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无锡日报 > 新闻报道
 


《阿炳》在上海受“捧”有感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1月7日 10:49 无锡日报

  5日,《阿炳》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首度亮相。这一晚,舞剧的艺术魅力征服了1300名申城观众,戏迷的出色表现 则令随行采访的无锡记者大开眼界,钦佩不已。

  最让人惊讶的是,讨赠票在上海已经不流行了,越来越多的观众以自费买票看戏为荣。《阿炳》自6月份首批入围和 签约艺术节演出后,即由上海天蟾演出公司作市场推介,美琪大戏院则将门票安排在票房公开出售,戏院负责人谈到售票情况 时说:“打听戏好不好的人,比打听票价的多。”反观无锡,每次大型演出售票点前冷冷清清,讨票者却是习以为常一点不脸 红。

  下了班就赶来看戏的公司职员杜先生说:“在上海上大学时经常有看演出的机会,多少受了点熏陶,有了收入以后, 自然而然就培养起了文化消费的习惯。”开演后细心观察,发现尽管当晚还有黎明在体育场开个唱,但美琪的上座率仍达95 %以上,而且有半数左右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看来,重要的是要培育以年轻一代为主的文化消费群。

  再说,上海观众着礼服赴大剧院看戏早已传为美谈,走进大剧场耳闻目睹了戏迷们在《阿炳》之夜的文化修养和文明 举止后,更让人感叹:上海观众,就是不一样!演出中,记者竖起耳朵想捕捉寻呼机和手机声,但没什么“收获”,相反,每 到精彩动

  情处,观众们就自发鼓掌,现场气氛与剧情丝丝入扣。8点45分,戏进入尾声,可观众没有离席抢先退场,而是纷 纷起身、喝彩,在持久热烈的掌声和盈耳不息的音乐声里,灯火辉煌的美琪戏院仿佛成了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记者不由得盼 望,什么时候无锡的剧场里也会不出现那“嘟嘟”的小噪音。

  看戏也是透视文明行为的一个窗口。上海观众不仅懂戏,而且有着尊重演员的修养,他们已开始养成献花的习惯。当 扮演阿炳之父、带伤演出的著名演员姜铁红,一瘸一拐地上台谢幕时,观众席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坐在记者身后的是一 家五口,为了满足小女儿给演员献花的心愿,母亲特意牵着她的小手走上舞台。这一刻,掌声、笑脸、鲜花和赞许,演出者与 欣赏者的沟通交流,使全场每一个人都深受感染,姜铁红激动地将满怀花束掷向身后的伴舞演员、掷向群众。

  市歌舞团进军艺术节一炮而红,看来不仅戏好,与上海观众的“捧场”也不无关系。我市观众在倍感自豪之余,是否 也能向申城戏迷学点“观众须知”,提高一下文化素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无锡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