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审视新浪15--高层调整:王志东不再担纲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3月9日 17:40 三联生活周刊


新浪在北大的招聘会现场

  主笔:方向明

  记者:李鹏 王星

  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一个漂亮的概念把两个熊心豹胆的总裁架在半空。两家不大的公司要干一项天大的事业,必须 要导致人才和资本的双重窘迫。为了填补两大空虚,新浪网抛出两个庞大的计划,一个是人才计划:近期招聘300名硕士, 100名博士,3名高级副总裁,1名首席执行官。另一个是融资计划:作为投资牵线人的华登集团副总裁茅道林测算,一期 投资至少需要2500万美元,二期需要5000万美元,三期为1亿美元。两个超越极限的具体目标一个可怕的现实,新浪 网将成为一个急速膨胀的公司。而驾驭这辆超速快车的两个驾驶员全是新手,没有足够的经验应付一个险象环生的复杂局面,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学会应付快速变化的环境。前所未有的管理挑战,使王志东和姜丰年如履薄冰,如临深渊。

  在四能利方创业时期,王志东一直控制着发展速度,不敢跑得太快,他最担心打天下的难兄难弟们承受不了,由此导 致公司顷刻之间散架。但是,合并之事的仓促决策,一个初具规模的跨国公司从天而降,已经不是战友掉队问题,而是王志东 本人可能退出历史舞台。一夜之间发生的巨变可能导致一切玩完了。

  王志东心里明白,今天的公司不再是一个创业好汉领着一帮哥们弟兄往前冲,利方的新浪的管理模式大相径庭,企业 上新台阶时最容易出现管理失控,只有新型的人才结构和组织结构,才能避免转型期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

  新浪网已是跨国公司的雏形,但土生土长的王志东并没有跨国公司的管理经验。更要命的是,王志东面临双重压力: 一个是现实压力,新浪网实际上是一个快速拼凑的组织,中国和美国的两地结构不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不同文化背景的两 个公司还不是一个团队,软件与网站的两种业务尚未融合成一个有机体,王志东必须同时完成区域、文化、业务三大整合。另 一个是前景压力,新浪网确立全球最大华人网站的战略定位,但实现的途径并不清晰,而且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没有时间 ,磨合期稍长就会后来者居上,新浪网成为“最大网站”可能变为最大笑柄。

  一个新型的人才结构,一个新型的组织框架,需要一个新型的企业领袖。王志东能否在瞬间之内完成角色转换?国际 化是王志东不熟悉的,信息化又不给他时间学习。唯一的现实选择是,找一个熟悉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成熟人才做领军统帅,王 志东暂避风头浪尖去看明白想明白。

  在庞大的人才计划中,“1名首席执行官和3名高级副总裁”被列其中,显然是新浪的大股东们在发挥作用,这是资 本的意志。原因是不言而喻的,股东们自然会担心,没有国际化的王志东难以做好全球市场。同时,在两个公司磨合期,应该 找一个中性的新人物,全面负责新浪网的管理与运作。难能可贵的是,王志东接受了这种安排,这出于一种创业者的胸怀,也 出于一种与他人分享价值的理念。也正因此,四通利方的发展模式一直呈现开放式。

  来自美国方面的消息,美国人一直认为是华渊购并新浪,而非新浪购并华渊。尤其是投资银行,他们更认同具有美国 教育背景的华渊一班人。

  “我们已经由一家国内公司一跃而成为国际化公司,另外上市成了近期目标,一切都在眼前了,还真有一点不习惯。 ”王志东半开玩笑他说,“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总经理,没留过学也没读过MBA,一步到位做国际性公司挑战非常大。”

  根据人才的不同层次,四通利方的招聘方式也有不同。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将通过世界知名的猎头公司帮助,来寻 找。对于一些技术和开发人员通过社会和大学招聘来实现。1998年12底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园招聘,就由王志东 亲自操刀,在校园演讲,效果非常显著,应征者雀跃。但姜丰年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们更需要将才,可很难寻找到 非常合适的人选。”




相关报道: 审视新浪14--未婚先孕:会不会吃到一只毒螃蟹
相关报道: 审视新浪13--新浪诞生:姜丰年让步是一种韬略
相关报道: 审视新浪12--跨海婚姻:一见如故到一见钟情
相关报道: 审视新浪11--观念差异:两年零两月蜕了一层皮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长篇封面文章:审视新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观点与评论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