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免费邮件用户注册网站地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万象 > 正文
青少年犯罪触目惊心 7岁小孩当街抢大人手机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4月11日16:30 扬子晚报

  9日下午1:30左右,连云港刘某左肩挎只小包在路上行走,一小男孩悄悄接 近她,小手拉开包的拉链,拿走了一只装有500多元钱的信封。刘某发现后奋力追 赶将小男孩捉住,一问才10岁,姓王,本地人。

  同日下午4:30左右,南京李小姐逛新街口,爱美的她把一部价值千元的松下 900手机挂在脖子上,突然冲上两个小男孩拉断挂绳,抢走手机,向中山东路狂奔。李的男友和路上的两个男子追了几百米抓住他们,他们一个7岁,一个8岁,都来自安徽。

  [观察家言]读了这两则消息,心头隐隐作痛。他们的年龄太小,他们不该 这样做,他们没有理由这样做,他们这样做的责任不全在他们,他们再次为全社 会敲响了警钟。

  如果稍微留心一下身边的传媒,你就会发现每天都有不少青少年犯罪案件的 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这些,你可以去注意,也可以忽 视,甚至连惊奇感都不再有,然而恰恰在这“司空见惯”中,掩藏了许多青春的 悔恨和社会的反思。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已占到刑事犯罪总数 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 上。从犯罪性质来看,青少年犯罪还不在于数量、比重的增加,而在于犯罪的严 重性、危害性的增加,如杀人、抢劫、强奸、恶性伤害案件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其中抢劫又是这几年增加速度最快的暴力犯罪,团伙犯罪的比例增长也很快。这 些多么触目惊心!

  暴力案件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透视出一个社 会或一类人群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青少年暴力案件的增加和现在普遍存在于 青少年中的暴力倾向密不可分,暴力倾向最简单的“出处”就是暴力文化。虽然 我国法律严禁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 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孩子们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 暴力场面。而暴力的基础就是对生命的极端漠视。影视作品中的血腥、刺激,使 暴力虚拟化,即让人产生了再暴力的东西都与人类感受无关的错觉;电子游戏一 般内容都是格斗、射击、打杀之类,在游戏中可以尽情使用暴力,这些都很容易 使人格尚未健全的孩子们错把“现实”当“虚拟”,使青少年犯罪的手段更加冷 酷、残忍。

  另有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在家庭暴力发生较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实 施暴力犯罪的可能性更大,现在家庭更多的问题是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放任,使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是非、价值的基本判断,以致唯我独尊、任性妄为。 但道德是“溺爱”、“放任”不出来的,要靠家长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试想,如果成人世界都奉行的是弱肉强食、巧取豪夺,你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温良恭俭让呢!那么,当孩子们因无知而犯罪最终受到法律制裁时,我们的家长、老师以及所有有起码社会责任感的人们,难道只做“作壁上观”的看客而丝毫无动于衷吗?!

  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和行为规范是从小养成的,如果从小就过多地沾染暴力文 化,形成对暴力的麻木,或者家长对其过度地溺爱或打骂,形成骄纵或暴力人格,那么一旦有实施暴力的能力和诱因,就很可能造成犯罪。而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又往往那么刻板教条、苍白无力,其实道德底限本身是很朴素的,我们不要冀望每一个孩子在道德上都达到精英的高度,但我们应要求孩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只要让孩子懂得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他们对暴力的危害定会有新的理解。

  醒悟吧孩子们,为了你们,为了我们,也为了国家民族!(薛崧云 耿志清)


时事论坛】 【关闭窗口

新 闻 查 询


 新浪推荐
美军侦察机撞毁中国战机事件
春游前别忘了看看“北京郊区旅游手册”
同学们在等你呢! 快来新浪同学会
新浪网网友个人专辑全新改版
乐坛群星闪耀5-1工体 新浪网与你同申奥
独家连载中国第一部足球小说《假球》
情感专题:贫穷的爱情你要不要?
享受手机短信息服务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