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 上海青年报 > 正文



记者赴九段沙考察:“这里的芦苇割不完”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3月19日13:23 上海青年报

  日前,记者随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署韩署长赴九段沙考察。车开到三甲港,由两艘小舢板接到几百米外停着的一艘渔船。据悉,这艘首尾长不过十余米的船,已经是管理署历次赴岛中所乘最大一艘了。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航程,中午时分,九段沙在望。九段沙分上沙、中沙和下沙,每块之间有潮沟相隔,上沙和中沙隔得最远,有近3公里。我们先去的就是上沙。虽然已经到了捕鳗苗的最后时节,上沙靠我们这边的江面上还是停着近百艘捕鳗船,捕鳗苗用的渔网在每艘船的不远处一字排开,最长的有200~300米长,颇为“壮观”,可以想象不久前数千条船在江面上布满“天罗地网”的情形。据悉,每条渔船有自己的地盘,不能逾越。为了争地盘还会发生争斗,甚至因此发生过命案。

  由于正在涨潮,草被淹在水下,露出来的滩地上长满了芦苇。芦苇荡是湿地的重要标志,又高又密的芦苇是鸟类晚上栖息的最佳场所。

  我们的渔船靠岸,所有的人都下船上岛。脚踩下去的感觉有些软,可以踩出浅浅的足迹,但地还算坚实,并不是事先想象的泥泞沼泽。据悉,这都是因为大量的芦苇牢牢抓住不断堆积的泥沙所致。然而记者所在的土地周围,芦苇只剩下了一截截露出土地几寸的杆子。不远处,两艘停着的船上,堆满了一捆捆扎好的芦苇。

  一个在堆积如山的芦苇边休息的民工告诉记者,从去年9月起,他们就在这里割芦苇。每个人一天能割半吨。他的老板有四条船,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人同时工作。割下来的芦苇运到镇江卖给造纸厂,一吨能卖300多元。身边的韩署长告诉记者,芦苇是最好的造纸原料,割芦苇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这个民工指着远处金黄色的芦苇荡得意地说:“这里的芦苇太多了,割都割不完。”记者问他是否知道不能在这里割芦苇,他回答得理直气壮:“我们老板领了许可证的。”至于这个“许可证”是什么部门发的,他支支吾吾说不上来。.

  据悉,由于大量芦苇被割去,使鸟类没有落脚之处,加上周围渔船越来越多,上沙的鸟类已经越来越少。渔民告诉记者,前两天在上沙有两只大天鹅被毒死,40多斤一只,一个人都背不动。这些被毒死的鸟,都成了三甲港大大小小餐厅的盘中餐。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中沙和下沙周围走马观花地远远看了一下便即回返,不时看见大鸟在芦苇荡中飞起,它们生活得自在悠闲。然而在中沙下沙附近散布的数十条渔船,却使韩署长的眉头无法舒展。本报专稿/记者赵延


相关论坛】 【关闭窗口

 新浪推荐
3-15保护消费者权益专题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健康专题:春天 别让忧郁沉重徘徊
强力推荐网友长篇力作:不死鸟
竞技风暴举办2001赛季甲A有奖竞猜
组图:奥斯卡颁奖典礼明星时装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新闻中心主编信箱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