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生活时报> 新闻报道
 


西部开发特别报道:破译“东方金字塔”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4月12日 11:34 生活时报

  矗立于非洲沙漠的埃及金字塔一直被看作人类古文明之谜。无独有偶,近年来在世界的东方也发现了一处神秘的古代 辉煌建筑与之对应,它就是中国西部贺兰山下荒漠中的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建筑群。此后,考古人员对这一充满 谜团的文明进行了一番又一番的探究,旨在破译它的秘密,并谋求找到当年突然消失的西夏文明……近日,在西部大开发的热 点之中,国家为此斥资千万予以支持--

  2000年3月,国家向宁夏文物管理部门下拨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西夏王陵的发掘工作。正处于西部大开 发热点中的中国西部不禁为此轰动。无疑,它给有关西夏王陵的考古探索注入了强烈的兴奋剂。

  70年代初,在一片茫茫的贺兰雪山下的荒漠,人们意外地发现了规模宏大、气势磅薄的古西夏王陵建筑群。作为黄 河文明的一部分,它已在这里静静地沉睡了千年之久。近千年前,曾与宋、辽相鼎立的西夏文明在蒙古人的铁蹄下断然消失。 西夏文明从此成为千古之谜。

  西夏王陵以它傲立荒漠的恢宏气度和卓然超群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引起世界的关注,外国考古专家形象地把它称为“东 方金字塔”。尽管当年它曾遭到来自蒙古人的灭顶之灾,但它毕竟在千年岁月中隐藏着西夏文明的秘密。因此,破译布满谜团 的“东方金字塔”则当之无愧地成了打开西夏文明宝库的金钥匙。

  70年代在荒漠中意外地发现了沉睡千年的金字塔般的西夏王陵

  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会深深地埋藏下许多让人无法想象的秘密。当有一天偶然被发现,人们感受到的往往是一种 历史的尊严。

  1972年6月,兰州军区某部正在宁夏贺兰山下修筑一个小型军用飞机场。远古的荒漠中,一片片热浪从地表升向 高空。战士们挥汗如雨的劳作之中,钎锤的撞击声在空旷的大漠中却显得有些纤弱,一点回音都没有。

  十几天之后,几个战士在挖掘工程地基的时候,意外地挖出了十几件古老的陶制品。它们当中有几个破碎的陶罐,还 有一些形状较为规则的方砖。方砖的上面竟刻有一行行的方块文字!

  首长看过后,命令战士们立即停止工程挖掘,同时驱车到达银川市,将这一情况迅速报告给宁夏自治区博物馆。

  自治区博物馆的考古人员来到距离银川市40公里的工程现场,对现场的保护做了必要的安排,同时开始进行抢救性 挖掘。

  10天之后,一个古老的墓室终于在这个坑道下重见天日。墓室中发现了一些武士像等巧夺天工的工笔壁画,同时还 出土了一些古代精巧的工艺品及方砖等陶制品,方砖之上布满一个个方块文字……

  经过考古人员仔细的研究和测定,认为这是一个古代西夏时期的陵墓。而出土的方块字正是今天被人们看作如天书一 般的西夏文!

  千年之前,西夏文明突然湮灭在茫茫的历史烟尘之中。因而这项规模并不大的挖掘,却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考古人员们立即在这片荒漠中跋涉不已,以求新的发现。结果事实到底没有让他们失望--

  连绵的贺兰山背景中,一片无垠的野性大漠托起一个又一个金字塔形高大的黄土建筑,在广阔的西部天空下显得格外 雄伟。每一个较大的黄土建筑周围,均环绕着方形的城墙等辅助性建筑,像一座座神秘的城堡。而它们的断壁残垣在风蚀日晒 之中,却显示着一种永不屈服时间和沙暴磨砺的顽韧。

  当时,考古人员在这里发现10多座类似金字塔的建筑。不久,他们终于认定这些雄伟的建筑正是西夏皇家陵墓。

  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西夏王陵竟然像一头大漠中的睡狮一样,在这里静卧了千年之久!

  距离银川市仅40公里的西夏王陵为何沉睡千年

  后来的考古工作发现,贺兰山下荒漠中类似金字塔的高大陵墓建筑远不止十几座。随着时间的推进,后来考古人员又 发现了几十座、上百座及百余座。直到2000年,有关部门已发现这样大大小小的陵墓200多座。专家证实,还有一些尚 未发现的和由于贺兰山山洪等自然因素而消失的并不在少数。因此,其真实数量由此可见一斑。

  但是,眼前的一个问题是:这些高大的陵墓群已在这里矗立千年,而这里距离银川市仅40公里,为什么被发现得这 么晚?

  据讲,几百年来,这片荒凉的戈壁滩几乎无人问津,甚至游牧四方的人也很少光顾此地。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 地带偶尔有一队队的小股人马穿过。这些人用马驮着抢来的钱物,常常拍着“战利品”望着像小山似的大土堆得意地哼起西部 流氓小调。

  这些人马是土匪头子“郭栓子”的虾兵蟹将。二十几年当中,“郭栓子”和他的匪徒们背靠贺兰山,常常驰骋黄河两 岸,杀人越货,干尽了坏事。但是直到解放后被人民解放军镇压,一个又一个地挨了枪子的时候,这些家伙也没有琢磨这些小 山似的大土堆究竟是何物。

  解放后,这片大漠没有土匪出没,也就没有了人烟。这些颓废的西夏皇家陵园再也没有人注视它一眼。这样,它一直 等到兰州军区某部解放军来这里修筑军事工程……

  西夏文明断然湮灭西夏王陵也惨遭破坏

  近千年前,西夏文明突然消失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今天,当人们再注目矗立于中国西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无异于 端详一块难得的西夏文明的古老化石。

  西夏,在中国的历史上曾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它是一个以党项民族为主体,包括汉、吐蕃、回鹘等多民族的国家政 权。隋代之前,善于游牧的党项人开始崛起。不久,他们征战南北,占据了今四川、甘肃、青海及内蒙的部分地区。到了宋代 ,党项人与宋、辽展开了或叛或附的反复较量。1032年,党项首领李元昊立足怀远(今银川),取消宋赐赵姓(其实他们 一直延用唐赐李姓),改姓嵬名。不久,李元昊登基称帝。

  从此,西夏开始了它近200年灿烂的历史。受汉文化的影响,西夏有了自己的方块文字和历法,有一套完整的政治 体系和宗教体系。可以说,这个善于征战的民族在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造就了自己辉煌的文明。至今,被称为东方文化 宝库的敦煌莫高窟还有专门反映西夏佛教和游牧生活的壁画。

  从夏景宗李元昊开始,西夏共出现了十位皇帝。到了十三世纪初,在蒙古军队的强劲攻势下,西夏已是英雄末路。到 了夏末帝时代,这个民族高贵的头颅在蒙古人锋利的马刀下被齐刷刷地斩下,永远沉没于滔滔的历史长河……

  事实上,当年伴随着西夏文明的湮灭,西夏王陵也遭受到一场空前浩劫。

  1227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狠狠地将一口唾沫吐在地上,跃马扬鞭,带领大军开始了他对西夏的最后一次征战。后 来的事实表明,这也是他叱咤风云一生中的最后一次征战。

  进攻遭到了西夏人惨烈的抵抗。这个顽强的民族,曾使大宋的讨伐十战九败,精疲力尽。如今,西夏对外人的入侵寸 土必争,洒下了不屈的鲜血。而此时,成吉思汗开始病卧在床,有人说是西夏人锋利的毒箭给了他致命的伤害。不久,这位曾 横扫欧亚大陆、荡平40国的一代天骄,终于在途中逝世。

  之后,一场疯狂的灭绝种族的复仇开始,整个西夏民族遭受了灭顶之灾。他们几乎被斩尽杀绝。即使偶有逃脱者,为 避杀头之祸,也只好改名换姓,隐居江湖。

  从此,辉煌一时的西夏文明断然消失。

  嗣后,复仇使蒙古人对西夏人的祖坟也进行了一番大规模的扫荡。

  成片的建筑被烧被砸。倾刻间,流光溢彩的西夏王陵顿时“金屋变败瓦”……

  20世纪初有了西夏学但西夏文明仍然迷雾紧锁人们寄希望于西夏王陵

  伴随着一个民族的灭亡,西夏文明成了一桩历史谜案。鲜为人知的是,它作为一个民族的秘密被埋藏千年后,终于在 20世纪初向世人隐隐亮相。只不过它把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给了外国人。

  1908年,一个脸上长满大胡子的俄国考古学家穿过新疆地域的大沙漠,又经河套地带,不远万里,来到内蒙。他 用小小的恩惠打点了当地清政府的官员,从而获得了在中国的文物发掘权。从此,他雇用几十个强壮而廉价的中国民工为他出 力。黑城子镇的一座座古墓和古塔被他挖掘一空。

  清朝的腐败成全了他的事业。这其中他打开了一个埋藏着一具女尸的古墓,从中发掘出一些十分陌生的方块文字、古 画及其它文物。

  几十头高大的骆驼驮着大量的文物运往彼得堡。而来自那个女尸古墓中的文物也在其中。

  后来的研究表明,这座古墓的主人是当年一位西夏王朝的公主。

  而那些方块文字正是西夏文!

  这在当时是一项震惊世界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应该说这个名叫柯兹洛夫的外国人是个出色的考古专家。理所当然的是,时至今日,一些中国的学者仍对他咬牙切齿 ,对他的这段所为斥之为“文化掠夺”。

  大胡子柯氏为西夏文字耗去了几十年的心血,尝试性地破译了一些西夏文字。人类西夏学的研究从他的手中开始。

  无独有偶。继柯氏之后不久,一个叫大谷的日本考古专家从新疆、甘肃挖走大量中国文物,同样也发现了一些西夏时 期的文物。大谷也开始青睐于西夏文……

  此后,中国的一些学者根据这两个外国人的资料及部分在国内发现的西夏文物对西夏学做了研究,他们当中出现了一 些较有造诣的学者。

  但是,有限的文物使西夏文明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是迷雾紧锁。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把希望寄托于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等级森严有九位帝王之墓

  西夏王陵地处贺兰山下,东西5公里,南北10多公里,总面积50多平方公里。如此之大的皇家陵园在中国实属罕 见。

  研究表明,西夏王陵中的陵墓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巨大陵区。应该说这是其统治集团内政治等级的最具代表的翻版,也 可以说是统治者利益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不同级别的陵墓有不同的建筑制式和建筑材料。有人把西夏王陵分成甲类、乙类、丙 类、丁类四个等级。这种分法在行内得到认可。

  按这种分法,甲类中九座陵墓,其规模巨大,每座陵墓占地约15万平方米,现主墓高20多米,均有角台、鹊台、 献台和碑亭等辅助性建筑,有宽大的围墙,类似一个个神秘的古代城堡。专家认为,这九座建筑应是西夏九位帝王的陵墓。

  乙类陵墓是指一些占地5000平方米以上,现墓高5-10米的夯土建筑;丙类陵墓占地3000平方米左右,现 墓高为5米;而丁类陵墓占地1500平方米以下。专家认为,其中的丙、丁类大都为陪葬墓。

  从70年代开始,考古人员对矗立在荒漠中的西夏王陵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研究,并不断发现新的大小不等的陵墓。 与此同时,也对几个小型陵墓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从中发现了一些很珍贵的西夏文物。

  这些文物中有西夏文字,有反映西夏人游牧生活和市井生活的绘画,有各式各样的雕塑作品,有“开元通宝”、“淳 化通宝”、“至道通宝”、“天禧通宝”、“大观通宝”等各个时期的流通钱币,有工艺精巧的各类铜器、陶棋子等文物。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当中出土了大量造型独特的石雕和泥塑。

  这些文物的发现为研究西夏文明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实物。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西夏王陵布满谜团国家斥资千万开掘李元昊之陵需两年时间

  自从70年代西夏王被发现以来,它的面孔一直是若隐若现,迷雾重重。

  几年前,一个关于西夏王陵精确的坐标绘图在专家们的手中完成。

  不久,有人惊讶地发现,九座帝王墓的组成正是一个北斗星的图案,而它的陪葬墓也都是按各种星象的布局来设计的 !

  这使西夏王陵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今天,当人们来到这里的时候,所见到它的一切与当年最初的形象相比,已是面目全非,此王陵非彼王陵也。

  但是当年它究竟是何面目,考古专家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在蒙古人破坏前,这些帝王陵高达40多米,是 由琉璃瓦组成的辉煌的八角形尖顶建筑。也有人认为它当是圆锥形高大建筑。70年代人们刚刚发现它的时候,陵墓下还堆满 当年被蒙古人砸碎的各式各样精致的琉璃瓦。

  西夏王陵动工于李元昊时代,这在专家们中被一致认可。但是,由于当年高大的墓碑全部被毁,各个墓的主人也就成 了不解之谜。因而这方面一直存有争论。但一般都认为规模最大的3号陵应为李元昊之墓。

  1995年,国际西夏学术研讨会在西夏陵博物馆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考古专家学者对西夏王陵的各种未 解的秘密做出不同的推测。

  有人呼吁,为了全面了解西夏文明,有必要发掘西夏王陵。

  这时,外国专家们把西夏王陵誉为“东方金字塔”。

  西夏王陵管理处林骏同志对记者说:“最近国家下拨的1000万元资金已经到位,我们准备将此用于发掘李元昊墓 。4月份动工,发掘工作要历时两年。”

  我们相信,随着西夏王陵的发掘和有关研究进展,“东方金字塔”之谜必将被破译,而当年突然湮灭的西夏文明也必 将重见天日……李作明/文




相关报道: 旅法中国学人举行“中国西部大开发研讨会”
相关报道: 中国西部天然气“东输”资源充足
相关报道: 澳洲华人主席马利民到重庆寻求合作
相关报道: 今年中国西部将新开工“十大工程”

相关专题:西部大开发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欢迎下载信息即时传送软件-新浪点点通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生活时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