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香港文汇报社论:陈水扁须看清形势改弦更张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21日 10:56 香港文汇报

  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立场与原则并没有因民进党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领导人而改变。北京方面已经表明:和平统一 是以一个中国原则为前提的。任何形式的“台独”,都是绝对不允许的。对台湾新领导人我们将听其言观其行,对他将把两岸 关系引向何方,拭目以待。

  台湾的这次选举结果,是在北京的估计之中。陈水扁当选後正面临著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还是固守民进党“台独” 党纲这样一个关键的选择。从“一个中国”原则的角度看,不管谁当选,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台湾这次选举是地区性选举, 选举的结果绝不能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更不能成为搞分裂和割裂中国版图的藉口。因此,陈水扁必须面对现实,修 正“台独”党纲,必须回到多数民众要求发展两岸关系的现实,而要发展两岸关系,就要放弃“台独”主张。民意反对“台独 ”

  两岸关系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五十年来,尽管斗争不断,但两岸领导人都同意两岸是中国的组成部分。台湾新领 导人必须认清一个事实,对大陆十二亿五千万中国人来说,“台独”路线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京沪穗 等主要城市作的调查显示,九成五以上的民意坚决反对“台独”。而台湾民众的态度也是清楚的,多数人并不支持“台独”。 台湾《中国时报》三月中的一项调查显示,支持“台独”的只占不到一成,支持统一的有一成三,主张维持现状的占六成。而 在这次台湾选举中,有逾六成的选民用选票表达了反对“台独”的立场。这些都说明了,“台独”之路是走不通的,两岸人民 是“台独”之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

  事实上,这次台湾选举结果既不代表台湾民众选择“台独”,也没有表明民进党在岛内的基层支持力量有实质性的变 化。这次选举是在国民党分裂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民进党陈水扁胜出是渔翁得利的结果,是李登辉个人的一种非民主性格展现 的错误决策的结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国民党李登辉等一些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刻意想把“台独”势力扶上台 的结果。加上岛内民心思变,相当部分的选民出於反黑金、反腐败的愿望,对岛内的政治革新有强烈的期待,求变压倒了求稳 。而国民党企图以中兴票案打击宋楚瑜,同时也严重伤害了国民党本身。选举最後阶段“弃连保扁”的效应发酵,便导致陈水 扁以一个微弱的相对多数胜出,陈水扁只是一个弱势的领导人而已。

  李登辉是“台独”总代表

  归根结蒂,陈水扁上台是李登辉长期以来推行分裂主义路线的结果。李登辉主政台湾十多年来,不断激化两岸紧张关 系,刻意培育“本土意识”,公开提出“七块论”、“夹击论”及“两国论”,把两岸推向战争边缘。其所作所为,与民进党 的“台独”主张同出一辙。人们看得很清楚,十多年来,李登辉走的是“台独”路线,且藉以与民进党互为利用,狼狈为奸。 也因此,民进党一直视李登辉为“台独”的同路人。

  由此可见,近年来“台独”势力在岛内日益坐大,气焰嚣张,完全是由於李登辉姑息、怂恿所造成的。因此,在这次 选举中,岛内各界对陈水扁的“台独”主张及李登辉的“两国论”严加批判与抨击,以及选举结束後,众多群众连日来在李登 辉寓所附近的国民党总部外聚集示威,谴责李登辉分裂国民党,导致“台独”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毁掉国民党五十年历 史的政权,这些都应当是反映了最直接的民意。

  须重回一个中国立场

  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领导人,已令海峡两岸出现危机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陆当局现在正密切注视陈水扁的一言一行 ,看他是否继续鼓吹他的“两岸两国”、“两个华人国家或政权”等“台独”及分裂主张,看他会否与李登辉联手将“两国论 ”修入“宪法”。如果陈水扁把他的“台独”主张变为行动,转化为五月二十日“施政报告”中的具体政策的话,那将是非常 危险的。这必然会给台湾地区甚至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带来极大的损害,也会非常严重地损害台湾同胞和中华民族的利 益。这种前景将是所有中国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陈水扁应顺应历史之潮流,切莫倒行逆施,上台後只有调整被李登辉扭曲的大陆政策,改弦更张,放弃民进党的“台 独”理念和任何形式的“台独”主张,走到一个中国的立场上来,诚心诚意展开与大陆的对话和谈判,才能带给台湾和平与发 展,令到中华民族的统一能早日实现。梁华




相关报道: 陈水扁拟邀李远哲“组阁”
相关报道: 香港文汇报社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谈判的基础
相关报道: 国民党对抗议民众滋事殴人发表三点声明谴责
相关报道: 述评:连战选举失利对国民党的影响

相关专题:维护祖国统一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