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Sina Ads.

   首页>健康> >新闻内容


流动人群潜在艾滋病传播日益严重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2日 10:00 中国青年报

  1月28~29日,“ 流动人群与性病艾滋病防治对策研
讨会”在京召开,会议首次将我国流动人群和性病、艾滋
病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据统计,我国目前的流动人口(  包括长期的和暂住
的)总数高达1.2亿。约15%的劳动力离开了他们的原生
地,在其他地方居住。流动人群中疾病的传播,给卫生部
门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
已报告发现艾滋病感染者。报告数最多的是云南,其次是
新疆、广西、河南、四川和广东。预计到2000年,中国艾
滋病实际感染人数将超过120万。据悉,近年来, 性病发
病率仅次于痢疾和肝炎。仅1998年上半年全国性病报告数
就比1997年同期增长40.5%,梅毒则增长68.2%,  因
性渠道传播艾滋病的比例也逐年增高。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现有的性病艾滋病卫生服务,如
诊断、治疗、健康教育、咨询、监测等,大多针对高危人
群和特殊人群(如卖淫妇女、嫖客、吸毒者、流产妇女、
孕妇等),忽视了流动人群。

  据北京市一项外来人口普查显示,流入北京的人员年
龄在15岁至59岁的占91.4%,其中39岁以内的青壮年占6
4.51%,受过小学教育的占16.9%,受过初中教育的占
59.5%,文盲占3.2%。据建设部统计,建筑业现有从
业人员3200万,其中民工就有2000万左右,平均年龄在25
岁至30岁之间,已婚占50%,大都两地生活。 他们大多为
性活跃人群,较易感染性病、艾滋病。由于文化低、没有
专业技能等因素,流动人口中吸毒、卖淫嫖娼的比例较高。

  全国性病麻风病控制中心梁国钧研究员,分析了近年
我国性病的疫情后指出:“性病的增加有明显的季节特点
,1季度发病率最低,2季度开始上升, 到第4季度达到高
峰。这与我国民工的流动时间相一致。流动人群中性病患
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

  据专家测试,艾滋病病毒由男性传染给女性是女性传
染给男性概率的8倍,今后10年, 妇女感染的比例将大大
增加。

  全国妇联城乡部范素娟女士说,近年来,  “老少边
穷”地区外出打工的未婚女青年逐年增加,她们文化程度
低,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差,缺少社会文化生活,种
种因素致使她们易发生婚前性行为,并成为性病艾滋病的
易感人群。研究表明,从生理学、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女
性更具有因性传播而被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人们如果了解
了这是致死率高、传染性强、至今仍无有效药物医治的病
,是不会铤而走险的,但社会上的宣传都只集中在每年的
12月1日前后,缺乏广度和持久性。

  艾滋病是惟一由联合国专设机构协调控制的疾病。提
到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困难,卫生部疾病控制司陈贤义副
司长的一番话令人深思。他说,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一些领
导,对艾滋病传播加速并很快进入一般人群认识不够,尚
未形成政府领导、多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防治体系;
公众普遍缺乏预防知识;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足,多数医
疗卫生单位和人员没有足够的艾滋病、性病诊断能力,疫
情监测、采供血管理及医源性感染预防工作薄弱。

  据悉,由于缺乏必要的法规,已出现的许多问题处理
起来无章可循。如对艾滋病感染者与病人的医疗、就业、
婚姻等基本权利的保障,强制性艾滋病病毒检验的范围等
等。另外,对控制吸毒、性乱等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的传播
,至今缺少有效措施。

  此次研讨,是来自卫生部、公安部、国家统计局、全
国妇联、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北大人口学研究所及流动
人口多的上海市、河南省等单位和地区的代表,第一次就
性病、艾滋病问题坐在一起交流情况。  与会专家学者认
为,流动人口中,潜在艾滋病传播日益严重。(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