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长篇分析:美国为什么对《白皮书》反应过度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17日 11:17 解放日报网站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发表后,海内外广大中国人反响热烈,纷纷表示支持、拥护。国际舆论也高度 关注,大多作了正面的评价或表示理解。

  台湾当局在连夜紧急会议研究后对白皮书作了低调处理,仅由“陆委会”、“外交部”分别发表简短声明,攻击《白 皮书》“背离事实”、“无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主张“回到‘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共识立场”。台“大选”中的三位 主要参选人也都采取了低调反应的方针,一方面不约而同地宣称“白皮书”并非针对自己,另一方面又纷纷作出缓和、改善两 岸关系的姿态。

  然而,美国方面却对白皮书的发表作出了异乎寻常的反应。有些人士不分青红皂白攻击白皮书“负面、危险、挑衅” ;有的断章取义、诬言白皮书是“恫吓向台湾用武”,是“最后通牒”;有的甚至赤裸裸地以战争相威胁,声称如果对台动武 ,“将有不可估计的后果”。美国国会中的亲台反华人士更是暴跳如雷,大肆攻击中国,并扬言要设法在参院通过“加强台湾 安全法”,并阻止参众两院通过给予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待遇,从而使中美贸易协议不能生效。克林顿政府也通过在华盛顿和 北京的使馆向中国政府表示对白皮书发表的“关切”。美国方面这种异常的、非理性的反应,使去年西雅图两国元首会晤后开 始回到正常轨道的中美关系,又重新蒙上了阴影。

  人们难免感到迷惑,为什么对这次白皮书的发表,作为当事方的台湾当局表现比较冷静、“理性”,而美国却如此反 应过度、缺乏理性呢?细加分析,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这里我们先从对《白皮书》的解读谈起。

  美国方面认为,《白皮书》标志中国对台政策进行了“大调整”,变得更强硬了,《白皮书》本身就是对台湾的“最 后通牒”。这完全是对《白皮书》精神的曲解,也说明不少批评者对《白皮书》并没有好好研究,而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

  无庸讳认,这次发表的《白皮书》根据近年来台湾岛内政治情况和两岸关系情况的变化,特别是根据去年李登辉提出 “两国论”后使台湾海峡局势再次出现严重危机的情况,在内容上特别在一个中国原则的阐述上,较之1993年发表的《台 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确有不少新的概括。例如:

  明确把台湾当局定位为“中国领土上的一个地方当局”,而不是西方报道中惯用的“叛逆的省份”。

  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在“中国与外国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中,在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中产生的”,其“ 核心是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突出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政府对台政策的基石”,“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明确指出:“对台湾 而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标志着承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这就使两岸双方有了共同的基础和前提,可以通过平等协 商,找到解决双方政治分歧的办法,实现和平统一。”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虽然理所当然地认为,一个中国的内涵包括中 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但从实际出发,当前并不要求台湾接受这一条,而是认为只要台湾承认世界 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两岸关系的发展就有了基础和前提。

  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对台有关政策重新概括为6条:(1)争取和平统一,但是不承诺放弃使用 武力;(2)积极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早日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3)通过和平谈判实现统 一,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4)统一后实行“一国两制”;(5)统一后台湾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派军队 和行政人员驻台;(6)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是由中国人自己解决,不需借助外国力量。

  把在一个中国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的内容具体化,除中国政府一贯主张的正式结束敌对状态问题、直接“三通”问题 外,还可以谈台湾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合后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对外活动空间、台湾的政治地位等问题。

  强调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双方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具体指出从对话开始,逐步过渡到政治谈判的程序性商谈 ,进而开展政治谈判以及政治谈判分步骤进行的解决双方政治分歧,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途径;并以实践经验说明两岸进行平 等谈判的可行性。

  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把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被迫使用武力的情况概括为三个“如果”:如果出现台湾以任何 名义从中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如果出现外国侵占台湾;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重申 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容忍、决不姑息、决不坐视任何分裂中国图谋得逞的坚强决心。

  以上引述并不完整,但是却说明《白皮书》系统地、完整地阐明了一个中国的原则,针对性很强,有不少新内容,认 为《白皮书》是老一套,“内容并无新意”是不对的,但如果认为《白皮书》标志着中国“对台政策大调整”、“强硬路线的 确立”,甚至把《白皮书》看成“最后通牒”,那显然是错误的,只要认真读一下《白皮书》,就可以看到,贯彻全文的指导 思想,仍是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白皮书》还明确表示,尽管当前台湾海峡 局势仍然存在着严重危机,中国政府仍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和“江八点”,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如前所 述,《白皮书》还系统地提出通过平等对话、谈判解决政治分歧、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步骤和途径,以及谈判的内容,表现了 更多的宽容和灵活性。怎么能说中国政府对台政策有了重大变化呢?

  即以西方媒体吵得很热的的不得不动武的第三种情况(台湾当局无限拒绝通过谈判和平解决两岸统一问题)来说,这 也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不是新方针。早在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谋求用和平方式解决 台湾问题,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非和平方式的可能性,我们不能作这样的承诺。如果台湾当局永远不同我们谈判怎么办?难道我 们能够放弃国家统一?”《白皮书》提出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下去,正是为了敦促台湾当局和祖国大陆进行对话和谈判,推 动两岸关系的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最近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提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李登以后 的台湾新领导人),说明中国政府和人民仍然热忱、耐心地期待与台湾当局对话、谈判,《白皮书》只是强调不允许无限期拖 下去。有些西方媒介把这一条简单地说成是“不谈就打”,是“最后通牒”。这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蓄意歪曲,至少也是政治 上不负责任,没有认真读一下原文就胡说八道。

  认真的读者不难发现,发表《白皮书》的目的不是搞最后通牒逼台湾作城下之盟,而是防独促谈,防独就是防止台湾 分裂势力以所谓“制宪”、“修宪”、“立法”等多种形式,在“法律”层次上实现用“中华民国”名义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 去的图谋;防止分裂势力以公民投票方式推行台独路线,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防止台湾分裂势力破坏中美关系,挑 起中美冲突和对抗,以实现他们分裂祖国的阴谋。促谈就是敦促台湾当局新的领导人抛弃“两国论”,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 从包括政治对话在内的对话开始,逐步升级至政治谈判,把两岸关系推向前进,并在条件成熟时实现与祖国大陆的和平统一。

  应该指出,在对《白皮书》内容和目的的解读上,与祖国大陆有同一文化传统的台湾当局有关人士较之美国方面的有 关人士毕竟要高明一些。台方对《白皮书》反应之所以比较“理性”冷静,与他们对《白皮书》精神的理解与把握较为接近实 际有关。同时由于台湾岛内民众普遍要求安定、缓和、发展两岸关系,台湾当局和主要的参选人都害怕过度的反应会激化两岸 关系导致民众不满,不利于自己的竞选,因此都采取克制态度,受到不点名批评的陈水扁也不敢正面顶撞大陆,反而一再表示 当选后要“开创两岸和平新一员”。至于连战阵营和宋楚喻阵营则认为《白皮书》重点是批扁,批“两国论”,对自己竞选无 大影响甚至可能不无好处,当然不会作出激烈反应了。

  美国这次对《白皮书》反应激烈、迅速,据说是实践“预防外交”,防止两岸发生冲突,以免自己陷于被动,然而美 国反应如此过度并包含那么大的非理性成分,不能不说与他们对《白皮书》精神的认识上的误区和对中国政府意图的错误判断 有关。除此之外,大选中激化的党派斗争和国会内反华亲台势力的积极活动也是造成过度反应的主要因素。例如克林顿政府希 望国会及早投票解决给予中国的永久正常贸易待遇问题,而有些共和党领导人则从竞选利益出发,企图把投票推迟到今年8月 以后,以挑起劳工对民主党的不满,《白皮书》发表后他们就乘机反对给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待遇,给民主党出难题。又如美众 院在共和党保守派主导下已经通过了“加强台湾安全法案”,遭到克林顿政府的坚持反对,美参院对这一法案持慎重态度。《 白皮书》发表后国会内的反华亲台势力就大肆活动,鼓吹要在参院通过这一法案,将克林顿政府的军。一些与军火商联系密切 的政客也借口台湾“受到威胁”,叫嚷要把大量先进武器卖给台湾。这样就使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然而中美关系毕竟是关系着中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着亚太以致世界和平稳定的大事。中美关系如果再次遭到 破坏,不仅对中美两国不利,对亚太的稳定、繁荣不利,而且首先对台湾人民不利。美国一些有识之士已经看到了这一点,发 出了要全面解读《白皮书》,不要过度反应的呼吁。克林顿总统已向国会提交了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待遇的议案,并呼吁通 过这一议案。当前中美关系又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我们奉劝美国有关人士冷静下来,在评论《白皮书》前,认真读一遍原文 ,不要盲目地人云亦云,推波助澜。希望美国两党领导人都能从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用战略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中美 关系,处理台湾问题,防止中美关系再次发生挫折。历史将证明,台湾问题《白皮书》的发表,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有利 于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上海国际关系学会会长陈启懋




相关报道: 台湾股市昨天出现恐慌性杀盘
相关报道: 中国再次警告美国不要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
相关报道: 加拿大议会通过反独法案
相关报道: 《华盛顿时报》:中国三军作战能力提高

相关专题:维护祖国统一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