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书评:文学神坛来来往往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7日 06:26 中国青年报

  我对评论家有着一贯的看法:作家有可能长时间写不出东西,而评论家绝无可能一刻闭上他的嘴。这是一个颇令 人同情的职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在作家和读者的双重冷落下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从哪种角度来说, 作家和读者较之他们和评论家更容易建立起一种亲密与信赖关系。换句话说,在一部作品被读者认可或排斥的过程中,评论家 的作用正逐渐被消解。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评论家公正性与责任感的丧失;二是评论家由于自身的局限对作 品主观性的歪曲与误导。事情往往如此,当评论家对大众舆论进行反向操作时,才有可能受到人们的关注。当然,这需要冒一 定的风险,或需要一定的勇气。《十作家批判书》便属于此类。

  这部书号称是“对当下中国文学的一次暴动和颠覆”,并且要“把获取了不当声名的‘经典’作家拉下神坛”。 坦率地说,这很让人怀疑其文学批判动机的纯正性。但是,我们又不能对它视而不见。想想看,钱钟书、余秋雨、贾平凹、王 蒙、王朔、梁晓声、王小波、苏童、北岛、汪曾祺,这些响当当的名字无一不是曾经或继续挑动我们的文学热情、影响我们的 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人物。他们在文坛的地位、影响及号召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问题在于,是谁把他们推上了神坛? 又是谁要把他们拉下神坛?这一推一拉,是否反映了当下中国文学及其热衷者的脆弱和不成熟?进而我们自然会面临这样一个 问题:把这些作家拉下神坛,是否就意味着中国文坛从此一片澄明?

  《十作家批判书》的几位作者显然都极力想抓住作家的软肋施以重拳,然而整体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他们对几位 作家的批判还显得信心不足,缺乏“拉下神坛”的说服力。尽管“批判”一词并不仅仅意味着贬斥与指摘,但封面上显然只为 炒作的两句广告词无形中消解了该词的肯定性内涵,反过来使全书的批判性大打折扣。值得一提的是,几位作者大多都喜欢不 厌其烦地分析作家在创作上与圈内外其他文学大师的传承关系,并不时地进行主观性的定位与武断的分析,一方面大有卖弄之 嫌,另一方面则又为读者创造了一群“神”。自然,有“颠覆”就有“重建”,有人被“拉下神坛”,就有人被“推上神坛” 。巴尔扎克、福楼拜又当如何?当法国“新小说”兴起之时,他们便成了首选的标靶。

  那么到底是谁把无辜的作家们推上了神坛?应该说,作家的创作活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个体性的创造,尽管许多 作家已经走向媚俗;读者的价值标准和审美取向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个体行为,尽管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喜欢媚同。只有评论家 在不识时务地指手画脚,混淆视听。如果再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作家们想要静心书斋怕也不能,读者想要自辨是非怕也难抗 其扰。我们的评论家,我们的媒体,应该给作家和读者创造一个平等交流和沟通的空间,从而使作家不致过于浮躁,也使读者 不致因为有所收益便把作家尊为“神”。亦 文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