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检察日报 > 新闻报道
 


上海一厂长挪用公款炒股 害人害己一场空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4日 10:01 检察日报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这句股市名言往往会被贪婪的头脑所忽略。

  那是今年春节前的一个傍晚,美丽的上海浦东新区已是华灯初照,一切都那样自然祥和,然而新区检察院的门口 ,却有一个孤独的身影不安地徘徊着。他就是上海远东电冰箱总厂厂长赵振仪。

  股市犹如人生,沉浮就在一念之间。迈入不惑之年的企业领导人赵振仪,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70年代就作 为干部第三梯队报送党校进行深造,30岁出头就担任了大型纺织企业的厂长兼党总支书记,区人大代表。这个风华正茂的企 业领导,居然挪用1100万元公款在股市“搏杀”。一个当年踌躇满志的青年企业家,最后竟然倒在马路边不省人事。所幸 的是噩梦醒得早,赵振仪走上了自首道路,然而一年多来惊心动魄的股市风浪,在他心灵上留下的是终身难忘的伤痕。

  人生有波折,此事古难免

  赵振仪有着辉煌的个人史,1987年他从纺织局党校毕业,担任了上海协新毛纺厂的副厂长兼党总支书记,1 990年改任厂长。任职期间,他满怀雄心壮志,大胆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企业成本,走出了一条国有企业技术革新的新路子 ,在全行业中取得了比较突出的业绩。在工人们的眼里,他是一位好厂长、好书记。在妻子、儿子的眼里,他是一位好丈夫、 好父亲,他的生活是厂里、家里两点一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吃喝玩乐。凭着他要干一番事业的信心,他努力地工作着。然而 ,市场的变化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90年代初期,毛纺行业开始走下坡路,企业经济效益下滑,赵振仪看在眼里急在心 里,他积极寻求企业改革之路,苦心经营。无奈经济大趋势使他无法挽回这个局面。1996年底,上海毛麻公司决定资产重 组,将上海协新毛纺厂的优质资产收到上级公司,赵振仪满怀希望主动向上级领导提出调动,在请求书中他说:“我一定要搞 好一个厂,远的厂、苦的厂我也愿意去,我有决心。”

  1997年4月,赵振仪被调动到上海一家电冰箱总厂投资部工作,从有2000多人的大厂厂长到只有几个人 的小小投资部,赵振仪心里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他原以为最起码可以当个副厂长。他认为自己没有被重用,从此被埋没。他在 投资部的收入也比原来少得多,他憋了一肚子的气,情绪一落千丈。

  30万元炒股颗粒无收

  与此同时,他的家庭内部也出现了感情的裂痕,他和妻子离婚了,工作和生活的双重打击使赵振仪在人生观上发 生了巨大变化,它不再认为自己是公家的人,相反应该为自己的未来多作打算。不久他在海南结识了一位女友,为了弥补收入 和开支的不平衡,他开始涉足股票,他向亲友集资30万元开始炒股,很快由于不适“水性”,他差一点被淹没,30万元被 他炒得所剩无几。

  慢慢地他发现投资部掌握和负责企业的对外投资计划和管理,面对投资部大量的资金,赵振仪动心了,股市中的 失败,更诱发了他那种贪婪的冲动。在企业领导岗位上摸索了数十年的赵振仪,深知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弊端,完全有空可 钻。就这样,第一次赵振仪以出借资金为名,将投资部的300万元资金转出,通过虚设借款合同的中间环节转入他个人的股 票账户。他企图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自己炒股票亏空的30万元悄悄地拉回来,向亲戚朋友有个交待。然而,无情的股市又一次 将他吞没,借款期满,300万元炒得只剩下200余万元。赵振仪只得将剩下的200万元还给投资部。凭着他三寸不烂之 舌,这一次他化险为夷。

  “投资总是要有一点风险的。”赵振仪这样安慰自己,但内心是痛苦的,在他的肩上压着130多万元的沉重负 担。人到这时,要么变得沉沦,要么变得疯狂,总之是要变的,变得不像他过去。赵振仪开始陷入了不可自拔的泥潭。

  东山再起大权独揽

  1997年底,他又一次被重用,命运给了他又一次机会,他被派到上海远东电冰箱总厂担任第一把手,重新给 了他独揽大权的机会。

  重新回到领导岗位的赵振仪试图在新的岗位上再次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这个亏损的企业搞上去,然而由于市 场疲软,加之该厂的产品在市场销售不畅,厂领导班子对前景丧失信心,对如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没有办法,赵振仪对企业也 无能为力,但是这种混乱的状况却给他提供了另一种机会。俗话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是个亏损企业,但还可以向银 行贷款。赵上任后,以购买原材料扩大生产能力的名义,向银行贷款500万元,他找到了自己的铁哥们儿,某房地产开发公 司经理丁某,商量好以投资到开发公司用于开发房产获取丰厚回报的名义,将这500万元贷款转投到丁某的开发公司。

  在别人眼里,此举实在是高明,但谁都不知道这仅仅是一个骗局,赵振仪不仅欺骗了单位也欺骗了自己。他把转 投到房地产开发公司的500万元又一次打入自己的私人股票账户,并先把其中的133万元以还款形式转入投资部,把原来 的漏洞给堵上。余下的360多万元赵振仪全部买进股票,期待着股市上涨,这些筹码能给自己带来运气。

  时间一天一天流逝,赵振仪的头脑也一天一天地发热。要命的股市怎么也热不起来,他万万没有想到,结果竟然 是这样的不如意。所买的股票全部下跌,被股票套牢的赵振仪此时像输红了眼的赌徒急于翻本,但满仓的筹码压得赵振仪翻不 了身,亏损严重,股票账上可操作的资金越来越少,翻本的机会也越来越渺茫。

  泥潭里,越陷越深

  1998年7月,厂里有6000台冰箱因市场疲软而严重积压,按照控股公司的价格政策他已经无法实现销售 回笼资金。为了实现6000台冰箱的销售,经过策划,赵振仪决定按照控股公司的定价以每台2035元开增值税发票给某 校三产公司,再由三产公司以市场价1750元开给客户,回笼的资金从三产公司再转入本厂。赵振仪头脑发热又动起公款的 主意,他和这家三产公司的经理商定后,对外公开称,由于该公司帮助开发票,造成账面亏损,作为回报,本厂同意将收到货 款中的300万元留用半年。多么合乎情理顺理成章。就这样,300万元的货款又一次成了赵振仪的赌注。此时的赵振仪, 犹如垂危的生命被打进了一支强心针,立刻振奋起来。

  他孤注一掷,300万元全部投进股市。然而命运再次捉弄了他,1998年的股市还是低迷。“上帝,为什么 对我这么不公平”。赵振仪叫天不应叫地不灵。这时,他已经挪用公款1100万元,亏空380多万元。他也想过就此不干 ,但他一次又一次地被侥幸心理战胜,被贪欲所诱惑。

  绝望中,他走进那扇门

  正如他在交代中所讲:“我一时糊涂,想挪用公款炒股为自己赚点钱,没想到一踏进去就不断亏损,从未赢过。 我不断地产生洗手不干的念头,但亏损越严重越不敢退出来,我以为会有机会的。”正是这种侥幸心理使他越陷越深,以至无 法收场。他也曾想过自首,但一直缺乏勇气。

  几年来赵振仪在股市的惊涛骇浪中生活,精神高度紧张,他得了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加上原有的哮喘和肾功 能衰竭。

  1998年10月,畸形的发财心理和生理疾病,使他倒在马路边,不省人事。绝望中,他想到过死。苦苦地斗 争了几个月,却没有勇气。1999年1月底,赵振仪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他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 ,对照自己的行为,没有一条是对他有利的,他知道眼前惟一的出路是向政法机关投案自首。

  一场噩梦终于醒了。(记者:林中明/通讯员:翁年永、周雷)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检察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