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哈尔滨人:激情消费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2日 05:54 中国青年报

  舍得在“面子”上投入

  哈尔滨的冬天,穿貂皮大衣挤公共汽车的妇女时有可见。这使得国内外时装企业完全可以不顾整座城市的经济发 展状况和居民消费能力,径自向那里销售各种昂贵的品牌。

  因为他们很容易就能知道,这是一个好体面的城市,人们舍得在“面子”上投入,哪怕实际生活水平离“面子” 表现出来的还相差很远。

  曾有调查数据为证,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哈尔滨等大中城市,哈尔滨的人均收入处于下游,可那里人均 在服装上的消费却一直名列前茅。

  在买卖行为过程中,哈尔滨人同样重视“面子”。为了“面子”,有时候双方甚至舍弃了行为的目的----利 益。

  比如,买裤子的,接连试了几条,希望能把价钱讲下来。而认为跟一个小气的人计较“没劲”,卖者可能会首先 不耐烦,说:“不卖了,不卖了!买得起就买,买不起别买。”后者当然被激怒了,但他却不肯丢了面子离去,而是突然从兜 里抽出钱说:“你这么一说,我倒是买定了。”

  看着卖者把裤子递过来,胜利的笑容在买者的脸上荡漾起来。虽然整个过程中可能连一个观众也没有。

  这些事,南方人是无论如何也搞不明白的。做生意到底是为了挣钱还是为了呕气?人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活着? 看起来并不复杂的问题,到了哈尔滨人的脑袋里,就常常变得难缠起来。最后,他们只好用一些简单、似乎蛮有道理又自相矛 盾的谚语解决:“不蒸馒头蒸(争)口气。”

  作家阿成早就发现,哈尔滨的民间和企业交往中,这种民谚、名言名句、歇后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奇 妙地与政府行为、政策和科学互相独立并存。而那些随时被哈尔滨人用来决定思维方法和判断方式的经验性语言,则被称为哈 尔滨人的“神秘咒语”。

  当然,这些咒语里有“不蒸馒头蒸(争)口气”,也有“相逢一笑泯恩愁”。

  只想挣“大钱”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些年老工业基地哈尔滨的经济一直在爬坡,人们的收入也直接受到影响,跟国内发达地 区的距离已经不小了。可是,哈尔滨人并不因为囊中羞涩而格外看得起有钱人。以前甚至经常有人议论腰包已经鼓了仍然兢兢 业业的南方人,“为几毛钱讲价,磨来磨去,累不累!”

  这种观念,在农贸市场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哈尔滨的蔬菜,至少是论斤卖的。如果有南方妇女因为做汤只想买两 棵油菜,卖菜的商贩要么反问:“这么少,咋卖给你呀?”要么可能随手从大捆里抽出两棵说:“拿去,拿去!”

  不要误会,不是哈尔滨人不想赚钱。只是,他们的心里,钱有大小之分。他们更愿意赚大钱。计划经济年代,物 资紧缺,哈尔滨人乐于称道的,就是自己与铁路、煤矿、大小兴安岭和大庆的关系。一张批条,就是上千、上万或者几十万元 收入,钱挣得多么痛快!很少有人知道哈尔滨的辉煌历史。那里是中国第一家烟厂、啤酒厂的摇篮,生产过著名的孔雀牌照相 机和孔雀牌自行车,中国第一台洗衣机也是哈尔滨生产的。而且,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大项目,三分之一在东北,东 北的一半在黑龙江。对俄罗斯边境贸易红火那些年,一车西瓜换一车化肥的生意就是哈尔滨人的杰作。

  所以,下岗职工刚刚出现的时候,哈尔滨人一时很难接受。家政中心保姆、清扫员的工作,几乎请不到下岗女工 。至于每个大商场门口都有的修鞋匠、织补女,还是让那些操着南方口音的农家男女做吧。

  几年前,那里堪称亚洲最大的轴承企业与港方合资时,令人震惊地一下子裁员4000多人,很多三四十岁的人 也不得不提前退休了。更令人震惊的是,办手续时,突然有200多人宣布自己是精神病患者!原因很简单,这样可以拿全额 退休金!

  看来,市场经济初期,因为没有像南方人一样从瓜子儿、纽扣那样的小本经营开始觉醒,想挣大钱的哈尔滨人也 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甚至包括“面子”。

  “千金散尽还复来”

  如果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你会看到,身材高挑匀称、轮廓清晰的青年男女多如过江之鲫。而且那里一年四季分 明,各种服饰都有充分的展示机会。这些再配上几乎无处不在的欧式建筑,几乎到过那里的人都认为,哈尔滨人时髦是必然的 。关键是,时髦也要成本。

  改革开放初期,哈尔滨人是最风光的。那时不讲名牌,她们夏天的“布拉吉(俄语,连衣裙)”、冬天的呢裙配 长筒皮靴已经叫全国人民刮目相看了。后来,名牌开始从港台袭来,据说从广东到哈尔滨的流行过程只有三天。再后来,国际 名牌铺天盖地地来了,哈尔滨人仍然保持着追踪的热情,只是,价钱越来越高,当地产业却面临萧条,人人都想跟国际接轨就 显得有些吃力。

  这个时候,哈尔滨人性格中的另一方面开始发挥作用,那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点,在许多当地企业家 公开发表的自述中可以得到证实。几乎没有上海或山西那种世袭的商人,他们往往在生活的逼迫中,下了海。因为失败是死路 一条,所以他们只有拼命成功。他们吃的苦、遭的罪、冒的风险,也都像他们想赚的钱一样,是“大”的。

  对这种发迹,哈尔滨人是承认的。然而,“英雄不问出处”。但是,这些人似乎还有一种情节,就是证明自己有 能力就行了。所以,发达的,往往开始注意起生意以外的事情,消费也开始一掷千金。“穷得只剩下钱了”,就是哈尔滨个体 户最先在全国喊出来的。他们是各种新潮消费的主要支持者。如果是企业家聚会,几乎可以称作是某些时装品牌的展示会了。

  这种性格反映在产业上,却是产品的研发和再投入减弱或不稳定,遇上强烈竞争时,有些曾经让老哈尔滨称道的 品牌也会消失,与新品牌形成此起彼伏之势。虽然那些“千金散尽”的哈尔滨企业家相信自己有再创辉煌的能力,但机会不等 人,重振声威的毕竟是少数。

  向南方人学习

  很多学者注意到哈尔滨人在财富观念上的问题,他们认为,这和整座城市典型的流人文化有关。在它的历史上, 曾经宽容地接纳了许多因生活或政治陷于窘迫的人。

  据考证,80-90%的哈尔滨人,都是闯关东的山东、河北人的后裔。世纪初,那里也接纳过欧洲许多国家的 流亡贵族,当时哈尔滨有20多个国家的领事馆或代办处,教堂林立,却几乎没有传统的中国庙。解放后,它接纳的则是转业 官兵、知识青年和下放干部。

  这些人的到来,常常出于无奈,而不是为了发达。加上他们自身背负的政治风险和天寒地冻的自然环境压力,难 免使人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想法。所以,现在哈尔滨的酒桌上,仍然推崇患难知己,也很容易听到为朋友倾囊而出的故 事。

  可惜,现代生活中,一个人成功与否,财富成了越来越重要的衡量指标。而且,生存问题接踵而至。哈尔滨人激 情消费的惯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人们在困惑与不情愿中不得不开始了反思。

  据说,当地媒体曾经多次展开讨论,粮食、亚麻、机械等原料或半成品,从哈尔滨到了南方加工一下再回来,为 什么价格往往上涨了一倍或者几倍?甚至掌鞋的、卖豆腐脑的、弹棉花的南方人从哈尔滨每年拿走多少利润,都有计算,数额 相当惊人。

  好在哈尔滨人是豪放的,知错就改。现在,哈尔滨承认南方人的确精明得多了,一些常常认为“包子好不在褶上 ”的企业家也开始注意起产品设计来。比如,许多著名主持人都很喜欢哈尔滨的亚麻布料,原来是一捆捆摆在地板上销售的, 现在也分小块装进了精致的纸袋;早就闻名全国的哈尔滨红肠终于开始挤进其他大城市的超市;历史悠久的哈尔滨啤酒也“盛 装”上了中央电视台广告的黄金时间......

  当然,对于普通的哈尔滨市民来讲,日子还要慢慢地过,不可能一日暴富。听说以前天黑不出门的哈尔滨人,最 近夜市也一天比一天火起来。卖水果的、烤羊肉串的、烤鱿鱼的摊贩中,居然可以发现熟人的面孔了。一到夜晚,非繁华路段 ,满街的油烟和鱼腥,让工商干部赶也赶不走。本报记者 董时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