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在俄罗斯开店的中国女老板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10日 09:04 中新社

  中新社黑河十月九日电:如果在一个语言不通、文字不识的 异国他乡,能够住进一处本国乡亲开的旅馆,将会是一种什么样 的感觉呢?四十二岁的董万霞女士,就使许多身在俄罗斯的中国 人找到了这种感觉。

  布拉戈维申斯克是黑龙江左岸的一个俄罗斯远东边陲小城, 街道宽阔、绿树掩映.傍晚时分,凉风习习、行人稀少,记者漫 步在通往黑龙江边的一条宁静小街上,在一幢俄罗斯传统风格的 “木克楞”建筑墙角,突然瞥见一个写着“聚龙宾馆”小木牌挂 在那里,尽管招牌只有一尺见方,暮色中并不显眼,但在这个到 处都是俄文的城市里,这四个墨写的小小汉字就足以让记者眼热 了。

  于是,记者毫不犹豫地奔进院里。这是一个L形尖顶木制房 子,一侧临街,后面是院子,院中有树,门开在后院。一跨进走 廊就见明亮的灯光下,几位中国房客或提着暖瓶去打热水、或端 着脸盆去洗脸间,一股很中国的炒菜香味,从走廊的拐弯处弥漫 过来,一片温馨顿时荡漾在心头。

  在走廊的尽头,是一间宽敞的大餐厅,旁边的厨房里,一位 颇有风姿的中国妇女扎着白色的围裙,忙着在蓝色的火焰上颠着 大勺,旁边有一位俄罗斯姑娘在打着下手。听说有记者来采访老 板,这位女士朗朗地笑着说:“我有啥好采访的,赶快请到餐厅 里坐,我炒完这个菜就过去”。餐厅里摆事实放着十几张长方形 餐桌,一男一女两个中国房客坐在这里一边聊天一边等着上菜, 一部彩电悬挂在墙角处,正播放着黑龙江省电视台的节目,女老 板吩咐那位俄罗斯姑娘给记者倒上一大杯俄罗斯的饮料,颜色、 味道、和口感好像是在中国喝过的“芬达”。

  不一会,那两个中国房客要的“红烧鲫鱼”和一个炒菜热气 腾腾地上来了,男房客又要了一瓶俄罗斯啤酒,女房客要了一大 碗米饭,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这时女老板走进门来,一边摘围 裙,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我又当老板又 当厨师还当服务员,来了客人就忙里忙外,一天也不停脚。”然 后,她坐在记者的对面谈起了自己的经历。

  这位女老板名叫董万霞,原来住在黑河市管辖的北安市,在 医药公司当调拨员,后来又到河北省的承德矿务局医院,在药局 当药剂师,去年办了停薪留职,秋天和丈夫一起来到俄罗斯,在 这个城市里的一个名叫“友谊库”的水果蔬菜批发大市场卖水果, 她夫妻俩发来两火车皮水果,卖了四十五天就回去了,自称没有 挣到钱。今年五月,她又过来,从另一个中国人手里接手这个旅 馆。这处房子是布拉戈维申斯克市气象站的,有八、九间房子, 房间很大,现在安放了四十多张床位,每年需要向气象站交一万 五千元的租金。

  现在,这个旅馆在布市的中国人当中名气很大,许多从对岸 来的人都愿意住到这里,有的人甚至常年住在这里,董万霞每晚 只收每人二十卢布的宿费,只相当于七元人民币,十分便宜。特 别是在这里能够吃到董老板亲手做的可口的中国饭菜,价格也不 贵,大米还是特意从中国运来的。每到星期六和星期天,董老板 的“聚龙宾馆”就爆满,常常出现打地铺的情况,有的人宁可在 这里住地铺,也不愿住到别的地方。董的房客中,许多是常来常 往的“回头客”,身边这两位就餐的就是,他俩是“倒包”的, 平均一周过境两、三趟,每次都要住在这里。

  最近,董万霞又雇请了一位名叫达妮娅的十九岁俄罗斯姑娘 当帮手,在店里洗衣、洗被、擦地、搞卫生,每天给三十卢布, 相当于十元人民币的工钱,另外负担她的一日三餐。董老板对达 妮娅很满意,她说,俄罗斯女人能吃苦、肯出力,手脚勤快,眼 睛里有活,尽管双方语言不是太通,但配合得还是相当默契的。

  夜暮降临,记者告别了这位在俄罗斯开店的女老板,真诚希 望她在此生意兴隆。夜色中,回望“聚龙宾馆”,橘黄的灯光从 窗户流泻出来,洒在大街上,映进树叶间,暖在身处异国的同胞 心里。作者:郑新玲胡颖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中新社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