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江淮晨报 > 新闻报道
 


“延包”成“断包” 农民倪赛花泪洒黑土地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0月28日 05:11 江淮晨报

  晨报讯:今年,祁门县全面开展土地新一轮延包工作,众多农民欢欢喜喜地领到自己的土地承包证,而渚口乡农民倪 赛花做梦也没想到她耕耘十多年的土地却在“延包”中丢失,她流下了伤心的泪。

  倪赛花是祁门县渚口乡渚口村井边组村民,1982年分得土地后,精心耕耘,视田地为生命。1986年倪赛花结 婚出嫁,1987年户口迁至丈夫所在村组--渚口乡渚口村后街组,由于仍在一个村,井边组分得的1亩水田,倪赛花仍然 耕种。今年,政府实行土地“延包”,根据国务院精神,土地“延包”工作“大稳定、小调整”,并具体有“村组超过1/3 人口不同意调整,不调整;超过2/3人口同意调整,调整”。根据此精神,渚口乡渚口村后街组1/3多的人不同意调整土 地,于是组里决定不予调整,倪赛花虽然户口在后街组,但因为该组不调整而不能分得土地;而井边组超2/3人同意调整, 因倪赛花户口不在井边组,必须退出承包土地,这样倪赛花成了“二头空”。

  为了争取基本的发展权,倪赛花四处抗争,要求承包属于自己的土地,但毫无结果。秋种开始,倪赛花含泪告别自己 耕耘17年的黑土地。(吴勉旺) ~“寄生”裁缝耐人寻味提起“工农兵”,作为合肥人,不知道的恐怕不多。这是因为它 是有着41年历史的专营纺织品面料的国有老店,别看它的经营面积只有500平方米,但每年做的生意却在千万元以上。由 于买卖兴隆,这里面一种奇特的“寄生”现象也就变得耐人寻味。

  每当商店开门营业的时候,便有一些“熟客”按时光顾。与其他顾客不同的是,他们不是来购面料的,而是做选购面 料的顾客下道工序的生意。当然开始时,让人家把一块刚刚买得的面料交与他们裁剪,显然不现实。然而只因一些胆大的顾客 勇吃“螃蟹”,久而久之,这些裁缝也有了一些老客户。老客户带新客户,使得裁缝的生意还能过得去。

  一位姓胡的裁缝保守地说,每天挣20元钱没有问题。不过这活挺忙,得耐心观察顾客的举止,同时不厌其烦地询问 ,才有可能揽上一份活。回家之后,要认真裁、缝,好有个回头客。

  为什么这些裁缝乐意在“工农兵”揽活呢?普遍的观念是这里生意好,买布料的人多,而其中有部分顾客有可能成为 这些裁缝的客户。

  并不是所有的成交,最后都没有问题。一些裁缝和顾客有时为上衣、裤子的裁、缝质量吵得不可开交,这也让工农兵 商店背了黑锅。商店经理胡梅玲认为,这种“寄生”现象对商品的“一条龙”服务是有益处的,然而其负面影响也不可低估。 为此,工农兵纺织品商店已采取措施,引“正规裁缝”入驻其中,挂牌经营。不过,这位经理承认,要让那些“寄生裁缝”离 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者 石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江淮晨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