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尼雅古城的消失 突变还是渐亡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1月24日 05:40 中国青年报

  “东方庞贝”,“梦幻古城”是如何消失的?那年秋天去塔克拉玛干沙漠,站在沙漠深处的麻扎山顶我朝北望, 眼瞅着越来越窄的尼雅河道,最后消失在漫漫黄沙中。距此35公里,就是那个神秘的地方--古精绝国都城尼雅。当年,这 座繁荣的沙漠城市,养活着3000多口人……而尼雅的最后消失,是一个谜。

  传说千年前,尼雅发生了特大风灾,一夜积沙3-4米,导致整个城市突然消亡。还有这样活灵活现的描述,说 最早来尼雅遗址的人,曾发现城中心佛塔周围有不少仅穿裤衩的人,抱着塔死在那里。难道尼雅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毁于一 场可怕的突变吗?还有一则离奇的报道称,在尼雅废墟的大佛像上,考古学家发现了用老维语刻的话:不信胡大,必然灭亡! 是谁会在这古老的遗址上发出这样的警告呢?

  据史书记载,两千年前,尼雅一带的自然环境,沼泽植被都很好。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进尼雅后曾这样记载当 时看到的情景:屋宇厅堂内有雕刻十分精美的木椅,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还有橙黄的颜色……可是,汉唐时期活跃在丝路南道 的古王国,为什么突然间变成荒芜人烟的沙海,从历史的记载中一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呢?

  这成了搁在我心里的谜,直到不久前,我采访了曾参加1994年中日联合尼雅考察的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杨逸 畴,算是解开这个谜。

  尼雅古河道在红柳沙包间蜿蜒曲折,在沿岸的一级阶地上,断断续续见到多处古人类活动遗迹,散有粗红陶罐破 片,可能是当年盗宝者遗落下来的。越走,沙丘沙包越高大,景色愈来愈荒凉凄寂。

  杨逸畴的骆驼慢悠悠地爬上一处大平台,他看到北方一幢灰白色的佛塔,血一下就涌了上来,这就是他日思夜念 的古尼雅的象征——大佛塔。

  考察队以大佛塔为中心,骑着骆驼进行辐射状的全面考察。他们发现了古居残存,墙是由芦苇和红柳枝编织,外 边抹着泥巴,房内地上散落着陶片,杨逸畴居然还发现了一口袋桃核……

  斯坦因曾记载,在尼雅古遗址中有一座桥,这引起了考察队的极大兴趣,他们特意找寻这座古桥。在大佛塔正南 七八公里的地方,按斯坦因的标记,杨逸畴还真地找到了这座桥。取桥的木样化验,时间约为1700年前。

  在尼雅古城下边,还藏有些什么秘密呢?考察队决定扒开沙层,探解千古之谜,杨逸畴当时做了详细的工作记录 :

  今天骑上骆驼继续北行考察,在茫茫沙海中转游着,维族的老沙指着说,那里就是一片古墓地了,大家赶紧下来 ,在沙丘间观察寻觅着,老沙眼尖,在地面东扒扒,西看看,一会儿竟拣了不少珠子,有红、黄、蓝、白、带条纹的都有,是 玻璃和玛瑙制的,中空。老沙说,这些都是随葬品,每次风暴过后,它们就会暴露出来,他每次来都有收获,当年就从这里抬 回去一具完整的“木乃伊”。我们看到一处暴露到地表的棺木,竟是一段中空的大胡杨树干,尸体就是塞在中间风干成“木乃 伊”的。独木棺旁,有一缕缕红绸布、橘黄色的裹腿麻布和一缕缕金色头发,在沙丘地面飘着,老沙说这里肯定有一具木乃伊 。

  第二天我们又来了,挖掘出一具缺头的“木乃伊”:干缩的皮肤包在骨头上,露出一条条弧形肋骨和脊椎骨,两 条瘦腿骨伸出老远,是趴着的姿势,身上有的地方裹着红黄绸布和麻片。风沙刮个不停,我们赶快照相、记录、定位,然后取 了衣服和棺木的样,最后再用沙土将他埋好。

  当我们离开墓地往回走时,到离大佛塔约半公里的地方,又发现一具人形齐全的森森白骨架,驼工还在沙包旁看 到一个完整的红陶壶。

  三天后,我冒着这里少见的西南风,骑骆驼到了工作现场。工作人员赤着脚,嘴上捂着大口罩或毛巾,跪在各自 负责的方格网内,手拿小铲、刮刀、刷子,一点点清理地面,对触到的每一件东西都要仔细观察,若发现文物,则按原位原样 先描述,通知照相和测量定位,然后再采集、标号、装入口袋内,而把多余的沙土铲扫入另一方格里,由民工搬运出去。这样 细致地挖掘,可以说一针一毫都不会遗漏,但要是尼雅古遗址都按这种方式挖掘的话,至少需要50年的时间。

  考察队通过对尼雅综合考察和发掘,发现古遗址90多处,以及珍贵的亻去卢文木简。古遗址都是沿古河道做南 北向分布,这显示,尼雅居民与水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想像当年,绿洲上水道分叉,湖塘罗布,尼雅人逐水而居,河水清清地漫流着,湖塘泛着波光,高大的胡杨树 在房前屋后被风吹得沙沙作响,苍郁的老桑树、桃树、潇洒的柳树倒映在水面上。胡杨林中、芦苇草地上,羊群出没,葡萄园 滴翠,房内女主人的织机轧轧作响,制陶和冶炼场上炉火通红,一些悠闲的人边烤着馕,边吃着桃子和桑椹,一片美妙的田园 风光。然而,世事沧桑,这一切都消失了。

  对于尼雅的沦亡,杨逸畴在他自成一说的《尼雅地理环境的改变和文明的兴衰》中,解说了这“千古之谜”。

  他认为必须从大的环境变化来想。自然方面,以气候为主的环境条件越来越严酷,最敏感的反映就是水,从现存 遗迹中就能发现这点。比如多处涝坝的发现,这是干旱区人们用来贮水赖以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至今沿用。而有限的水资源 与扩展了的人类活动的矛盾恶化,频繁的民族和宗教战争,粗放落后的生产方式,人类对植物和水源的破坏等等,都能导致和 加速水源的枯竭,沙漠化扩大。在没了生存的必要条件后,尼雅人势必被迫迁移,尼雅的消亡也在劫难逃。

  杨逸畴坚信自己的判断:“尼雅不会是因某种突变性灾难而一下消失的,所谓尼雅消亡在一夜之间或尼雅人是匆 忙走的都缺乏证据。现代尼雅河末端的卡巴克村在严酷的环境中,几十年来经常迁移的游动生活,就是一个活着的例证。”

  在沙漠腹地,如今已发现20多座汉唐古城遗迹,这些距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100公里左右的古城,自东向西 连成一线,构成和营造了当年著名的古“丝绸之路”及其辉煌。“水去、人空、路亡”,这是大沙漠的一条铁律。(本报记者 董月玲)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