合作也可以消除和缓解它们的担心。从中国方面来说,也有一些担心:联合的东盟对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会不会联 合起来对付中国?通过这两年的发展,我们这方面的担心也在逐步消除,至少是大大地减弱了。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 表现了它作为一个地区大国的责任,人民币不贬值,金融上的援助,都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对缓解东盟的金融危机也起到 了重要作用。

  东盟在出现危机以后,出现了一些不安定的因素,像印尼的动乱,现在已经趋于缓解,政治体制的变革基本稳定下来 ,为未来东盟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东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它内部的事务,比如说大市场的建设,创造一个稳 定的环境,这对加强和中国的合作也出现了一种有利的局面。当然,南沙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它不可能很快地在短期内 解决,中国的主张就是可以放,争端先放一放,寻求更好的方式来进行联合开发资源,这样一种思路会慢慢地为东盟所接受, 出现了这些问题之后,也出现了积极的解决办法。中国和菲律宾之间应该说矛盾是尖锐的,两国政府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如果 没有外部势力的参与和干预,我想中国与东盟之间这种稳定局势,集中于发展,集中于合作,这样一种共识还会进一步增强。 (张蕴岭)采访胡向群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南方周末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