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新闻中心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社会新闻 > 中国青年报 > 新闻报道
 


纪实:武冈市“两基”达标弄虚作假写真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8月26日 05:16 中国青年报

  

   今年春夏之间,笔者4次来到湖南省武冈市农村,发现这个曾被国家教委确认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 文盲市”的地方,3年来竟然是在全面造假,骗了各级政府。

  虚报+代考=扫盲

  中国农村存在着庞大的文盲人群。国家教委提出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的评估标准,要求各地落实。教 委规定,“两基”达标城市中,年满15周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在农村达到95%以上,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达 到98%以上;普及初等教育,最近三年以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95%以上;所辖的农村行政村、城镇居委会及同级企业、 事业单位均应达到上述标准;所辖的乡镇、行政村都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

  1996年9月,武冈市政府递交的《关于“两基”工作自查报告》说,该市15至47岁的青壮年中,非文盲 率为98.8%,全市484个行政村、25个居委会、81个村级以上企事业单位,经市验收全部达到扫盲标准。

  然而当地的干部、群众说,武冈市是靠杜撰文盲数和雇人代考扫盲的。武冈市上报的成绩是市政府想出来、压出 来的。

  龙溪镇南凤小学的老师们告诉笔者:1996年,为了达标,要求各校将各项数据整理,于是一场劳民伤财长达 8个月的造表、作假运动展开了。当年3月,我们下村挨家挨户调查摸底,了解青壮年文化程度及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结果是 青壮年文盲数惊人。情况上报后,市教委部署的造假运动开始了,上定下造,上面定好各项指标,告诉各项数据处理方法,并 宣布几项纪律,违者批评、罚款、撤换。于是重新摸底,大家到派出所按户籍册上登的人分年龄段抄下名字,将文化程度改高 。户口册上的“文盲”原来写“小学”的,一般改成“小学毕业”,将文盲数减少。但即使这样,真实数还是太大,就要大家 进行“技术处理”。青少年“文盲”一律改成初中毕业,有的写成乡农校、村农校毕业,并且由市教委统一补办毕业证。经过 反复几次造表还是不合领导意图。最后上面就将文盲数分到下面,一个村几个。要下面尽量找年龄、相貌相近的非文盲分期分 批在村扫盲班“学习”,代替参加脱盲考试。要我们补做办扫盲班的各项材料,什么备课、作业本、授课时间、考卷、分数统 计等。由镇组织脱盲考试三次。被请来代考的人每次补助工资10元。为了造假成真,还临时统一照相办假身分证。通过全盘 配合统一造假,反反复复,将各项表册上下相对,查漏补缺,一应俱全,天衣无缝。

  武冈市把扫盲任务交到各小学,乡、村党政组织配合。由于基本没有开展扫盲,什么识字班、扫盲班、包教包学 基本有名无实,1996年、1997年、1998年脱盲考试,普遍用扫盲经费雇请读过高小、初中、高中的人以文盲名义 或代替文盲考试。据对全市484个村中的近100个村的初步调查,脱盲考试几乎全部都是由非文盲代考。

  笔者两次采访安乐乡郑家坪村。这个村也没有扫过盲,几次脱盲考试也都是雇人代考。

  今年6月中旬,湖南省、邵阳市联合调查组到这个村调查后形成的《调查报告》说:“我们调查了当时带队的原 村副主任陆先义,他说:‘郑家坪村当时的脱盲对象只有吴立明、费能华、陆泽培3人。这3个人都没有代考。’”

  7月8日,代考者亲笔向笔者提供了他们读书的学校和时间:吴立明,初中毕业,费能华,高中毕业,陆泽培, 高小毕业,3人均多次参加脱盲考试。肖秋萍,初中毕业,曾当幼师一年多,参加了1998年迎“国检”考试。

  笔者问:“你们怎么向调查组讲假话呢?”4名代考者说,省、市调查组来之前,乡里的干部和市教委干部都来 到村里,说,这事涉及到武冈人民利益,武冈“双基”达标花了几百万元。哪个拐场,叫他倾家荡产。我们只好讲了假话。

  在辕门口办事处落子铺村采访时,村民们得知是采访“两基”达标,一下子围满了一屋子的人。高中毕业的何录 珍、潘银姣和初中毕业的朱秀兰告诉笔者,1996年,她们由胜利小学的老师带队,拿着被代替的文盲的身分证参加了脱盲 考试。

  44岁的文盲曾莲姣在娘家只读了1个月书,基本不识字。1996年,胜利小学一个老师找到她,让她把身分 证拿来,找人替她去考试。还叮嘱说:上面来问你,你要承认是自己考的。把我的身分证拿去了半个月。两年里这样做了两次 。第三次曾就没有给他们身分证。

  有的代考人变成了演员,有时代替文盲考试,有时又以文盲身分考试。邓元泰镇小水村10组村民潘桂秀说,她 是高中毕业。1996年,叫她两次代替文盲参加脱盲考试,在试卷上写别人的名字,每次考试发给她15元钱。1998年 5月让她参加迎接教育部检查的脱盲考试,给她照了相,办了身分证,这次要她在试卷上写自己的名字。

  今年5月30日,在龙溪镇龙溪村,笔者见到上百名村民,他们说,龙溪村文盲多,但从没扫过盲,3年来脱盲 考试都是请人代考。

  笔者还看到了武冈市教育局1996年8月10日发的《关于发放扫盲班奖金的通知》。所奖励的24600元 都是发给了假扫盲班。这样的扫盲经验竟然被全市推广。

  耍尽花样的“普九”

  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达标”的内容很多,主要项目有:初等教育阶段和初级中等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辍学率、 合格率、完成率和15周岁人口中文盲率;小学、初中的师资水平、办学条件和教育经费的保证。

  原新东二中教师揭露,他们学校“两基”情况的报表造了4次,学校才“达标”,表格费不下1万元。第一次, 先按市教委的要求,查第四次人口普查册,造了一次表。因为小学毕业没有上中学的有120多人,流失学生太多,表册不合 格,重来。第二次,把户口册又找来,将没有上初中的学生,也写成在新东二中读书;从别的学校打了一些流失学生在外校就 读的假证明,结果还存在六七十个流失学生,还是不行。第三次,上头估计,新东二中地处集镇,很可能抽检;新东一中偏僻 ,离乡集镇8华里,验收组不一定去检查,决定把流失学生的名字造到新东二中,把新东一中的学生借到新东二中来顶替。后 来考虑到新东一中离新东二中比较远,将学生拉到新东二中来有困难。这次造的表又吹了。第四次,干脆就把新东二中流失的 六七十个学生的名字造在新东一中。这样,新东二中所造的入学率、辍学率等表册就合乎要求了。

  参加马坪乡学区“两基”达标资料准备工作的教师讲,评估验收前,乡里抽调了十几名教师造“普九”册子,关 于入学率、升学率、合格率,都进行技术处理,将学生的成绩300分写成500分或600分,分科成绩相加,与总分不相 符,这些数字都是造表者随意写的。有的学生的名字出现几次。转学证,全县范围都开绿灯。

  “两基”达标评估验收时,头堂乡石羊中学为了降低辍学率,将流失学生造成在校生,伪造流失学生档案,学校 布置学生抄旧作业本,作为流失学生的作业。

  “两基”达标评估验收时,城西中学的总务主任找到民办振冈中学的校长,请振冈中学去两个班到他们学校顶替 流失学生,遭到拒绝。后来,城西中学请了西南武术学校的学生去顶替,每天免费供应中餐。

  事实上,武冈市小学、初中学生流失非常严重。

  师资水平是“达标”的重要内容。武冈市为了师资达标,将82名学区的书记、主任等干部造在初级中学教师花 名册上充当老师;将67名具有小学合格学历的学区干部造到小学充当小学教师;把有合格初中教师学历的小学教师的名字造 到中学教师花名册上。

  办学条件是“两基”达标的一项内容。许多学校办学条件差,一些教委、学区估计可能检查的学校,便到处借图 书、仪器,动员教师、学生将自己的书、杂志拿来,充作本校的图书、仪器。

  “两基”达标验收时,原新东二中图书少得可怜。要验收了,书少了不合格,怎么办?乡学区拉来两手扶拖拉机 书,从新东一中借了一拖拉机书。还不够,学校又以6角钱1斤的价格,从教师和学生中收购,收购的基本上是旧杂志、教科 书。至今,从新东一中借来的图书还在新东二中。

  纸上保投入

  政府的教育投入是否做到了“两个增长”(即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以上 ,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是“两基”达标的重中之重。

  武冈市在《“两基”工作自查报告》中说:“财政对教育的拨款1995年比1994年增长31.3%,高于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24%。”1997年4月5日《湖南教育报》介绍湖南省“教育功臣”、原武冈市委书记刘志刚的 优秀事迹说:武冈市“国拨教育经费,1993年至1995年,年平均递增率为21.8%”,“在保证教育主渠道投入的 同时,还开辟了五条筹资渠道”。

  在“两基”达标验收时,武冈市在教育经费上也煞费苦心,大做手脚。据武冈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市教育局 审计组1996年9月19日的《武冈市1993年至1995年国拨教育经费审计报告》,市财政1993年至1995年 “三年共欠拨经常性教育事业费1172.1万元”。

  为了评估验收过关,武冈市委、市政府提出“1995年粮食差价144万元和为保财政基数,中央从税收返回 扣除160万元还没有扣除,予以抵除后,尚欠868.1万元”。对尚欠的868.1万元,武冈绞尽脑汁,突发奇想,将 撤区并乡前的南桥乡等17个乡、镇政府的房屋,土地等国有资产826.1万元全部划拨给教育部门,抵拨1993年至1 995年欠拨的教育经费,并由国有资产局换发证书。这是纸上划拨。

  近日,武冈市国有资产局负责人介绍,除原梅树乡、朱溪乡、天鹅乡3个乡政府的房地产无偿划拨、田家渡乡、 南桥乡两个乡政府的房地产60%无偿划拨、40%由学校购买外,其他都要出钱买,没有无偿拨给教育部门。武冈市教委主 任王集中也坦率地向记者证实了这一点。

  武冈市的教师愤慨地指出,“五条筹资渠道”,是武冈市委、市政府窃省委、省政府之功为己有。早在1985 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做出了增加教育经费的五条规定即“五个口子”。但时间过去了10多年,武冈市委、市政府却未认真 落实。武冈市在《“两基”自查表》上凡是应填的栏目都填上了数字,惟独“教育经费五个口子”落实情况一栏是空白,因为 武冈市的“五个口子”都是欠教育经费,市委、市政府实在羞于启齿。

  湖南省政府关于“两基”达标评估验收条件中要求“做到任何单位不向学校摊派费用,不发生以任何名义由学校 承担或向学生收取应由财政拨款的人员经费”。1994年,武冈市政府擅自设立向学生收取的“政府统筹费”项目,作为市 财政对教育的拨款。评估验收的1996年,这项“政府统筹费”,农村小学每生收取90元,初中110元,高中140元 ;城市小学每生收取120元,初中140元,高中170元,幼儿园120元,仅此一项全年就乱收费1000多万元,省 里曾打电话给武冈市政府,要求纠正,但至今以“财政困难”、只能逐年减少为由仍然照收不误,今年上学期农村小学每生收 35元,初中每生收55元,高中每生收60元,群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评估验收普九县、市,应做到教职工工资(包括各级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按时足额 发放。但武冈市农村教师普遍反映,1993年省里规定的给每个干部、教职工发放的每月60元补贴,从1993年至今也 没有全部得到;至于退休教职工,大部分每月只得了30元,少部分30元也没有得到,仅此一项,就拖欠教工工资几百万元 。但武冈市在《“两基”自查表》的《表五》教育经费的“教职工工资”栏目中公开撒谎,1993年、1994年、199 5年的教职工工资均填上全部足额发放(含各项政策性补贴)。

  不仅如此,武冈市政府还强迫教师集资,变相克扣教师工资,硬性规定于1995年、1996年、1997年 连续三年,每年一次性从每个教师工资中扣除400元,每个教师三年共计1200元作为财源建设基金。原许诺从1998 年起三年归还,但此笔基金被有的市领导乱批乱贷,相当一部分已无法收回。目前,教师对归还本金望眼欲穿。吴兴华