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 Sina. Ads.

   首页> 影视音乐>中国青年报 >新闻内容

中国青年报

早春影市热卖爱情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4月2日 13:43 中国青年报

    “莎翁”击败“大兵”卷走奥斯卡7项大奖的同时,
无意中也铺垫好了今年影坛的浪漫氛围。与此遥相呼应的
是国内影坛的情感泛滥。从情人节至今,影市的温情一直
在直线上升,各种版本的“爱情”轮番上演,倒也应了“
爱情是艺术永恒的主题”那句老话。

    只不过,时下正在各大影院热卖的“爱情”,真诚的
含量少了点,作秀的成分多了些。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
电影一旦和时尚挂起了钩,哗众取宠和急功近利的成分不
知不觉也就大了起来。一句话,冲着钱去的。

    大导演卡梅隆肯定想不到,他的《泰坦尼克号》在全
球狂赚了十几亿美元之后,自己还没想清楚这台好戏该怎
么收场,大洋彼岸已经大张旗鼓地弄出了它的“中国版”。

    眼下正“畅游”京城各大影院的《爱情命运号》,从
一开始就搭定了《泰坦尼克号》的顺风船。2000多万元的
投资,刘德华、瞿颖、黄磊等众明星的加盟,似乎都抵不
上一句宣传词来得实在———如果说《泰坦尼克号》是1
00年前西方青年的爱情悲剧,那么《爱情命运号》就是今
天东方青年的爱情喜剧。按“爱情悲剧”的感人标准,“
爱情喜剧”当然也错不到哪儿去。仔细想想,这广告里的
文字游戏玩得多少有些投机取巧。

    投机取巧只不过是附庸时尚的一种表现。去年春天,
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女导演被邀请为大学生电影节的评委,
当评委会提出以影片《爱情麻辣烫》作为大奖时,这位女
导演立即提出了异议,她不懂这样一部只是表面花哨的时
尚电影何以在中国成了“新”电影。何谓新?何谓旧?为
什么中国电影竟会缺乏这样基本的判断?

    但发行《爱情麻辣烫》的艺码公司还是从年轻人那里
赚足了钱。确切地说,这是时尚的力量,而不是艺术的力
量。很多电影人在说这话时,脸上都带着相当复杂的表情。
时尚是个名牌标签,只要沾上这标签的边儿,说话的声音
都得高八度,更甭说是艺术的时尚了———那吆喝声还不
得爆了棚!

    最近另一部被爆炒得可以的是艺码公司的新片《美丽
新世界》。据说,该片曾参加今年柏林电影节的角逐未果,
但在国内却有口皆碑,还被某些专家冠以“新市民电影”
的美誉,这和去年的《爱情麻辣烫》称“新”倒也相得益
彰。不管这部电影如何“青春气息扑面”,如何“再现了
都市小人物的生活”,相比之下,任贤齐、伍佰等港台歌
星的加盟似乎更有号召力。导演施润玖也坦言,现在都讲
市场,明星对影片的票房太重要了,如果这个片子没有这
么多明星出演,恐怕就不会有什么人来看了。看来,这部
影片的时尚效果主要来自于明星效应了。

    而《网络时代的爱情》的拍摄者则是一群毕业不久的
年轻人,资历上的弱势恰恰成了他们宣传上的强项。电话
、传呼和网络被赋予无限寓意,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加上
若即若离的爱情,这部影片简直就是在试着表述他们对电
影的认识和对时尚的理解。编剧郭小橹说,拍这部影片的
过程也是我们到处找投资拉赞助的过程,剧本改了8个月,
15次易稿,到最后一个本来非常个人化的日记体变成了一
个非常社会化的商业剧本。如此浓厚的商业氛围里,艺术
如果不贴上时尚的商业标签就很难走进市场,不知这该算
是艺术的悲哀还是时尚的悲哀。

    在现今资讯发达的时代,写传奇故事就一定要舍得丢
掉所有的高科技,往返璞归真那儿靠。和时髦的“网络爱
情”正好相反,把写有心事的纸条放进玻璃瓶抛向大海,
然后有缘之人拾得此瓶,从而了却一桩心愿……这个故事
听起来简直有点不食人间烟火。拿功夫片出身的成龙和三
级片出身的舒淇说事儿的影片《玻璃樽》,同样也是部爱
情片。据宣传,愚人节在京上映的《玻璃樽》与以往的成
龙电影迥然不同,是一部温情脉脉的浪漫文艺片,而一向
不畏强暴、敢打敢拼的成龙将在片中“武戏文唱”,与时
下炙手可热的红星舒淇一起“共谱心曲”。而梁朝伟、周
华健、任贤齐等众星的加盟,又没法不让人感叹今天的艺
术是如此地缺乏想像力。眼看“爱情”就要卖完了,下一
拨儿卖什么?记者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