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新闻报道
 


重庆万州21名代课教师为何状告五桥教委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12月22日 18:33 重庆晚报

  (本报万州专电)昨天,万州区五桥的21名代课教师,将一纸诉状递到了万州区人民法院,他们状告万州区五桥教 委拒不履行委培合同,请求人民法院用法律手段为他们讨回被剥夺的饭碗。万州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据诉讼代表杨贵林称,今年8月24日,他们正在参加由万州区五桥教委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突然得到一个不幸 的消息:今年的中师委培生(普生)不予分配。顿时,25名委培生砸锅卖铁苦读三年想作人民教师的美梦成为泡影。于是, 他们拿出早年与五桥教委签订的《委培协议书》开始了艰难的上访。

  据记者调查,1996年8月2日,五桥教委与原四川省万县师范学校签订了一份《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普通中等 专业学校委托培养合同书》。合同约定,万县师范学校接受五桥教委的委托,为其培养28名中师生(其中普师25名、美术 3名),生源由五桥教委提供。

  委培生在各方面与统招生享有同等权利。唯一的区别在于,每个委培生每年要向学校交"经常费"和"基建投资费" 共2000元。

  这份合同签订的依据是国家教委、计委、财政部的相关文件,特别是川招委(1995)19号文件《四川省中专委 培工作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普通中专学校接收委托培养,必须坚持按需培养、谁委托谁接收的原则。

  1996年8月,杨贵林等28名符合中师委培招生条件的初中毕业生与五桥教委签订了《万县市五桥区教委中师委 培生协议书》。"协议"第四款是:"学生毕业后,其工作安排到白土、普子……等镇、乡缺编村校。"虽然毕业后去的工作 单位条件艰苦,但这批成绩优秀又因家穷而无法读高中上大学的农民子弟,还是在"包分配工作"的承诺下迈进了万县师范学 校的大门。家长们也对"万县市五桥区教育委员会"的公章和所签订的合同深信不疑。

  但是,当他们今年6月30日完成学业后,这合同却成了"活的合同"。8月16日,五桥党工委、五桥管委会召集 有关部门开了一个专题会议,会上宣布的"分配方案"中,就有一条"中师委培生(艺体除外)作代课教师安排,到边远山区 村小,不吃财政饭。"

  据悉,这批代课教师经过岗前培训后都到了条件最艰苦的边远山区村小,他们的报酬是由五桥财政每人每月支付14 0元"代课金"。而时至今日,他们有的已教了快一学期,却未领到一分钱的报酬。昨日,王显玲捧着诉状含泪告诉记者:" 如按这样的报酬,我们20年的代课工资都无法收回委培投资。有时真不想干了,但怎么也躲不开山里孩子那一双双求知若渴 的眼睛,因为我和他们一样都是穷人的孩子。"

  五桥管委会分管教育的副主任黄礼琼在接受成都某传媒的记者采访时说:"这事与五桥教委无关,主要是财政吃紧。" 她认为,五桥教委与学生们签订的委培协议"签得太死板",现在把教委弄得很被动。据黄介绍,五桥财政可供支出的每年只 有四千余万元,而吃财政饭的有九千多人,其中吃教育财政饭的有六千余人,财政不堪重负。因此,万州区给五桥制定的财政 脱贫计划,要求今年财政人口实现零增长,并基本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而令人费解的是,五桥教委一边因财政吃紧将师范毕业 生晾起,一边又违反《教师法》"不论是小教或中教,教师必须是师范毕业生"的规定招收了20名非师范生,其中站在普教 讲台上的还有学兽医的。

  五桥教委主任谭永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学生们打官司,要求履行合同,教委是输定了。"教委有关人士告 诉记者,这批委培生成绩优秀、工作吃苦、安心乡村教育,教委何尝不想把他们分配下去呢?他们认为打官司是好事,这样可 以告诫有关领导应严格依法行政。

  (记者:赵君辉)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