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哈尔滨日报 > 新闻报道
 


评论:通货紧缩质疑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月31日 10:49 哈尔滨日报

  物价在有涨有落之中

  1999年,中国社会中一个原先十分陌生的词汇在媒体语言中高频率出现,这就是“通货紧缩”。时至今日,通货 紧缩似乎被人们当成了一个筐,什么现象都往里装。从统计数字上看,物价似乎一直在低水平上停留。从1996年4月以来 ,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经连续45个月同比下降,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自1997年10月以来连续27个月同比下降,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自1998年3月以来连续21个月同比下降。

  东西变得便宜了,这是经济进步的表现。老百姓能买到更加廉价的东西了,何乐而不为呢?但很多人又感到在这种情 况下并没有少花多少钱。某些产品的价格不降反涨。所以,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感觉上看,要说这几年通货紧缩有多么厉害, 实在谈不上。就拿房价来说,近两年全国的平均价格指数几乎维持在一个平行的水平上,在2000元左右波动。

  专家关注引发张扬炒作

  但为什么在媒体报道中通缩似乎显得很厉害?可能是因为中国过去从来没有出现过物价下降,一旦出现就感觉格外新 鲜。

  另外,消费品变得便宜还与产出增加有关。由于改革20年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物质产出大大增加。例如,我 国的粮食实际上从1996年产量达到4.9亿吨之后就开始过剩,到1999年底,中国的粮食连农民家里储存的加起来总 库存大约已经达到5.5亿吨,即使农业生产停产一年,存粮也足够吃。1996年以来,我国棉花已连续4年供过于求,总 量过剩大约600万吨。以1998年度为例,全国棉花产量450万吨,加上年末库存,年度国家棉花总资源将达750万 吨。

  生产过剩最严重的产品可能当属煤炭。到1999年9月底,全社会煤炭库存已高达1.75亿吨,比年初增加19 3万吨。截至1999年10月底,全国煤炭行业关井3.05万处,累计压产2.02亿吨。去年1-10月,全国生产原 煤8.29亿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2%,到年底可望实现10.3亿吨的控制目标,比1997年减少产量近3亿吨。

  烟叶的生产总量也严重过剩,1997年实际收购6600万担,创历史最高纪录,使全国工商库存高达7000多 万担,而我国一年的烟叶需求仅为4000万担,如此高的烟叶库存至少需要压库2000万担。

  生产过剩导致物价下降

  在生产大量过剩的情况下,产品价格怎能不连续下降呢?据农业部160个价格信息点调查,1999年粮食价格比 上年同期下降11%以上,平均价格回落到1994年的水平。玉米、小麦价格的降幅最明显,小麦每公斤仅有0.9元,经 济作物中,棉花、烟叶、桑茧执行1999年调整后的价格政策,棉花每50公斤价格不到400元,比上年下降200多元 ,油菜籽每50公斤价格不到110元,下降17%。水果、蔬菜价格均比上年有所下降,畜产品中,牛羊肉等价格略有下降 ,生猪和禽蛋降幅较大,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对农民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也是近几年里农民收入提高幅度不大的主要原因。

  种种现象表明,所谓的通货紧缩并不是病根,真正受害的是生产者,是由于生产过剩而造成的投入浪费,这才是问题 的根源。

  因此,在找到问题根源之后,今年我国经济指导部门旗帜鲜明地提出了限产压产的目标,例如,2000年煤炭产量 要控制在9亿吨以下,钢和钢材控制在1.1亿吨和1亿吨以内,钢铁行业要压产10%,化工产业的纯碱要压产5%,粮食 总产量控制在4.9亿吨以内,棉花产量从上年的383万吨再减产63万吨,控制在320万吨,食糖产量要压缩到750 万吨,糖精要从1.6万吨压缩到3000吨,纺织行业压缩毛纺30万锭,从现有的400多万毛纺锭压缩至350万锭, 巢丝100万绪,水产品将从1999年的4000多万吨下调100万吨,全国渔业专业会议提出海洋捕捞在1999年已 实现“零增长”,除此之外,电力、石化和建材等都要控制总量。

  过剩只是传统产品的过剩

  中国经济两年来最明显的事实首先是传统产品的生产过剩,其次才是媒体认为的所谓通货紧缩,可以说没有生产过剩 ,就没有目前一些媒体所提到的通货紧缩,而生产过剩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主要是过分追求速度和盲目发展。但多年来的经 验已经告诉我们,高速度带来的不一定是高效益,高福利,高产出也不一定带来高收益,要想克服眼下的通货紧缩苗头,最要 紧的是消除结构性,低水平的生产过剩,可以相信,用不了一年的时间,这种状态就能调整过来。

  一方面是供大于求,不得不限产压库;一方面在失业人员增加的压力下仍要加快增长速度,一些新产品却严重不足。

  另外,甚至在能源领域,我国的资源也出现短缺迹象,以石油为例,截至1999年末,我国石油进口突破4000 万吨,约占总消费量的20%,创历史新高,这表明我国对外国资源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中国是从1993年开始由石油出 口国进入净进口国行列的,当年净进口石油930万吨,2000年石油净进口量将达到4200万吨,进入21世纪,国内 石油需求量将以每年4%的速度递增。

  木材也处于短缺状态,在各大林区停止砍伐之后,每年进口木材可达到几千万立方米。类似的产品还有木浆、纸张, 其他的产品如钾肥,中国每年要从俄罗斯等国进口500万吨,国内只能生产150万吨,做服装所用的高级毛料每年要花7 0多亿美元进口,另外,我国在今后一段时间短缺的产品还包括房地产商品和基础设施,尽管目前某些商品房有所积压,但这 是一种虚假的过剩,一旦金融和信用机制调整好,我国的房地产会出现一个稳步增长的时期,所以,所谓“通货紧缩”,不是 所有的产品都是缩,只是部分产品有这方面的苗头,部分产品过于紧缺。

  总的来说,一个转换视角的时代到来了,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来临了,一个注重人才和人力资本、注重开发研究的时 代到来了!中国人再也不能盯在那些传统老产品上盲目追求速度了。




相关报道: 戴相龙说我国情况不能简单概括为通货紧缩
相关报道: 专家认为通货紧缩最严重时期已过去
相关报道: 专家谈治理通货紧缩三项良策
相关报道: 我国通货紧缩趋势成因复杂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哈尔滨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