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 正文
北京一老汉以自身感受吁请国人排队上车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04日15:39 北京日报

  标题看似有点小题大作,其实是老汉我作为一名年过古稀的乘客,缘自切身感受的一呼。

  眼看汽车进站了,伫立站台已等候多时的我判断着停车的位置,找准车门,正要艰难地抬脚上车,背后的人群忽地一拥而上,其中一壮汉从斜刺里猛冲上来,一膀子将我撞个趔趄,紧随其后的年轻力壮者一个个争先恐后,“乘胜”而去,撇下站台上如我一样的老人、妇女和儿童望“车”兴叹……

  这就是我无数次亲历亲受、也是城市里时常上演的“挤车大战”的一幕。此种令国人含垢蒙羞的丑陋无序现象,即使在首善之区的北京亦不能免。尤有甚者,在笔者的记忆里,近期因挤车而导致的人身伤亡事故已很有几起。上海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在公共汽车站候车时,被疯狂挤车的人群挤到轮下,汽车骤然开动,孩子被当场轧死。济南一名小学生也是在上公共汽车时被挤倒在车下,永远失去了双腿和肾脏。

  不忍想象车轮下的花季少年,带着怎样的恐惧和怨恨离开人世。

  检点乘车秩序混乱现象,诚然,不能完全排除诸如增开车次、加强管理、完善法治,对于缓解交通紧张状况的作用。但是,仅有“硬件”设施和硬性指令而无相应的道德觉悟,就足以根治“挤车大战”的积习和顽症么?

  中国向称“礼仪之邦”,然而在“行”(交通)的方面,国人一般又是较少礼让,不知让路的。早在1933年,鲁迅先生痛感于斯,曾连续写了《推》、《踢》、《冲》等几篇杂文,对上海滩上“横冲直撞,对于对面或前面的行人绝不稍让”的人物(主要是“洋大人”、“上等同胞”)有所剖析。由此悟及,原来传统的中国文化讲“礼”,是只限于“上等人”———“天地君亲师”,而礼是“不下庶人”的,上等人对下等人讲礼让是不屑更不配。此种流风余韵演绎至今,国人讲礼让,也还主要是在家里、单位里,对领导、长辈、老师、同事、熟人,不但礼让,而且可亲。但一出门,上了马路,见了生人,就常常不让了。让了,就似乎是低人一等,“傻冒”一个。足见,与诸多“硬件”并行不悖,我们还很需要从道德、文化的层面上解决“挤车大战”之类的交通难题。

  揣度挤车者的心态,又大都意在抢时间争速度,以早些抵达目的地。但据行家调查证明,在一定的交通空间里,公共汽车进站后,如果乘客都能互相礼让,循序上车,比一哄而上地乱挤,时间至少可缩短一半。可见,“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恩格斯语)。明乎此,我看规范乘车秩序、医治“挤车”大战顽症,最简便易行、有效的“处方”,就是让乘客像医院挂号、食堂买饭一样排队。按说,在公共场所排队,本是国人的“长项”和传统习惯,只需晓以利害,引导得法,积以时日,在城市公共汽车站排队,也并非不能做到。故而老汉我有此一呼:

  请国人排队上车!(刘恩启)


时事论坛】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推荐
美军侦察机摧毁中国战机事件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新浪汽车频道改版:汽车新闻 用车修车…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情感专题:贫穷的爱情你要不要?
时尚组图:人体艺术写真获奖作品展
新浪网滚动新闻每日1700条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