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
 


试飞英雄的胆略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16日 10:28 南方日报

  ---没有试飞员的舍生忘死就没有新型飞机的诞生

  在我军行列中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部队----空军试飞团,该团组建20多年来,先后完成了国产歼击机、强击 机、轰炸机、运输机、直升机及歼击轰炸机等18种近50个型号的新机鉴定和科研试飞任务,曾涌现出了滑俊、王昂、黄炳 新三位“试飞英雄”;“雷锋式飞行员”王冠扬、“中国第一位女试飞员”张玉梅也在这个光荣的队伍中成长。

  安全着陆

  试飞是一项极为复杂而艰巨,并充满风险的事业。新研制飞机的首次升空,对于试飞员来说更是一次生与死的考 验。

  1988年12月,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国产新型歼击轰炸机“飞豹”,今天要从这块土地上首次升空展翅飞 翔了。

  首席试飞员黄炳新、后舱领航员邢彦才,全身披挂,气宇轩昂地向战鹰走去 。

  随着一发绿色信号弹划破天空,黄炳新驾机滑出停机坪后冲向主跑道,似离弦之箭刺破苍穹。

  起飞成功后,按预定计划要爬升、拐弯、平飞,然后绕机场一周落地。然而飞机升空后不久,黄炳新就发现在飞 机剧烈颤抖中,速度表出现故障。随即仪表板下方火警灯一闪一闪地发出可怕红光。“不好,发动机出问题了!”

  黄炳新清楚地知道,这架代表着我国最新机型的集高技术航空之结晶的最新议器、最新设备、最新工艺的新一代 战机的分量。一定要冲过去,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万分努力。

  飞机的震动越来越大,黄炳新紧握驾驶杆准备操纵飞机降落。突然飞机一震,无线电高度表被震落,仪表板被震 得已无法看清各仪表指针。黄炳新沉着冷静,双眼紧紧盯着跑道。“咣”的一声,随着飞机机轮的接地,黄炳新感到五脏六腑 都震得十分难受。这时,只听座舱里“哗啦”一声,仪表板上2/3的仪表连着五颜六色的导线震落下来...

  放伞,滑跑,白色减速伞似一朵盛开的雪莲从战鹰尾部绽出。“飞豹”首飞安全着陆...

  踏平坎坷

  1991年7月,渭北平原某机场气温高达40℃。7000米空高,试飞员卢军和后舱领航员彭连启正驾驶“ 飞豹”进行科研试飞。他们全神贯注地完成着每一项试飞操纵,一切都很顺利。当卢军抽空抹去额头的汗水,然后习惯地扫视 着座舱仪表时,突然,他的视线停在了油量显示仪上:“不对,怎么油量指示比两分钟前少了1200立升?”凭着试飞员的 直觉,他立刻意识到,战机正在漏油! 

  飞机在空中漏油将造成两大危险:一是燃油起火飞机爆炸;二是燃油漏光,飞机失去动力。此时此刻,作为试飞 员必须具备超人的胆略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对排除险情尽快作出正确的抉择。卢军镇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一字一句地向地 面塔台报告,请求返场着陆,并果断地收光油门,减少油耗,以最省油的方式飞向机场。

  经过4分钟的飞行,飞机终于进入了塔台指挥员的视野,开始对正跑道下滑...此时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飞机 喷出的燃油在机身后拖着长长的白色烟带。各类抢救人员、车辆等都已整装待发。多少双眼睛在盯着下滑的飞机,人们的心紧 拴在了飞机上。卢军沉着镇定,柔和地操纵着飞机,着陆放伞,减速,关车,成功了!

  飞机落地后仅剩燃油800公升,也就是说,如果漏油晚发现两分钟,飞机的燃油就要耗尽!就是这宝贵的两分 钟,我们的试飞员卢军再次征服了桀骜不驯的“飞豹”。然而卢军并没有最终看到“飞豹”装备部队展翅蓝天的壮观场面。他 在一次试飞中光荣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新机试飞是研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地面完成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必须依赖于试飞员试飞检验。可以这样 说,新型飞机的命运完全与试飞员的生命相连。德国科学家奥托·李林塔尔讲过这样一句名言:“发明一架飞机算不了什么, 制造出来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而试飞它才艰难无比。”在“飞豹”科研定型试飞中的每一环节中,正是这些身怀绝技敢闯禁区 的试飞员们,一步一个台阶地把“飞豹”送上万里蓝天的。

  花开航展

  1998年初,经有关部门确定,“飞豹”将参加’98中国珠海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向全世界公开展示。消 息传来,试飞员们群情振奋。“飞豹”----经过10多年精心研制的我新型战机,将横空出世,一展中华民族雄风。

  上级选定副团长谭守才和副参谋长史同洲,作为驾机赴珠海首次表演的试飞员。从此,谭守才和史同洲投入到复 杂而细致的准备之中。对于飞行表演,尤其是首次公开展示,既要做到充分展示“飞豹”最优秀的机动性能,又要在规定的时 间里使表演动作具有较强的观赏性,这一崭新课题,再次向“飞豹”试飞员们提出了挑战。

  谭守才是“飞豹”战机试飞最多的试飞员之一,在许多重大的试飞课题中,他都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在长期的蓝 天探险中与“飞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让“飞豹”在航展上一展风采,他和战友史同洲夜以继日地潜心研究,从飞行表 演的理论设计,计算机模拟论证,直到进入飞行实施,一个数据、一个曲线地精心计算和绘制,然后将理论数据用在实地飞行 演练之中。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只用了原计划的1/3起落练习架次,圆满完成飞行表演动作的设计和训练任务 。

  1998年11月,美丽的海滨城市迎来了各国航空航天使者。代表着中国人志气的“飞豹”战机,似一朵艳丽 的鲜花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使者。“飞豹”的首次公开亮相,揭开了中国新型战机神秘的面纱,并成为航展最引人关注的焦 点和热点。

  开幕式上人山人海,万众瞩目。谭守才和史同洲健步走上飞机。“飞豹”尾部喷着火蛇,发动机发出巨大的轰鸣 ,战机威猛地刺向天际。人们不约而同地欢呼着,数以10万计的观众通过望远镜,追随着中国“飞豹”矫健的雄姿。

  只见“飞豹”昂首爬升约1000米时倒飞向下直冲,在距地50米时突然一转身,横向平飞,伴随着左翻右滚 ,大坡度的水平“8”字如蛟龙窜行,从机场上空轰鸣掠过。就在这短短5分18秒的惊险壮观飞行中,“飞豹”成功完成飞 行特技表演。英雄,中国空军试飞员!         (8月11日《解放军报》)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南方日报 >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