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留学归来话剑桥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0日 12:01 光明日报

  剑桥并不大,是个小镇。它像我们国内的许多地方一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地被人们称作“剑桥城”了 。而以前,人们是习惯称它“剑桥郡”的。我却喜欢“小镇”这个名字。城市过于工业化了,而郡又显得过于贵族味道,小镇 却勾勒出了它的宁静和悠久。

  剑桥的学院

  诸如剑桥许多古老而悠久的传统一样,至今它仍和牛津大学一样,保持着它们独特的学院制。剑桥一共有31个 学院,错落有致地分布在这个只有10万人左右的小镇里。这些学院建于不同的年代。就像它们的建筑各具特色,每个学院都 有各自独特的风格、独立的个性:皇家学院仿佛是一个一手擎天的王公;彼得学院恰似满头银发的长者;皇后学院是一位雍容 华贵的贵夫人;圣克莱亚学院则如俏丽动人的少女……而正是这些学院的多姿多彩才使剑桥真正成为剑桥。

  大学与学院虽相辅相成,却是不同的实体,在经济上也是独立的。大学是公有制,由国家拨款;而学院则为私有 ,自谋生路,自负盈亏。大学负责教学;而学院负责学生的生活和本科生的学业辅导。几乎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教学、图书馆 和宿舍。但大学也不是一个空架子:有雄伟的大教堂,有乔治亚式的教务大厦,有收藏量丰富的莫茨威廉博物馆,有花团锦簇 的植物园,有英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也有闻名遐迩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大学下设20多个系(部),每个系(部)又都有自 己的办公楼和教学楼、图书馆。

  康河与康桥

  自从徐志摩留下那首著名的《再别康桥》之后,很少人会超越他,我再写康河与康桥似乎也已多余,但当我真正 地在剑桥生活过,实在又情不自禁,不吐不快了。

  康河只是某一条河的支流,长不过三四十英里。它离开剑桥后,便注入欧斯河,然后流入英伦海峡。康河最美丽 之处,只是近上游的一小段,流过剑桥大学的几个学院,这三四十英里,就代表了整条康河,让人销魂。有人说剑桥的灵魂, 全在这条河上了。

  剑桥出过不少诗人,如英国的拜伦等。诗人重于情感,而康河亦富于情感,特别当时光在轮转,季节在更替,最 易使人情景相融。

  在大学范围内的康桥,起码有八道。这八道桥各具性格与风味。

  最平平无奇的,是麦达连学院的桥,亦是康河与市区交融的唯一衔接点。但站在桥上,康河的一边是妩媚,另一 边则是淡雅,已是一种对照。

  往南几十米,气氛一转,是一道联接康河两边两座建筑物的有盖长廊式的拱桥,使你仿佛到了威尼斯。这便是很 有名的泰息桥,亦称奈何桥。

  下两道分别是圣约翰及三英学院的拱桥。前者可以饱览圣约翰学院一望无际的大草坪和花圃,奈何桥也在眼前; 后者通过一条林荫大道,大道穿过三英学院城堡式的闸门,使人发思古之幽情,叹历史之沧桑。

  过了三英学院拱桥,但未到加勒学院大桥之前,是一条最简单、前边只有铁栏的嘉丽宿舍桥。它是最繁忙的,因 为它是康河、后园与市区之间唯一的公共通道。到了桥的中央,你会不舍得往下走,因为眼前一亮,由热闹变为宁静,由灰沉 变为葱绿,前面左右都是小桥流水。

  从加勒大桥到皇家学院拱桥的一带,又是另一个境界。因为后园有了皇家学院教堂作背景,典雅中有点庄严,动 感中带着宁静。皇家学院教堂偶然传来的几下钟声,使时光似乎倒退到了中古时代。

  最富传奇色彩的,当属“数学桥”了。传说此桥为剑桥的著名学子牛顿所建,起始未用一钉一楔,是全靠搭建而 成。后来有好事者拆开检验,发现果真如此,但却再也不能让它复原了。于是现在的桥上就多了许多金属的钉楔,但由此却使 得它更加出名了。(董志勇)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